星期五, 3月 19, 2010

装甲悪鬼村正小感 (劇情有)

坦白講N+幾個新作情報流出時,最不看好的就是本作品

當初刃鳴散らす留下的......嗯,與其說是負面,不如說是微妙的印象讓我有點擔心

好在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奈良原還是有兩把刷子在

畢竟是十週年紀念作,音樂、CG、劇情都是一級品,要挑的話就是系統的速度有點慢....


本作一開始就打著 "這不是英雄的故事"的招牌:這句宣傳詞基本上算是有點取巧

畢竟"ヒーロー"與 "ヒロイン"除了英雄的意味在,一個重要的含意正是戲劇的主角

從這層面來講,這句宣傳詞其實跟唐吉柯德的意思差不多,反騎士的騎士小說

反英雄的英雄譚


奈良原很習慣透過一連串的質問與爭辯,讓主題/問題很尖銳、矛盾地凸顯出來

這樣的效果真得很棒,但是也把讀者逼得很緊,這種緊張的程度而言算是一流水準

(業界比) (笑),因為劇情演出夠厚重,所以能夠避免這過程流於空洞、形式化的講道理,可是無疑的心理壓力也很大,可能這也是腳本的用意之一,透過演出讓讀者與主角產生一定程度的共感或者罪惡感,然後落實本作的主題意識,並說服讀者去接受這個前提

"惡鬼",這詞我想比起所謂的"善惡相殺"更來得簡單直捷些



人性論、或者正義論等等算是很古老的議題,而善惡相殺與其說是主題,不如說是

推動故事前進的遊戲規則也不一定,說穿了不稀奇,但是包裝的很好

能接受這個遊戲規則,讀者才有可能對本作的各種主張產生共鳴,我想這也是評價

兩極化的原因所在,然而稍微思考一下,這其實是一種蓄意營造的二元論,

目的不在於證明什麼真理,而在於限制住讀者的眼光或思考範圍,算是很狡猾的手段

也不一定,從小說(Fiction)的立場上看倒是相當程度的正當性在,但是要拿來當作

一種主義或主張就是搞錯方向了,不過我想正常有思考力的成年人應該都能意識到這點 XD

整個故事的布局/架構是呼應、對稱,甚至可以說是嚴密的鏡像結構

我沒有玩完スマガ,不清楚下倉是怎麼安排的,不過上一個給我類似感覺的作品

正是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當然布局嚴密的程度有段差距,不過這種類似性還蠻妙

的,而奈良原的筆力也夠支撐住這麼龐大的結構,不過魔王篇還是難免鬆散一點,

超展開了,這算是我吹毛求疵也不一定,畢竟在這不算大的業界之中,能夠架構出這樣龐大嚴密的布局已經算是驚人了,拿很多成名已久的老寫手都做不到的事去要求,

實在是說不太過去 XD


角色方面,一条/香奈枝組的描寫算是跟茶々丸/村正 四六波

蠻平衡的,倒是湊斗光這角色的魅力不太夠.....很可惜的,其心路歷程的發展描寫

不太夠,讀者投入的感情也不太深,不過這倒是非戰之罪,畢竟要保持一點神秘感

其實腳本提供的橋段/伏線都很足夠去推出她怎麼想了,只是隱隱晦晦的,需要細讀
maaa.....可惜了壞嬌這種難得的屬性 XD

我個人的角色魅力排名是 村正 > 一条 > 茶々丸 > 香奈枝,香奈枝很遺憾的因為怪鳥叫掉了不少分數 (爆) ,不過以結局餘韻來排名,倒是 一条 > 香奈枝 > 村正 > 茶々丸

茶々丸的結局....OMAKE意味濃厚,可惜了


下面稍微聊聊各角色

湊斗景明:改良版的伊烏義阿,很意外的是個紳士....和性交惡鬼 XD

少數非常有存在感的男主角,讀者得忍受他非常自虐的思考很久,特別是香奈枝後段

已經進化成女王大人的奴隸了 (誤) 惡鬼篇初期那描寫...要說死小孩也不是,

就是個長谷川泰三,Madao你跑錯作品了吧? 比起邪惡宣言,紳士發言更熱血也不一定 XD


村正:沒想到我也有萌上攻殼車的一天 (誤) ,前期雖然都是蜘蛛型態,不過一路過來

始終身為男主角支柱的立場來看,太早正式出場的確很容易把其他角色的魅力都搶光

雖然是人外,不過算是本作最像正常人的女性角色... XD

正常不是不好的意思,而是本作中難得看見的珍貴屬性 (拭淚)


綾弥一条:正義狂人,壞掉女角色一號,與其說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不如說是

天真、涉世未深也不一定,被公主抱之後就陷落了,畢竟是小女孩嘛 (桀桀)

結局很意外的有味道,犧牲紳士一名、劍冑一機,換取少女的成長

真是再浪漫也不過的交易


大鳥香奈枝:怪鳥叫痴女 (誤) 人面獸心 (正),壞掉女角色二號,不曉得是不是

因為一些描寫的安排,前中期對男主角的憎恨印象沒有和痴女形象抗衡....

算是身為搞笑主力的宿命嗎?後期進入專屬路線就好不少了

擁有本作中最羅曼蒂克的結局,為角色魅力補回不少分數,雖然還是墊底......

茶々丸:擁有眾多非常具攻擊力的屬性,先天優良的角色,可惜劇情

定位接近OMAKE程度,除了側面描寫與簡單的自述外就沒了


湊斗光:照理講應該是與村正對應,類似上月由良(カルタグラ)的影之女主角格

很可惜的因為"善惡相殺"的遊戲規則,實際上感情起伏的描寫並不太強烈

與村正對峙時,大部分的發言都像腦袋螺絲鬆掉一樣,只會讓讀者覺得有點電波

得自行拼湊出為什麼她那麼執著於景明的理由


雪車町一蔵:本作少見的正常人之二,以D&D系統來劃分,大概就是邪惡中立屬性

反正配音的大家都知道是誰了,最後有這樣的展開也還不太意外,和男主角

其實是很類似的存在,"邪惡宣言"首次出現正是在與其對決的場景

不同的是他選擇作平庸的惡人,最後場景其實已經可以稱之為"不是英雄的英雄"了

景明則選擇了成為惡鬼 ---不配稱英雄的英雄


總評

村正其實是初看很不N+,實際上很N+的作品,更難得可貴的是和以往相比

本作在角色描寫、相關議題的深入程度與總體完成度都大大地跨出了一步

我不太喜歡用什麼神作或名作來區分遊戲的品格

不過這的確是近年少見的經典作品

希望N+在下一個十年,甚至下下一個十年,都能夠繼續做出這樣的好遊戲
--

------------------


※ 引述《jsjeng (ⅰぉ、主攴名攴為廴)》之銘言:
> ※ 引述《dont ()》之銘言:
> 43^^
> > 雪車町一蔵:本作少見的正常人之二,以D&D系統來劃分,大概就是邪惡中立
> > 屬性
> > 反正配音的大家都知道是誰了,最後有這樣的展開也還不太意外,和男主角
> > 其實是很類似的存在,"邪惡宣言"首次出現正是在與其對決的場景
> > 不同的是他選擇作平庸的惡人,最後場景其實已經可以稱之為"不是英雄的英
> > 雄"了
> > 景明則選擇了成為惡鬼 ---不配稱英雄的英雄
> 其實在了解整個魔王篇講解善惡相殺的意義後 就不會覺得他這樣做是惡鬼
> 會這樣想的人 是沒辦法接受"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善與惡"
> 畢竟一切都是相對的

正想說是不是討論熱潮過了,怎麼都沒人回呢 (苦笑)

如果認為"一切都是相對的",我覺得那正是中了作者的陷阱

作者真正想講的是 "我相信我自己的邪惡",這個邪惡宣言,這件事

雪車町最後也說了:景明已經成為了跟他一樣普通的"惡人"

從善惡相殺這戒律以降展開的一連串討論算是一種障眼法

回憶中,村正三世就已經懷疑了這個信條,但是戒律關係到劍冑的鑄造法,

要改變的話得從頭再來,她不可能捨棄掉這個戒律,只好概括承受

所以惡鬼篇中村正會內疚也是這個原因


而景明從頭到尾掙扎的是究竟要不要正視自己的邪惡/愛 這件事,就算善惡相殺

這種很粗淺的道德相對主義是真理好了,執行者究竟是善還是惡,是無辜者還是罪人?

