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23, 2010

雜談:所謂"直推" 這回事

我現在正在用著Benchmark內建的耳擴聽著T1

該怎麼形容現在的聲音呢?

整體偏大港走向,中頻有點ne5532獨特的甜味
中高頻有讓人愉快的微微硬質感

很讓人意外

當然並不是一帆風順,剛接上去時,耳擴和耳機這兩端像是在打架一樣,
低頻失去控制,轟頭

讓它亂個半天之後,低頻控制住了,卻變得呆滯無比
音色灰灰濛濛的,了無生趣

查覺不對勁,乾脆拔下耳機,讓耳擴和耳機雙方都休息一下,喘口氣
剛剛又重新接上,發出了意想不到的好聲音

run-in應該不是問題,我的T1早就已經run開了,而DAC1更是一年到頭都不關機,難不成器材之間也需要磨合?

從主力配備的觀點來看,DAC1耳機孔的聲音質感明顯較粗,高頻延伸也不是那麼讓人滿意,也還不能強求明確的空間感與立體的結像

但是對欣賞音樂而言,我想也足夠了


對懂電路的人而言,DAC1的內建耳擴線路大概是最陽春的那種
NE5532推buf634,比較有趣的是用速度慢的OP去推速度快的buf這個思路

可能有人以為會選用NE5532這種OP只是cost down的原因,然而Benchmark的工程師是這麼描述NE5532的

Don't underestimate the NE5532. We have just completed a very comprehensive set of tests on the NE5532 and on various substitutes. We have not found anything that will equal the tranparency provided by the NE5532.


Some have suggested susbstituting OPA2134 op amps in place of the 5532s. This is a bad idea! Our tests show an increase in both 2nd and 3rd harmonic distortion, and the addition of higher order (4th, 5th, 6th, and 7th) harmonics that are virtually absent from a stock DAC1. In addition, IMD will increase, and SNR will degrade.

The NE5532 is power hungry, it has high input bias currents, and high offset voltage, but it can drive high-level low impedance circuits with ease. The 5532 should not be used with low signal levels, and it should only be used in low gain circuits. Also, the offset voltage must be managed with appropriate design techniques. I believe the NE5532 has aquired a bad reputation because it has often been missapplied. The DAC1 is carefully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the NE5532 op amp. It may surprise you that the NE5532 was selected for transparency and not on the basis of cost.


懶得翻了,以後見之明的立場來看,看起來倒是頗有那麼一回事
如果要說最明顯的缺點,我覺得預設增益搭配T1而言太大了一些

星期一, 12月 13, 2010

Fallout:New Vegas小感

該從何說起呢?與其說是名作精神的延續
不如說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重生吧?

比起劇情、設定或遊戲性,根本的要素在於遊戲引擎所營造的體驗
而這也是JRPG最根本的窘境

而我居然開始有點認同EEGA那套 "封閉式主機平台造成日廠不求上進...."
之類的說法了

自由度,或者多線劇情其實並不是那麼關鍵,關鍵在於一個全新的,更加有冒險感的、等身大的砂盒(sand box)或箱庭

玩完FONV後,又很快的重溫了一下PS bug版的眞女神轉生二,或多或少確立了這樣的想法

星期三, 11月 03, 2010

關於所謂的背景黑/寧靜

其實和實際的信噪比關係不大,真正的關鍵在於器材的互調失真

單純以這類失真而言,靜電耳機勝過主流的動圈耳機一截

如果我看的paper沒問題的話,同樣100dB SPL下,Koss ESP950和STAX LAMBO都可以把IMD壓到0.01%左右,而同樣條件下HD600的IMD已經達到3.8%,DT990pro好些,但也已經達到1%

可惜沒有硬質振膜動圈耳機的資料,不過我想應該比上述幾支動圈耳機好上一截.....

