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24, 2010

從AKG Q701談起

最近讓我比較有感觸的新聞,大概就是AKG Q701了吧
可能很多迷兒會認為AKG不上進,只想靠代言人新瓶裝舊酒騙錢

但是回顧整個AKG的發展史,這種態度其實其來有自,不全然是萬惡的harman集團作祟,一個事實是在K1000上市之前,整個AKG耳機產品線出現過最高檔的產品也不過就是K340

先不論AKG從來沒有涉入靜電耳機製造的行列*,當Beyer製造DT880S、Senn製造HD540G這種luxury headphone時,AKG並沒有對應的產品存在
(我傾向不把K340這種混血式設計的耳機當成純粹意義上的靜電耳機)

而在K1000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檯面上只有K500/K501和HD580/HD600、DT911/DT931抗衡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我想原因是高檔家用耳機大概不太賺錢 (以那年頭而論)所以AKG一直很冷感

就根本性質而言,T1/HD800除了有luxury headphone的意味外
另外也有concept headphone 概念機的性質在

標榜技術實力/廣告的目的大於營利,舉個例子,就像B&W的鸚鵡螺喇叭一樣

耳機不就是個全音域單體,結構就那麼單純,還有什麼技術高度可言?

揚聲器設計理論在70年代以後的確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進步的是材料與計算精度,以及觀念

結構比T1和HD800複雜、用的材料更高檔的動圈耳機多得是
但是論發想的全面性,執行的整合性與設計的最佳化,恐怕目前只有AKG有辦法匹敵(雖然他們打定主意不加入這場混戰) (我個人對Sony有很嚴重的偏見,認為那是戰艦大和號一樣的搞法)

雖然結構很單純,但是牽扯到的變數並不少
有點類似光學鏡片的設計 (這正巧也是德國的強項,Beyer和Senn之間的關係的確也很像Leica和Zeiss)

除去廣告語言的包裝
這兩個耳機有一個共通的、隱而未顯的目標:在可能的範圍內,控制住時域層面的失真,進而追求耳機專屬的,只有耳機能發出的真實感

*要最簡單的理解何謂時域層面的失真.....舉個例子,就像是照相時沒對焦好、失焦了

T1透過最佳化磁路磁束分布的手段,盡量讓音圈在磁隙間能運動的更平順、更快速
*簡單的講,讓推動振膜的力道更平順均勻

HD800則透過改變振膜設計的手段,希望能推出更平順的波前
*簡單的講,讓振膜發聲區域更"平順"

這些都是希望盡可能減少時間延遲所造成的失真

盆分裂失真控制、聲波導引、擴散、諧振控制等等原則講白了很簡單,教科書都有的東西,但是知易行難,設計時考量的變數不週全、實踐的精度不夠,就算用上再先進高貴的材料也沒用


以盆分裂失真為例,HD800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盆分裂點大概在4Khz~6Khz
*盆分裂失真.....可以理解為振膜在運動時不同步、甚至變形所導致的失真

但是也利用這個盆分裂來進行巧妙的機械分音,透過控制盆分裂情況來
劃分振膜發聲區域,拓展頻率響應能力
*通常是透過分配振膜各區域的重量來"劃分"發聲的區域

T1的情形比較特殊,大概在2Khz就開始有盆分裂情況了,但是盆分裂情況被抑制住一直"ㄍㄧㄥ"到7Khz才有比較明顯的,類似HD800在6Khz的斷層

至於聲波導引控制為例,T1在振膜前方那個圓環狀導波器可謂神來一筆
除了壓縮空氣以提高效率,也起了導引聲波方向的作用

HD800則主要是靠耳罩內旁邊內一圈曲折的障板,所以Head-fi的mod就是在這裡下手....

*那些號稱在障板內部貼上吸音材料可以改善結像和實體感的原因也在於此


以諧振控制為例,HD800的leona特殊材料別提,耳罩和頭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T1的情形比較複雜,很接近近年一些箱體內沒有阻尼材料的喇叭
要求的不是吃住諧振,而是要腔體跟著振,但是振完之後馬上停的思路

*另一個層面是內部的那些阻尼材料也會使能量傳播特性變壞,造成多餘的染色
其實HD800內部也沒有什麼阻尼材料,就再底部用個鐵絲網罩著,控制內部氣壓而已

但是T1的case實在是......要說瘋狂好呢,還是要說藝高人膽大?
T1的腔體本身可以當成一個亥母赫茲共振器(低音反射式設計),不是那麼好玩的

好像離題離很遠.......總之上述兩支耳機的精度和理念比市面上的耳機都還要高出一截

雖然我想很多男人打死也不想頂著個綠色的耳機聽音樂.........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