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了 XD 不過 "即使如此",他也依然要貫徹自己的"惡鬼"之道



> 聖經太5:45~47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你們若單
> 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麼。
>
> 所以唯有創造真理的造物主才可以喊說祂那裡有正義(因為神是絕對的咩)XD
>
> 不過整個作品中所傳達善惡相殺的意義
> 只有平等的生殺予奪
> 卻沒有平等的補償
> 這樣的愛是不夠完整的


奈良原這傢伙有點麻煩的一點是:他不喜歡讓讀者看出自身內心真正的想法

從遊戲中的情調來看,他看起來像個政治上的大右派,但是深入玩味一些見解與批評

才發覺這傢伙實際上是偏左的,充滿懷疑和批判的

神、或者無限的愛等等概念事實上也是站在被懷疑的立場上

所以景明到最後相信的只有自己的邪惡 這件事本身

存在主義?.......可能有沾到邊吧

痕2009年版..(劇情有)

其實我自己也不太曉得要怎麼下標題.....姑且先當做閒聊好了


「痕」這遊戲對當初還很青澀的我,震撼不可謂不深

現在來看是一些很老梗的元素,當初來看是非常新鮮的

不太想用「YY」這種負面取向的詞,但是壓抑的鬼之力啊,心之檻啊

這類元素的確很能側面抒發一般人日常累積的壓力

與兇手的共感或犯案的擬似體驗,或者乾脆的說偵探小說中會出現的人稱誤導敘述陷阱

在當時的確很新鮮.....這種手法影響了後來不少傳奇系遊戲

除去了這些現在看來已經不太新奇的要素,痕這遊戲還是非常的吸引我,為什麼呢?


我想是因為很日常,很有生活感的描寫吧──柏木四姐妹不止是被動地等待被攻略

的「女主角」,還是切切實實一同生活、各自有各自的思緒與苦惱的女孩們

──我想這也就是遊戲標題「痕」的意義所在,也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09年版新增了一條路線,對原有的劇情也做了不少處補充,但是不知道為何我覺得

反而不是很滿意:有「必要」講得那麼詳細嗎?為了貫徹全「SF」的設定
(原作的「SF」我想是比較偏向すこし・不思議的意義)

但是有些點我還是要提出來誇獎一下,原有的劇情部份幾乎都被認真的潤色了一遍

我感覺到腳本的「愛」了



那些09年追加的橋段很有うたわれるもの的風格,我不清楚菅宗光是否有參與其中

至於新增的路線.....我必須說很有現今Leaf的風格,但那跟老Leaf已經完全是兩回事了

情感上不能認同


其他細項應該沒什麼可以提的,原畫很棒,有保留水無月當初人設的神韻,跟那個

2002年出的偽物(我知道原畫還是水無月,但是.....唉)完全不能比,可惜一些小地方

的線條還是不太穩定,配音也不錯,只是對我這個當初腦內自行配音的人,多

多少少還是跟原本的印象有出入 XD

音樂......坦白講我個人覺得沒進步,效果器用得有點兇,變得更偏電子風一些,

不如之前出的OST單純好聽,不過這算我吹毛求庛


雖然是重制版,不過整體而言算是很值得玩的遊戲,不管是對已經玩過的老玩家

或是第一次接觸的新玩家


設定不太複雜、文筆簡潔帶感情、劇情緊湊,不拖戲不灑狗血

有更有一種奇異的力道與衝擊性


我們已經失去了這種風格的電子小說多久了?.......還是該說成也to heart

敗也to heart?看看雫的開頭,也許現在只能在同人遊戲中找到這種充滿訴求

的橋段吧?我不否認這是一種「去他X的宅經濟」的小眾情節.....

現代的LVNS發展已經很龐大了,需要承載的東西也多了,讀者的口味也被養大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比起傳遞某些意念,能不能有商業上的價值才是首要的考量,

更萌的人設、更嗲更媚的配音,更充滿話題性的劇情轉折...包裝變多了,但是內容物呢?


我想自己是時候停筆了,讓這篇文章完結吧。

殻ノ少女 (劇情有

這遊戲很難評論,也因此讓我遲遲下不了筆

我不太喜歡寫劇情介紹,所以直接切入正題

先從題材的處理討論吧?本作最爭議的一點就是和魍魎之匣整體發想的神似

結束遊戲之後,又重新把魍魎之匣翻了一遍

──與其說是"抄襲"或"致敬",不如說是"改寫"或"翻案"

這種創作論並不新鮮,可以說是最古老的幾種方法之一

縱使無疑的會背負道德上的疑慮,但客觀來講,的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改寫、重新組合既有的發想

用中國詩學的術語來說就叫"奪胎換骨",崔顥的黃鶴樓和李白的鳳凰台就是一例

日本早期的小說發展(不只推理小說)也有類似的現象,用的是"翻案"這詞,的確
很微妙的傳達出意思

要說"魍魎之匣"和本作在創作元素的相似度,恐怕一時之間也說不完,也不是本文
的重點

──重點在於兩者創作意念上是否有差異

答案是有,從「匣」換成了「殻」就是最關鍵的差異

在魍魎之匣中,「匣」本身就是存在的意義,「匣」中只是陰暗與虛空

或者用京極夏彥的話:「魍魎」

而「殻」不然,縱然是陰慘的「シエオルの殻」,裡面也絕對不只是鮮血

我想這就是兩者意念上根本的差異,當然無可避免的會導致非議

(題外話,目前看了三部京極堂系列的作品,還是覺得第一作寫得最好
後來都有點陰慘/賣弄炫學了)

回到主題的討論,這種方法論最常見的一個毛病就是駁雜的拼湊而導致生硬的印象

我想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羅森創作的「風姿物語」以下的一系列奇幻/玄幻作品

用了很多元素──但是從熟知這些ネタ的人看來,只覺得很彆扭生硬

殻の少女可以說幾乎沒有這種痕跡,然而最大的一個,也是個人認為處理的最不好的一個

:最後女主角因意外而切除四肢的橋段

這橋段可以說是無論「匣」或「殻」,都必須共同承擔的原罪,沒有了這個"盒中美人"

的元素,恐怕接下來的劇情無法成立和推演下去,不,毋寧是說作者太貪心所導致的後果

為了保持各事件的嚴密銜接和與主題的契合,反而使這個關鍵橋段顯得過於突兀刻意

──或者說這種"不自然"感是上述方法論最大的缺陷之一


這也是我個人沒辦法給到"神作"認定,只認定為秀作的原因

不得不說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畢竟自己很久沒遇過完成度這麼高的作品了

總有些私心想給高一點的評價

的確,本作的完成度的確很高,恐怕是同社作品中完成度最高的,特別是接在

虛到讓自己放棄寫評論的PP後面,意義更是不同

只是沿著上述的不自然發展之後,編劇再怎麼努力,也只是"補救"而已

魍魎之匣和本作最大的不同點也在這:京極夏彥主要是透過楠本賴子的角度來寫

「柚木加菜子」,讀者並沒有對「柚木加菜子」的存在投入太多感情

所以被切除四肢云云的描述,並不會有太排斥的感覺,反而覺得

四肢被切斷,裝在匣中的美少女有種獵奇的趣味

然而本作不同,之前遊戲玩家已經對「朽木冬子」投入感情了,天外飛來一筆

終究讓人無法接受,這一點也不合理,不是個性或環境造成的悲劇,只是編劇的獨斷

(對,我就是在刺麻枝病)