不過硬質振膜的動圈耳機看來普遍仍無法克服中高頻段的諧振問題,自阻尼有所缺陷,即便是天價的ED10(Mylar濺鍍鈦薄膜)和Quaila 010(高分子薄膜混入奈米層級的矽)也是如此,MDR-Z1000(液晶高分子薄膜)以目前日方的評價來看.....也不樂觀


----------


也許這樣講有點討巧

靜電耳機我接觸的不多,到目前為止只有蹭聽過數次,沒有"玩過"
對象是404一組和007初代一組

靜電喇吧則接觸過初代ESL63和在展場上聽過新的ESL9XXX系列

要講的話,靜電楊聲器的確有某些特質是動圈楊聲器的終極目標之一
而限制在耳機的範圍內,靜電的優勢又大了很多,又或者你可以代換成相對劣勢比較不明顯

如果說有耳機玩家玩遍眾動圈耳機,一直玩到了靜電耳機,才有驚為天人,找到了心頭好的感覺,也不意外


回歸問題吧,原先我以為上述的那個"某些特質"是指細膩的質感,或粒子感,whatever,然而後來才發覺不是那麼一回事

下面的論述是有個人成見和主觀臆測的成分在的,先聲明

撇開諧振造成的染色與問題,靜電的優勢在於不容易發出和原本聲音成分不搭嘎的,明顯的多餘聲音

反映在聽感上就是安靜、細膩、深邃、背景"黑"等等,也有人說是S/N比高,然而那或多或少算是一個"轉品"修辭
和實際信噪比關係不是那麼直接

我個人覺得這才是靜電式揚聲器真正的"神",至於音色柔美等等那或多或少只是"形"而已

然而這個細膩深邃的聲音像是被各種環境因素限制住了,很難有效發揮出來
玩家或多或少有點苦守寒窯,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也不一定?

回到T1上,上面說過那個bass-reflex設計,字面上是低音反射,實際上的功能反而比較像是低頻陷阱

然而在進入穩定狀態之前,或多或少有不穩定之感,像是低頻分頻點會亂跑的喇叭....我自己聽過比較理想的幾次狀態, T1的中低頻~低頻的存在感會變得比較不明顯,量感或下潛並沒有少,然而似乎是喪失了固有的,我們習慣的一種可供辨認的特質,導致像是低頻隱形在中頻裏面那樣的聽感

或者說在這種狀態下,中頻才真正的凸顯了出來也不一定?我沒有把握T1能到怎樣的地步,以990的基準下去推敲,也許會是綜合了上述細膩深邃特質和動圈固有的,有"控制力"的聲音也不一定

星期日, 10月 10, 2010

紫影のソナーニル體驗版考察

1.整體的結構是奧茲國故事的戲仿?

主題是旅行與歸還,桃樂斯一行人透過地鐵黃線(黃磚大道)往曼哈頓的帝國大廈而去(翡翠城)

A = Air head = 沒有腦的稻草人
Mao = 膽小的獅子?
Lucky Luciano= 沒有心的錫人?
Edison = The Wizard of Menlo Park = 奧茲國的巫師?

2.地下世界與地上世界的關聯:似乎比較接近現實與幻想、生者與死者世界的畫分,Sona-Nyl = 超越時空與生老病死的夢之國

3.Edison、Alan與A的關聯

4.Lily變身為Rose witch後與小Elysia的相似

5.Edison、TICK TOCK MAN、三大發明 留聲機/孤獨 放映機/忘卻 電燈/恐懼

6."大消失"與漆黒のシャルノス的關聯

星期二, 10月 05, 2010

雜感:音響圈永遠不缺狗屁倒灶的東西

然而人們往往只選擇他們自己想相信的,雖然知道遲早有發生正面衝突
的一天,但沒想到會翻得這麼徹底....

我想是時候慢慢抽身了,努力賺錢,培養一點更健康的嗜好比較實際
感謝出包darkness挽救了我這幾天的心情

星期五, 9月 24, 2010

從AKG Q701談起

最近讓我比較有感觸的新聞,大概就是AKG Q701了吧
可能很多迷兒會認為AKG不上進,只想靠代言人新瓶裝舊酒騙錢

但是回顧整個AKG的發展史,這種態度其實其來有自,不全然是萬惡的harman集團作祟,一個事實是在K1000上市之前,整個AKG耳機產品線出現過最高檔的產品也不過就是K340

先不論AKG從來沒有涉入靜電耳機製造的行列*,當Beyer製造DT880S、Senn製造HD540G這種luxury headphone時,AKG並沒有對應的產品存在
(我傾向不把K340這種混血式設計的耳機當成純粹意義上的靜電耳機)

而在K1000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檯面上只有K500/K501和HD580/HD600、DT911/DT931抗衡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我想原因是高檔家用耳機大概不太賺錢 (以那年頭而論)所以AKG一直很冷感

就根本性質而言,T1/HD800除了有luxury headphone的意味外
另外也有concept headphone 概念機的性質在

標榜技術實力/廣告的目的大於營利,舉個例子,就像B&W的鸚鵡螺喇叭一樣

耳機不就是個全音域單體,結構就那麼單純,還有什麼技術高度可言?