舉個對照例子,カラタグラ中的由良的悲劇──依她的個性,無論如何也不能

接受和菜的憐憫,所以這悲劇是「合理」的發展

用個不洽當的比喻來說明:冬子還沒來得及用自己的意志對抗什麼,就被命運的砂石車

輾過去了,讀者能做的只有接受這個發展,繼續看下去

(什麼?有人在抗議"goal"算是觀鈴意志對抗命運的呈現不是? 麻枝的問題比較複雜

也比較多,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回到主題,作者也做出了具體的補救措施

比如透子吸毒的描述,而的確可能誤會了冬子的藥是毒品,

所以因嫉妒而報復(透子應該不知道那是藥,我可能得找找試玩版來確認一下)

這解釋我還可以接受,只是有點牽強了

(關於透子的描述,也是本作一個重要的部分,然而處理的不能算好

很大程度沿用了「魍魎之匣」的描寫,水原透子的形象也未能超越「楠本賴子」

可惜,畢竟費了不少筆墨,卻始終比不過冬子的形象生動)


另一個爭議點是關於「殻の少女」的處理,從隱諱的描述中可以知道

心爾可能把作為冬子遺骸的「殻の少女」轉送給別人

我一直無法理解這裏編劇的用意,是否在悲觀的暗示偏執不會完全消失

只會不斷轉移?感覺很差,也跟之後「瑠璃の鳥」的鋪陳略顯衝突

心爾入水那邊的鋪陳反而比較好

──畢竟在那種狀態下,的確很難避免女主角的死亡,然而卻一定要用這麼陰慘的處理嗎?


或許我自己也太執著於「殻の少女」本身了

與月島織姬成立シスマ的理由相應,少女們都追求著「自由」,追求著真正的自我

身世如何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她、愛她的人們

可惜這邊鋪陳實在太少,也導致後面結局力道不足

不過順著這思路下去,大概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吧?

──冬子就是冬子,不會是別的什麼,也不會是那慢慢腐敗的「殻の少女」

她永遠自由的活在眾人的心中,是破「殻」而出的「瑠璃の鳥」,

為了鋪陳的一致而產生的不諧調感在此巧妙的被深化了,
也是本作與「魍魎之匣」最大的不同

──最後身為讀者的我已經不再憤怒,內心只有悲傷或感傷,與隨之而生的輕鬆感

的確最後什麼都沒解決,然而解決這些似乎也不再是一切了,好好活下去比較要緊

只是這種結尾方式也微妙的呼應了本作面對「魍魎之匣」所遇到的困境

── 就是對「匣中の娘」題材的偏執,才有了本作「殻の少女」的誕生

間宮心像的自白或許正是作者的自白

CHAOS;HEAD

可能我的看法比較怪 XD

benay君說的那個"梨深要殺害主角場景其實是妄想的產物"的論點

應該是指我前面提的那些

"為了救將軍,所以要殺主角"這理由的確很具合法性,然而沒什麼合理性

至少我在解讀這個貫串頭尾的關鍵場景中,找不出什麼較為一致或強烈的"動機"

可能是自己較為獨特的堅持,比起背景設定的精密與否,我更重視心態轉折的描寫

是否"合理"或"合於人情",因為要挑背景設定的毛病其實是挑不完的,也不有趣

首先將軍 > 梨深 > 主角 的關係其實蠻詭異的,我想了想,有點伊底帕斯情結的味道在

不管是主角中期以後對梨深的依賴與執著;還是最後談話時,對正牌將軍的劣等感

畫龍點睛的是梨深的自敘:怎麼喜歡上廢人主角的心理描寫很有趣,

玩味其內容,其實充滿了母性愛 "因為太廢了,不能拋下他不管" XD

整體呈現出一種很諷刺的結構,對於所謂的二次元症候群患者來說
(我自己先舉手好了)

如果銀幕前的玩家太過把自己帶入西條拓己的角度 (偏偏這又是編劇所想要的)

那麼實際上還是脫離不了星來CHAN好萌好萌的脫軌心理狀態(星來 > 梨深而已)


而這種脫軌心理狀態的本質其實正是"妄想",不是妄想之為現象,
之為意識活動的角度,而是妄想之為一種理念

──不,也許所謂的理念正是妄想的一種形式


好了,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個場景,A路線對梨深的動機描寫其實有點沒頭沒腦

"不行,還是下不了手",最後又來個繼承將軍記憶的御都合主義描寫

B路線反而很明快的交代了動機:幫主角從痛苦中解脫

當然可以用平行世界、多重結局的理由來交代這種描寫的不一致或斷裂

然而我不喜歡這種解釋觀點 (阿,所以這篇文章背後的動機其實是很任性的 XD)
美少女遊戲中,作為妄想而存在的代表性腳色,以我自己的玩過的遊戲來講

就是水月中出現的琴乃宮雪.....很巧合的又是一個母性愛滿滿的腳色
(這種巧合令人毛骨聳然,雪正是水月中的各女角人氣最高的....)

以妄想來逃避、虛偽的幸福云云我想這些就不用交代了,這論題太沉重

畢竟我玩遊戲只是想逃避現實

然則以此為出發點,梨深之為梨深,或多或少也有之為"西條拓己理想中的梨深"的成分

(岔題討論一下設定,或者這麼說吧,這位宅男之所以為神,正是因為他處於無限視線
中"不可知,但可能有"的交集點,也因此了取得決定這無線視線的可能性,跟
塵骸主角那種魔力中心的身分,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塵骸的包裝是奇幻背景)


憑印象引述一個網友的簽名檔,
(不熟,如有造成不愉快,我先道歉,如果希望修改的話,也請來信)

"我可是無視當事人的主體意識,以倫軟的方法來追女朋友的男人呢"

看起來很好笑,然而我想這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也因此我說梨深要殺主角這件事,也可能是主角妄想的產物之一

因為主角的存在本身就是"妄想",就是"神業",所以他是"神"

所以他怎麼妄想,就決定了整個故事的走向

所以銀幕前的玩家怎麼決定他怎麼妄想,就決定了整個故事呈現意義的可能性

當然,這是讀者很流氓的自我辯駁 XD

回到關於這件事的討論上,如果說要討論作者的本意為何

我想關鍵就在那個繼承將軍記憶的鋪陳

最後決戰那個一連串選項的意義我想有玩通遊戲的應該都能了解

那這是作者希望讀者對整個故事能有的正確認知,並賦予隱而未顯的賞罰原則

選對了就讓你進好結局──完整的結局

選錯了就讓你進壞結局──不完整的結局

有一個選項我不太能夠諒解,就是那個背景圖是將軍,而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的選項,用直覺選的話,我會選"否",然而正確答案是"是"

(從較為後設的觀點來看,或說從創作的層面來看這點"設計"可能隱含的價值取向
是這樣的:作者的妄想還是作者的妄想,作者的創作還是作者的創作
妄想或創作並不應該脫離脫離作者的原始意圖,雖然容許一定程度的模糊性
這種關係變成了一種血緣性的譬喻)

西條拓己終究還是繼承了將軍的記憶,順便連妹妹和戀人一起繼承了

因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可以說是否認清這點,才是能不能good end的前提

梨深為何要殺了主角這個問題,我想可以解讀成主角希不希望他被梨深殺了

或者說:主角承不承認自己的存在,有沒有完全認清自己的存在其實不是

只有自己一個人的事,這也是我會說有點HEAVEN'S FEEL風格的原因

隨隨便便的死去或犧牲只是一種任性而自戀的行為

面對既成的(繼承的)情境,不能逃避到妄想中,那只會在妄想中死亡

也因此CHAOS;HEAD看似很不健康的外表下,其實有個很積極的面向在
寫的很散亂,簡單總結一下好了

1.從較為後設的層面來看,作者希望能在既定的意圖下引導玩家

(廢話)

2.作者的立場是不負責任的妄想終該回歸現實

3.對這個場景該如何解讀的問題上,我想可以視為作者意圖最直接的展現

然而或多或少也讓讀者發覺了不一致的情形,或者說還是可以看出一些

刻意的痕跡吧

4.如果要對整個場景有一個解釋,我的解釋是

"梨深要殺害主角場景其實是妄想的產物"

而為什麼會如此,是因為主角沒有充分的認清自己的存在這件事與其他人的關聯

或者這麼說,困於自己的妄想中,在自己的英雄主義式的妄想引導下自滅

當然也可以說這個A /AA結局的分歧其實蠻莫名其妙的
為什麼前面一串選錯了,後面梨深就變得比較狠心,下得了手了

其實找不太到關聯

谷津HA1簡評

不知不覺間,這台耳擴也已經使用了一年了
我想是時候該做些簡單的歸納


1.雖然HA1的一個特徵是汎用性夠,但我認為真正驅動的最好的還是高阻耳機(低偏流設定)
低阻耳機(高偏流設定)....不知道是因為散熱,還是因為電源上的限制,感覺不如
前者揮灑自如

2.在電源雜訊、干擾的屏蔽上和散熱上還有進步的空間,雖然已經用了分體電源
但是我覺得HA1對於雜訊的抵抗力並沒有預期的強

3.音質的純淨細膩是強項,但是驅動力其實沒有原先想像的那麼猛,或者強悍
要說的話,我覺得餘裕度反而不是很夠,低頻過重、聲音過於緊張逼人正是
"推不太動"的徵兆

的確HA1能夠像挖土機一樣推出很豐厚的低頻量感,但是下潛和控制力都還有待檢驗
需要用家自己去琢磨各項設定


4.我知道上面的描述是有點違反一般人的印象,一言以蔽之,HA1給我的感覺就是
"量夠,但是限制多多,不太穩定的,未定形的驅動力"

很容易被干擾,很容易熱爆走,很容易過衝(rush)

換言之,有一點技量要求在,我猜HA1的線路體質不錯,可惜零件品質或多或少有所妥協


5.回到音質上,大概是低偏流設定線路工作的比較輕鬆的緣故,我比較喜歡
低偏流設定下990的表現,兼具色彩感、透明感、速度和厚度,高偏流設定下,或多或少
犧牲了那種可貴的透明感

6.可以看出HA1是充滿設計者想法與熱情的作品,但是以作為一個商品的
完成度/穩定度而言,還有進步,琢磨的空間

然而以HA1的價位而言.....實在是不能夠再挑剔了,很難得的物超所值
能發出超越自身價位帶音質水準的產品

歐陸系耳機的設計思維2

以下是在某地的回文....順手在這裡發一份


先談AKG吧,以K601 /K701為例,自從被Harman/Kardon集團收購之後
集團內各品牌互相支援,無形中也強化了AKG的設計實力

很多人看不起K701,認為K701是AKG的倒退,我反而不那麼認為
AKG的工程師是很有良心的,想要在有限的預算內打造出一隻cost down版的K1000

K1000的強項是什麼,八成的人恐怕都會說是音場
但是再繼續問下去"音場好" 究竟是怎樣的好法,恐怕一堆人就接不下去了

性急的人可能直接就回:反正就是聽起來很闊很自然很逼真很立體的感覺.....
這話是沒錯的,只是還不夠清楚

不知道有沒有人作過這個實驗

把耳機單體拉離耳朵,確實能顯著的增加自然的空間感
但是代價是聲音變得薄弱很多,音像也虛虛的好像少了下半身,那實際上有很大的一部分
原因在於耳機單體的驅動力不足,振膜的強度也不夠,無法推動足夠的空氣,所以K1000
一方面強化了磁路系統的散熱程度,提昇磁力效率,一方面強化既有振膜的結構與面積,
簡單的講 = 以不犧牲單體運動質量太多的情形下,盡可能讓單體能穩穩的推動大量的空
氣......像喇叭一樣,所以這也造就了K1000獨一無二的特性

開放自然的空間感,有限的頻段延伸,很差的效率....前面不是講AKG也盡量提昇了磁路
系統的磁力了嗎? 別忘了耳機有重量的限制,雖然釹磁已經是在體積/磁力要素中最好的
選擇了,但是想要把單體逼出足夠的速度(頻寬上限)與加速度(瞬態),效率低落是很自然
的事,情況就像小馬 (磁路系統) 拉大車 (K1000的振膜與音圈) 一樣,正常的耳擴推不
好K1000是很正常的

回到K1000的音場上,除了把單體拉離耳朵會讓空間感更自然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
真正的把結像從頭中拉開.....能夠擴大HRTF的範圍,這才是AKG的主要目的,理想上
K1000應該還要再經過一定步驟的調整,以取得相對於使用者而言,最精準的音像定位與
空間感,BAP1000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推出的,問題是沒什麼人買帳......與其計較音像定
位精準與否,大家更看重K1000自然開放的空間感,與有限頻段中所呈現出來傑出的能量
感與動態....前面提到K1000的振膜設計讓其能夠輕鬆推動大量空氣而不太失真,這直接
導致了上面的結果

拿正常耳機和K1000比較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事,兩者根本性質不太一樣
偏偏我們這些發燒友不這麼想,K1000經過無數人的傳頌,反而變成了傳奇的神器

恐怕AKG的工程師在設計K701時也意識到了這點,於是把設計的目標擺在下面兩點

1.精準的結像與定位感
2.充沛的動態與純淨的中頻

所以一方面在音圈技術上引進了JBL的扁線音圈技術以提昇磁路系統的效率和高頻響應,

一方面也重新設計了振膜 = 除了既有的疊合多層振膜以降低失真的技術外
另一項就是異厚振膜技術了

理想的振膜,運動時應該是像活塞一樣一致向前或向後,但是理想只能停留在理論之中,
實際的情況是頻率越高,振膜的速度越難上去,低頻段時可能整個振膜都有在動作,但是
高頻段時只甚下音圈周圍的振膜有在動作.....其他地方的振膜要不是沒追上速度,要不
就是乾脆罷工了,這種運動不一致的現象直接影響了單體的音壓與擴散性

如果高頻段到低頻段的音壓不夠一致,那麼音像就不夠穩定真實
如果各頻段音波的擴散範圍不夠穩定,那麼定位就會不夠扎實穩固

牽一髮而動全身

那乾脆降低振膜的面積/質量就好啦? 但是振膜面積不夠又很難推動足夠的空氣量
再生充足的低頻量感與延伸,而如果單純的把振膜和音圈的質量壓低也會導致其他問題
....總之AKG選擇了另一個很聰明的方法,透過精密的測量和計算,劃分振膜的發聲區域

音圈中心比較靈敏,比較容易動的部份負責中高頻,加厚振膜質量以抑制高頻段會產生的
失真,周圍比較不靈敏的部份負責補足低頻,低頻段時周圍才會動
但是為了要讓周圍的振膜更容易動一些,又把振膜厚度調整為較薄的振膜

所以音圈中心的振膜,因為是"小振膜",所以能夠有理想的高頻段重放
而在低頻重放的時候,除了中心部份發聲外,周圍較薄的振膜也能追上中心的速度

而發出足夠量感、不失真的低頻下潛

講起來很容易,異厚振膜技術也不是什麼新鮮事,K271S就有了,但難是難在如何整合既有
的異厚振膜與雙層振膜技術,達到振膜在運動時平均、精準而一致的目標,如果AKG沒有
Revel支援雷射測距儀這種精密儀器的話,恐怕很難做到頻段銜接一致,讓人聽不出破綻

總之,最後我們有了K701 ....我猜701的振膜在運動時實際上也一定程度做了某些時域層面的調效,所以才能有相對於其他耳機的,如此不尋常的,明確的定位感....當然這只是我的推測


接下來談HD650

森海賽爾對各式失真指數的執著

所以標稱的諧波失真指數往往在同世代耳機中數一數二,人家是小數點後一位,它硬是壓到小數點後二位

前面談AKG時,說到振膜設計上的各式兩難問題,森海賽爾選了"小振膜"的解決方案,振膜面積小,質量輕,而森海賽爾也不能免俗的在振膜上壓印了特殊紋路以加強振膜的剛性,能有效提昇頻率響應範圍和瞬態......所以純就帳面數字看來,HD650擁有非常優異的高頻響應

然而問題來了,小振膜一定會遇到推動空氣量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好加長振膜前後運動的距離,也就是加長單體的衝程

要加長單體的衝程一個代表性的方式是使用長音圈,短磁隙的設計

先解釋一下何謂長音圈,喇叭的音圈通常繞在一個耐熱質輕的筒狀物上面,也許是鋁,也許是kapton,總之音圈繞在這個筒狀物上,再由筒狀物間接推動音圈這樣
而大多數耳機都把音圈筒和振膜一體化了

長音圈顧名思義就是指音圈的長度較長,這個"長度"不是指繞在音圈筒上音圈的總長度,而是指音圈筒被音圈覆蓋住的"長度",如果要深入講解清楚,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混淆.....總之先了解HD650是長音圈的設計就夠了

接下來講磁隙,磁隙基本上可以視為磁鐵和音圈之間的空間,HD650是屬於短磁隙的結構
,意思就是說音圈只有一部分是在磁力束的範圍內

耶?照理講不是音圈要全部在磁力束範圍內會比較好?才能夠讓音圈完全吃到磁力? 一般人可能會這麼想,但是實際上是有利有弊

雖然長音圈短磁隙的設計會讓一部分的音圈在磁力束的範圍外,導致效率的低落或浪費,但是好處是音圈吃到磁力束那部份是吃到"完整的磁力線".....翻成白話就是輸入到額定功率之前都是衰聲的,但是只要一到達額定功率,反而能有效壓低失真

再來第二點就是能用體積比較小的磁鐵.....散熱、成本問題都能得到很好得解決,反而能夠把省下的成本投資在磁力更好,等級更高的磁鐵上

第三點就是即時音圈工作在極限狀態時,失真也是軟性的而非硬性的,人耳較難察覺

但是缺點也有.....當動態逼近極限時反而失真會顯著的加大,所以森海其實並沒有辦法像想像中的"爆棚".....交響樂極強的時候反而是三隻耳機中動態壓縮情況最明顯的.....
但是只要有足夠精純的功率,平時情況,或者正常聆聽時失真是最低的,聲音是三隻耳機中最細緻的


最後講DT990

beyer對瞬態的執著,基本上990的設計取向以追求最精確的瞬態表現為主
因此振膜要輕、音圈的質量也要小

音圈和磁路的部份

990的設計取向幾乎和650截然相反,是屬於大振膜、大音圈、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先回到短音圈長磁隙的部份來講

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即是音圈不管怎麼動作都在磁力束的籠罩範圍內
音圈短有什麼好處? 短音圈的設計通常能有效壓低音圈質量

而短音圈加上長磁隙的設計,平常狀態就能有不錯的效率,但是缺點是音圈吃到的磁力束並不是完整的,失真指數反而會較高,而音圈工作在極限狀態時失真是硬性的,人耳容易察覺的

講半天好像都是壞處? 但是事實上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是目前音響界名廠的主流設計,一是在逼近衝程上限時 (也就是爆棚的時候) 不會有像長音圈短磁隙設計失真增加的情況,動態崩潰的情況比較輕微,所以990爆棚能力特別好的原因就在這裡,一是功率線性佳,不會像HD650一樣非得餵到一定以上的功率才能有正常表現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這樣的設計一定得使用體積比較大的磁鐵,反而限制了磁鐵的品質,而體積較大的磁鐵也往往意味著欠佳的散熱效率

再來講振膜的部份,前面講到beyer偏向注重瞬態.....振膜的設計可以體現
beyer在振膜上壓出凹凸不平的紋路,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增加強度,而是為了增加自阻尼,為了追求精確的瞬態,用模擬計算出來的產物,但是不管beyer的振膜工藝再怎麼高超,並不能跨越物理的天限,振膜質量太輕也意味著剛性降低,在運動時容易發生無法預期的失真....這點beyer是從強化振膜上的阻尼層著手,在振膜上塗了一層特殊的阻尼膠抑制失真的程度,另一方面則利用耳機腔體密度不同的空氣當作"煞車",抑制振膜不必要的動作.......990會特別難煲的理由也在這裡,它需要耳機內各項材料的特性條件趨於穩定之後,才能發出"正常"的聲音

而大振膜大音圈又代表著什麼意義? 大振膜自然能推動的空氣量越多,而大音圈一方面能取得較好的音圈散熱效率,另一方面則是能夠讓振膜的前後運動更一致....越趨近平面發音,還記得前面講K701那些嗎?

但是缺點也不是沒有,一是高頻的延伸受限,一是很難加工
另一點是磁鐵面積也要相應的加大......總之大部分都是錢的問題


再來談談beyer的看家寶刀 : bass-reflex system

說穿了不稀奇,是個結構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簡陋的亥姆霍茲共振器

知易行難...."低音反射"這種設計在喇叭上很常出現,但是在耳機上並不多見,主要原因是因為耳機先天結構的限制,設計一出差錯頻段銜接就會出問題

而beyer的bass-reflex和其他耳機低音導管的設計不太一樣,可以說
連"導管"部位都省略了....理論上會有最少的延遲和音染

但是beyer低頻不容易控制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為這個bass-reflex使用的聲學材料特性不夠穩定...

以上是很簡單的論述.....其實省略了很多東西....不過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我會認為AKG強在能量感,森海強在細緻,Beyer強在氣勢

歐陸系耳機的設計思維

日系耳機和歐陸系耳機規格差異在哪?

看到這個問題,可能一堆人會想:啊不都差不多?
比較敏感的人可能會想到日系耳機阻抗偏低,歐陸系耳機阻抗偏高

這是一個答案

另一個答案一般人可能不太會注意到:power handing,也就是最大承載功率


先來講阻抗的差異


這樣的差異主要在於音圈的材質:與日系耳機強調6N"銅" 7N"銅"
注重音圈導電性的走向不一樣

歐陸廠重視的是音圈的質量:不管是森海、AKG還是beyer,音圈的主要材質清一色都是只是鋁或漆包線

鋁有什麼好處? 比重夠輕,可以有效壓低單體的運動質量

然而壞處就是導電性不比銅高,效率低落,阻抗高

所以這就是歐陸各廠各出奇招的地方了,不管是材質上的變化,要不然是音圈形狀的變化,總之雖然是看起來很菜市場的材質,各家都有自己一套企業機密在:AKG的扁線音圈、森海的鋁帶(ribbon)音圈,beyer的600歐姆極細音圈

總之都是規格外的特注品,不能單純的和市面上耳機用的音圈相提並論


接下來談承載功率

對比日系耳機動輒1000~2000mW的承載功率,歐陸系耳機的承載功率乍看之下小的可憐,就算是最大的森海賽爾,也只不過是500mW而已

有沒有搞錯?承載功率不是越大越好? 然而問題並非如此單純

和承載功率直接相關的有兩點
一是單體的衝程,即音圈的長度

通常音圈繞的長度 (不是圈數)越短,衝程越短,所受的磁力越均勻
但是也就越容易卡圈 (輸入功率過大,導致音圈脫位),一次推動的空氣量也就越少


一是音圈的散熱:音圈越細,散熱面積越小,越容易因為溫度過高而融毀
不過耳機不用擔心這問題.....除非是擴大機的輸出直流問題,不然在你成功燒掉耳機的音圈之前,耳朵大概會先聾掉

而在音圈過熱之前,耳機的失真恐怕就已經大到很可以明顯察覺的地步了

我不知道日廠有沒有灌水,歐陸各廠在這點上有一套嚴謹的規範
他們大多以持續24小時運作而沒有嚴重失真情況來當作最大承載功率的標準

以上是音圈的部份,接下來講振膜

歐陸系耳機的振膜清一色使用聚酯薄膜材質,這種材質也是菜市場滿街走的類型,小至MX500,大至HD800,都是使用聚酯薄膜材質

這種材質最大的缺點在於剛性不足,頻率響應範圍受限
優點在於頻率響應的滾降很和緩,盆分裂失真的情況比較不嚴重,高頻段相位失真的情形也比較好控制

嗯,接下來又是各家歐陸廠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透過特殊的結構或塗料來強化振膜的剛性、阻尼,提昇頻率響應,降低失真

這部份AKG頗具代表性,以K1000為例 : 四層複合振膜,特殊塗料
K701的異厚結構、雙層複合振膜

森海的DUOFUL振膜和環狀振膜

Beyer的塗了厚厚一層不乾膠,高爾夫球紋路的振膜

大抵上比較偏抑制實際發生的失真情況,也就是失真可能發生了,但是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這樣的設計取向和日系極端重視振膜剛性的傾向很不太一樣

R10的生物振膜和010的奈米矽質複合振膜先別提,SONY在7506或V900的振膜是蒸鍍上金屬材質ATH我沒研究,最近新興的DENON則是使用複合纖維振膜(大概是植物纖維,像是香蕉紙一類的東西)

設計思維是"一開始就不要有失真"

以上是很簡單的概括,實際取向上還是有各自的差別


再來是磁路系統

這部份是日系廠商佔優勢,原因無他,日本對磁性材料的研究一向處於領先地位,近水樓台先得月也

歐陸系廠商則積極導入(參考)新設計,引入新的工具

像是HD650就使用了電腦來計算、最佳化磁路結構.....也因此我猜650是(故)歐陸三旗艦中磁路效率最好的.....磁束密度達0.9tesla

而現行旗艦HD800則有1.1tesla (如果SENNS宣傳人員沒唬爛的話)

AKG磁路系統不詳....不過有Harman/Kardon集團的資源,應該也不會太差
都能用雷射儀去測振膜失真情況了......

Beyer則是謎團多多.....甚至連他家耳機什麼時候導入釹磁鐵都不太明朗
總之一直到T1才大肆宣傳"高達1.2tesla"的磁束密度

實際上那也不是重點,T1磁路結構重點在"均質化",意思就是那樣的結構能夠讓磁束分佈的更加均勻,"磁力線要走得路徑比較短",更有效率的運用磁力,所以那個"能更大聲7dB"就是這麼來的

而另一方面就是磁路結構輕省化,一方面減少染色(振膜向後動作的背波打到單體上是會有染色和失真的),一方面提昇散熱效率 (這是個重點,因為釹磁鐵怕熱)

至於成本有沒有比較便宜.....我想應該是有的

日系耳機的磁路系統資料也很少.....010我確定使用的是很高檔的N44等級釹磁鐵,磁路結構上也有特殊之處,是類似thiel的結構

http://img.u-audio.com.tw/showimage.asp?imgid=5024568


Ath詳細不明,那個"Permendur Alloy"應該是指導磁板的材料,作用在導引/增強磁束,磁鐵本身應該還是釹磁鐵

接下來.....來談耳機外殼.....(終於快結束了.....)

耳機殼基本結構可以分為"housing" 和"grill" ,或者說是側邊和上蓋(透氣網)。材質主要考量有兩點 1. 剛性 2. 阻尼 3.能量傳遞特性


一般而言,剛性好的材料通常很"脆",阻尼特性通常不太好,不振則已,一振就很嚴重;阻尼特性好的材料又往往剛性不夠,這是個兩難問題

木頭是很常使用的材料,因為實木有不錯的剛性,也夠"軔"
鋁合金的剛性極佳,但是內部必須要再作阻尼的加強
塑料有不錯的阻尼特性.....但是強度不夠

這又是各廠顯神通的地方了,日系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多采多姿,木頭、金屬、碳纖維。而歐陸系則是以塑料為主.....可以敲敲K701和HD650側邊那圈,那不是單純的塑料,聲音鈍鈍的,應該是特殊的強化塑料材質

一直到HD800,也還是使用玻璃纖維和尼龍複合而成的特殊塑料,單位成本並不比金屬或木頭便宜

beyer DT770/880/990的設計比較極端.....等下再談


講半天好像沒有講到第三個要素?對,這才是重頭戲

能量傳遞特性,也就是高低頻能量在各種材料中散失的速度並不一致
這就是最直接的"音染"來源 (就我所知)

借用一下wilson audio的說明,可以不理他家老王賣瓜,看圖就好

http://wilsonaudio.com/company_html/ae_cabinets.html

像是實木中低頻段的能量散失比較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木頭味"
金屬在特定高頻段的能量散失情況有peak,也形成了獨特的音染

當初HD800剛發表的時候,有人問了森海工程師: 為什麼不使用金屬材料
森海工程師意味深長的回答了一句"因為沒有比較好聽"

回到塑料材質上,至少這東西沒有我們想像的差,前面說到DT770/880/990
設計極端........原因在於beyer一定程度放棄了剛性與阻尼特性,追求理想
的能量散失特性和速度,這方面直接與中頻的清晰度相關連

好像忘了誰? 沒錯,Grado是這方面的老手,金屬/實木複合材質耳機殼的設計,恐怕也是為了追求理想的制振/ 阻尼/ 能量傳遞特性 而衍生出來的

前兩項還能用計算的,第三個如果沒有精密的儀器,恐怕只能靠不斷地試誤,或者說"調音"

所以RS1和一些日系耳機號稱測試了數百種實木材料才完成設計
我是完全有理由相信的

講半天housing, 好像還沒講到grill?

grill對開放式耳機的影響比較大,很妙的是不分地域或設計走向
大家不約而同的使用金屬材質的grill,不管是T1/K701/HD650/800,RS1/PSK,AD1000/AD2000

如果是喇叭的話,金屬透氣網會略為衰減極高頻,讓高頻比較華麗
但是是否能套用在耳機上我就不清楚了

開放式還是封閉式?

這部份的選擇或許只是偶然的問題,封閉式能取得較好的低頻響應
如果內部吸音材料使用得當,音染也可能比開放式來得小

隔音也比開放式好上不少,特別是環境噪音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

封閉的結構也一定程度維持了單體工作環境的穩定

開放式能借用內外密度不同的空氣一定程度抑制振膜的失真,也有著較自然的空間感,雖然工作環境相對不穩定.....

(Headwize有作過一個有趣的實驗,HD600靠牆角聽和不靠牆角聽會微妙的
影響失真分佈的情況)


這兩種互有高下,不過很肯定的一點是開放式耳機的設計難度要比封閉式高一些(動圈而言,靜電耳機的話反而是封閉式的設計難度較高)

最後,如果說每個廠商都有自己最堅持追求的目標,那麼下面就是我對這些目標的推測與猜想

SENN

盡量壓制振膜在前後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失真,即使犧牲振膜面積也在所不惜,所以SENN的THD一直維持在業界龍頭水準,而從這點也可以想見HD800的可怕之處了:振膜比同等級耳機還要大,失真卻低得多......

AKG

追求完美的活塞運動,盡量維持一定頻率響應內的平均音壓:也因此音壓隨著頻率響應提高而降低的現象減輕很多,這直接導致了穩固的音像與明確的定位

Beyerdynamic

速度與精確,為了這兩點寧願犧牲一切,沒有其他的,傾向壓低單體的運動質量,強化阻尼處理以取得同等級耳機中最優異的瞬態/脈衝響應特性......

一些關於耳機設計的探討

剛剛在beyer官網找到一些有趣的資料

原文是一份完整的,關於耳機的FAQ


順手節譯一些有趣的部份


1.開放式或封閉式?

我們發現開放式耳機相對於封閉式耳機的一個優勢:在振膜和耳機腔體之間的空氣抑制了
振膜的振動,這種氣壓調整的過程雖然會受到耳機外殼材質的不同而影響了
聲音的傳真度,但是增加了振膜的阻尼同時也降低了振膜產生不受控制的振動的機率


*OK,這一定程度解釋了DT770/880/990那圈紙質帳版的實際作用


2.阻抗

高阻抗耳機的振膜、音圈總和質量通常輕於低阻抗耳機,而因為質量較輕,所以能夠運動的更快更容易,會有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在於音圈

一方面細銅線的阻抗相較於粗銅線來的高 (因為較少的電流通過量)

另一方面單體的驅動力則視音圈繞的圈數而定,低阻抗的耳機勢必需要用線徑比較粗(重)
的音圈,繞的圈數也比較少, 動圈耳機因為其動作原理,對振膜強度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所以也不可能像靜電耳機那樣無止境的輕量化,

總之,這就是低阻耳機的運動質量(音圈+振膜) 往往高於高阻耳機的理由

*這個也說明了不同阻抗版本DT770/880/990的差別


3.空間定位

空間定位可以說是耳機普遍上會遇到的最大問題,各家廠商在這點上都各出奇招
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擴散場均衡等化可以一定程度克制頭中效應,但是無法
完全解決問題,因為制定標準的假人頭參數是一群人的資料下去平均的,並沒辦法確切
反應每個人在HRTF上的差異,用CrossFeed或HEADZONE之類的DSP來處理也是一個不錯的
發展方向,可以最大程度的減輕頭中感


*從工程師來看用DSP大概是最有效率的解決方式,可惜這東西並不合大多數發燒友的胃口

簡單的系統調整心得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此分享些基本的系統調整訣竅.....很基本,但是也還蠻重要的


A.好好決定 訊源 > 耳擴 > 耳機的相對位置

考量的要點有幾個


1.穩固的支撐面: 基本中的基本,也不一定要使用很高檔的器材或音響架

穩固的木質桌面或地板都可以,電腦機殼上或是軟質的桌面我個人覺得並不是

很理想的環境.....如果有以上情形,建議換個位置擺


2.線材的整理:盡量不要壓迫到線材,不要過度彎曲,而是讓其自然的延伸或垂掛

,訊號線和電源線盡量遠離.....如果萬不得以有重疊的情形,至少也要整理成垂直交錯的狀態

很多人可能會嫌耳機線太長,而把它綁成一綑,我個人不太建議這樣作,如果真的嫌

太長太累贅,找個支撐點"架線"也是個不錯的點子,如果真的要綁成一綑....建議

有空的話還是讓線材鬆開舒展一下



3.注意器材四周是否留有一定程度的散熱空間.....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器材"越熱越好聽"

然而器材溫度高到一個不正常的程度時,聲音是會衰掉的,像器材上疊器材這樣的
擺設盡量避免.......



B.電源

1.先用驗電筆或電錶找出器材的電源相位與插座的電源相位,網路上找得到許多詳

細的教學,我就不再多轉述了,不過也不一定要堅持電源相位一定要"正確"
有時候反相反而會比正相好聽,請以自己的聽感為準


2.如果可以,盡量遠離電腦之類的干擾源,如果電源插座能個別獨立是最好的

(意即電腦的壁插歸電腦的壁插,音響器材的壁插歸音響器材的壁插),如果條件有
限制的話.....那至少得拉開電腦主機電源線,銀幕訊號線,網路線和音響器材電源線,
訊號線之間的距離

3.就算不換音響級的壁插,更換老舊的壁插為新的壁插亦有一定程度的正向效果

4.除非電源真的太髒太不穩定,不然還是以直接從壁插取電為優先



C.器材的保養與整理


1.也不一定要用什麼神油或金子水,電子接點清潔劑之類的就很夠了

總之好好的重新清潔一遍各種音響器材的端子 (當然電源要先拔掉)

要留意使用的清潔劑是否有腐蝕性.....像WD40之類的最好別多用
2.耳機用了一段時間可能會鬆鬆的垮垮的

如果耳機上面有螺絲銜接的"關節",建議先重新轉鬆

後再小心的鎖緊(不用特意轉開就是),也不一定要完全鎖死,以自己的舒適度為最

大的前提,像AKG的耳機可以稍微調整一下頭帶的鬆緊度


3.注意潮濕、高熱和灰塵,這是電子零組件的三大敵人

然而過猶不及,有時候太乾燥的環境對耳機也不好,如果有電子式防潮箱是最好不過了

如果沒有的話,收集幾包乾燥劑,看天氣情況適度調整放在耳機包或耳機箱的量也不錯


D.軟硬體的調整與評估


1.器材熱機半小時到一小時之後再評估,與其使用倉促,短暫,隔幾分鐘就切換對比的方式,不如在確保熱機充分的情況下,聆聽30~40分之後,休息一下再切換會比較好

2.你的耳機戴好了嗎? 雖然大部份耳機都有頭帶調整的設計,但是並不表示匆匆

往頭上一塞就會有最舒適的配戴感和最好的聽感,一般耳機要調整的大概就是頭帶的長度

有些耳機會有前後彎曲的關節,可以試試同時往前開或往後開,也不一定要完全和臉貼合


3.如果使用電腦訊源,在音量調整方面以"類比衰減"為優先,除非音效卡真的不錯

不然盡量不要去動軟體音量調整,一般情況是開到-0dB,但是有些專業卡音量的最大值

是在-0dB之上的,如果開大反而會破音連連,也有些內建耳機輸出的卡如ASUS STX

增益可調,輸出電平非常的大,一調整不好可能會暴棚暴耳機....要小心


4.ABX或盲測之類的效果其實並沒有想像的好,主要的原因是人類的聽覺心理

兩組的聲音差異小到一定程度的話,只會越聽越像,會把前一組的聲音印象帶到後一組去

,也因此如果做出來成績很差還是分不出來的話也別灰心,真的不服氣的話不妨試試

"見樹不見林"的聽法,指專注於音樂檔的某個層面或某項樂器,會比較不容易混淆

5.最貴的器材並不一定就是最適合你系統的器材,整體搭配重於一切

的狀態

關於音場

音場是很新的概念,至少在30年前,是沒有人在講「音場」的,而是講音色

如何如何,音質如何如何──這並不全然是因為單聲道或立體聲技術的緣故

事實上立體聲的錄音技術在50年代末期就已經商業化了,真正登高一呼

,提出「音場」這概念的是The absolute sound雜誌的主編Harry Pearson

他老人家的地位有點像劉大鬍子在中文世界的地位,可能猶有過之

而提出音場這個概念的時間點也很巧妙,正好是70年代管機和晶體機交替風潮的時候

那時候大家都認為晶體機技術比較先進,紛紛淘汰手中的管機換成「失真較低」的晶體機

只有像Audio Research和CJ這種「認為真空管比較好聽」的小廠還在死撐著

也許是機緣湊巧,HP負責評論ARC D150這台後級,當這台後級接上他嘗試打造的混血
巨型屏風喇叭系統時,發出了前所未聞的聲音

──喇叭消失了,逼真浮凸的音像與舞台浮現出來了

(就算是以現在的眼光看,還是很誇張的安排,INFINITY QRS屏風負責中高頻,MAGNEPAN
屏風單獨負責低頻,分頻點是150hz,分音器使用Dalquist DQLP1,想像一下把今日百萬元等級的A家喇叭上半截單獨拿來跟百萬元等級的B家喇叭接在一起玩分音,這年頭有哪個
音響雜誌敢這麼玩?我很欣賞HP的一點是因為他的玩心,雖然他有那個地位可以讓他這
麼玩.....不過我總覺得玩音響還是要有點玩心就是.....這是後話)

問題還沒結束,這個系統要大聲唱才有這種驚人的現場感,小聲的時候聲音會又衝又利
樂器細微的音色變化,打擊樂器精細的泛音都還沒辦法恰當的呈現,各頻段音色和動態
變化也不夠協調,這些HP後來都有再討論,但無論如何,「音場」這個概念正式躍上了
歷史,並主導了今日音響界的發展:準確的定位、音像和音場,巨大的音壓和接近現
場的動態對比,只是隨著這個名詞的流布,或多或少的誤解或變化也產生了

以多年後的後見之明來看,當年的音響設計思維其實沒有考慮到很多問題
例如相位漂移、阻尼係數、諧波失真的悅耳與平均分布、瞬態互調失真
喇叭的繞射干擾問題等等

但是反觀今日,實際上我們對「聆聽音樂」這件事,知道的仍然不太多
音響界充斥著似是而非的偽科學或非科學,真正嚴肅面對重放音樂的人們
仍然只能靠經驗、直覺與試誤慢慢摸索、歸納出一套原則


我想上面這些故事,應該可以幫助大家弄清楚音場是什麼性質的概念

關於"真實"

在另外一串有稍微討論到這問題,藉機簡單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要討論音響聽起來真實不真實,或傳真不傳真的問題,得先釐清何謂"真實"

真實這兩個字可以拆成這幾個層面

A.真實的現場

B.現場的訊息被忠實的紀錄和傳達

C.聽起來像真的


C是最直接的,然而也是很多人最沒有自覺的層面


今天我們說XXX家耳機的小提琴聽起來比較像真的,通常可以分析成幾個層面來看
1.小提琴的音質音色聽起來像真的

2.小提琴的動態/形體聽起來像真的



1.這點其實有點問題,其實是一個不夠充分的判斷,我會一直強調"聽起來像真的"

一個原因是在這裡:這個"像真的"其實是依據個人經驗得來的判斷

簡而言之

這個唱片的小提琴音色跟我在國家音樂廳現場聽到的小提琴音色很像,所以我判斷

這個小提琴像真的

就算不論時空環境溫度溼度個人心理生理情況種種變數,實際上在B的時候也早已經被

"壓縮"過了一遍,而且還是不可逆的有損壓縮:麥克風廠牌不同,擺位不同

後制不同,都會造成些微的音色音質差異,更何況各廠牌的音響設備放出

來都一定會有差異,也因此實際上頂多抓出一個相對的,自我感覺較為正確的range
一般情況再說某家耳機"音色不對"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在指依據個人經驗判斷的
"整體音色平衡"不對,而非"音色"本身不對

接下來講2.,2.可以說是更複雜的問題,前面說過B已經是個有損壓縮了

而這個有損壓縮還必須考慮到一般設備放出來的效果好不好的問題

動態一定會壓縮,型體感或空間感也往往會被特意塑造調整出來,
不然"聽起來不像真的",有些音響設備也會做相應的調整

當然也有廠家在這方面很堅持,不過市面上大部分的唱片公司都還是有上述的考量在

而我自己覺得這點比起前面提到的音質音色,恐怕更具決定性,對於
"聽起來像真的" 這種感覺

我自己用過的兩支耳機:HD650/DT990都曾經讓我有過如臨現場的感覺

那種感覺很微妙,先察覺到"有一把小提琴再拉"或"有一隊樂團在演奏"

然後才察覺"尺寸不對" "焦距不對",不過這種錯亂的感覺的確蠻讓人高興的

至少錄音師努力的目標也在於這裏
有一種論調是這樣的,認為耳機沒有音場,也不用去談什麼型體感

我不太同意,這論調有點五十步笑百步的感覺

耳機的確沒辦法再生正常尺寸的空間感和型體感

但是喇叭就能夠放出音樂廳尺寸的空間感嗎?有辦法一一重現數十把小提琴
的形體感嗎?不還是在對著一個小小的盆景想像黃山的風景?


回到主題,上面講得很拉雜,我只是想強調這一點

真實是一個標準,但並不是唯一的標準,而且這標準也不必然完全共通

我常常瀏覽的一些外文音響網站整理

英文系

HEAD-FI

http://www.head-fi.com

沒話說,最大規模的耳機相關英文討論區
然而要小心對岸的槍手不少

米國試聽耳機不比台灣方便,有些太誇大的感想看看就好


HEADROOM

http://www.headphone.com

可以查/對照特定耳機的頻響圖、阻抗等等特性,蠻方便的


audiogon

http://www.audiogon.com/

美國本土最大的音響拍賣網站,請注意運費問題


audioasylum

http://www.audioasylum.com/index.htm

着名的英文系音響討論區,像stereophile的主編和幾個HI-END廠的老闆都會在
這裡出沒 (像那個AYRE)

可以留意一下這裡關於國外音響展的討論


diyaudio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

這也是很有名的DIY相關討論區,除了上面提到的AYRE老闆外,PASSLABS的老闆

和老MARK LEVISION的設計師都會在這裡出沒

stereophile

http://www.stereophile.com/

英文世界最著名的兩個音響刊物之一,地位跟台灣的音響神壇很類似

然而各主筆的好惡非常明顯,主編John Atkinson的特色是不多廢話,幾句話定生死

老牌主筆Art Dudley則是個管迷,評論風格跟JA很不一樣

另外每篇評論背後都會附詳細的測量資料,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soundstage!

httP://www.soundstage.com/index.shtml

最老牌的線上音響評論站,只要不是太舊的評論文章,都有簡潔扼要的歸納欄位

快速瀏覽的話很好用,每月1日、15日更新

6moons / http://www.6moons.com/

比起上述的專業評論站,這站比較接近音響玩家導向,好處是有很多冷門的器材

評論,壞處是有時後稍嫌不夠客觀,個人好惡非常分明

評論的器材大多有拆機彩圖,可以看看


positive-feedback

http://www.positive-feedback.com/


一樣是玩家導向的評論站,跟6moons比起來,算是比較中庸走向的

不過文筆跟神壇有得拼,兩個月大更新一次


tone audio

http://www.tonepublications.com/
每個月出刊一次的線上免費音響雜誌,有些專欄還蠻有趣的,比方說老器材回顧之類的

關於音樂的討論也很豐富,不過器材的評論總有點無關痛癢的感覺




日文系

2ch AV機器版/純AUDIO版

http://hobby11.2ch.net/av/subback.html

http://hobby11.2ch.net/pav/subback.html


關於耳機的討論主要分布在AV機器版,ctrl+f搜尋GARDO/AKG之類的都可以找到相關討論
然而因為是匿名....所以請注意看板時是否有旁人在

像GRADO的討論串最近一堆變態紳士入侵,已經完全淪陷了
能想到多下流的討論都有 XDDDD

另外在音樂版塊的アニソン版和エロゲネタ以ヘッドホン為關鍵字都找得到相關討論

He&Biのヘッドホンサイト

http://www.geocities.jp/ryumatsuba/index.htm

沒話說,日文系最詳細的資料站


headphones Kingdom

http://www.h-kingdom.org/

另一著名的日文評論站.....連GRADO PS1的review都有


粗忽ヘッドホン

http://www.geocities.jp/mister_terch/MemoMain.html


比較新的站....不過站長財力雄厚無庸置疑

幾個著名廠商的高階耳機都review過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