揚聲器設計理論在70年代以後的確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進步的是材料與計算精度,以及觀念

結構比T1和HD800複雜、用的材料更高檔的動圈耳機多得是
但是論發想的全面性,執行的整合性與設計的最佳化,恐怕目前只有AKG有辦法匹敵(雖然他們打定主意不加入這場混戰) (我個人對Sony有很嚴重的偏見,認為那是戰艦大和號一樣的搞法)

雖然結構很單純,但是牽扯到的變數並不少
有點類似光學鏡片的設計 (這正巧也是德國的強項,Beyer和Senn之間的關係的確也很像Leica和Zeiss)

除去廣告語言的包裝
這兩個耳機有一個共通的、隱而未顯的目標:在可能的範圍內,控制住時域層面的失真,進而追求耳機專屬的,只有耳機能發出的真實感

*要最簡單的理解何謂時域層面的失真.....舉個例子,就像是照相時沒對焦好、失焦了

T1透過最佳化磁路磁束分布的手段,盡量讓音圈在磁隙間能運動的更平順、更快速
*簡單的講,讓推動振膜的力道更平順均勻

HD800則透過改變振膜設計的手段,希望能推出更平順的波前
*簡單的講,讓振膜發聲區域更"平順"

這些都是希望盡可能減少時間延遲所造成的失真

盆分裂失真控制、聲波導引、擴散、諧振控制等等原則講白了很簡單,教科書都有的東西,但是知易行難,設計時考量的變數不週全、實踐的精度不夠,就算用上再先進高貴的材料也沒用


以盆分裂失真為例,HD800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盆分裂點大概在4Khz~6Khz
*盆分裂失真.....可以理解為振膜在運動時不同步、甚至變形所導致的失真

但是也利用這個盆分裂來進行巧妙的機械分音,透過控制盆分裂情況來
劃分振膜發聲區域,拓展頻率響應能力
*通常是透過分配振膜各區域的重量來"劃分"發聲的區域

T1的情形比較特殊,大概在2Khz就開始有盆分裂情況了,但是盆分裂情況被抑制住一直"ㄍㄧㄥ"到7Khz才有比較明顯的,類似HD800在6Khz的斷層

至於聲波導引控制為例,T1在振膜前方那個圓環狀導波器可謂神來一筆
除了壓縮空氣以提高效率,也起了導引聲波方向的作用

HD800則主要是靠耳罩內旁邊內一圈曲折的障板,所以Head-fi的mod就是在這裡下手....

*那些號稱在障板內部貼上吸音材料可以改善結像和實體感的原因也在於此


以諧振控制為例,HD800的leona特殊材料別提,耳罩和頭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T1的情形比較複雜,很接近近年一些箱體內沒有阻尼材料的喇叭
要求的不是吃住諧振,而是要腔體跟著振,但是振完之後馬上停的思路

*另一個層面是內部的那些阻尼材料也會使能量傳播特性變壞,造成多餘的染色
其實HD800內部也沒有什麼阻尼材料,就再底部用個鐵絲網罩著,控制內部氣壓而已

但是T1的case實在是......要說瘋狂好呢,還是要說藝高人膽大?
T1的腔體本身可以當成一個亥母赫茲共振器(低音反射式設計),不是那麼好玩的

好像離題離很遠.......總之上述兩支耳機的精度和理念比市面上的耳機都還要高出一截

雖然我想很多男人打死也不想頂著個綠色的耳機聽音樂.........XD

星期三, 9月 01, 2010

STEINS;GATE小感 (無劇情)

1.比起Chaos;Head的主角,這作主角算是去毒後的版本
取消掉廢柴心態,補上邪氣眼等等"故作姿態"的習慣

熱血?好像也沒有很熱血.... = =;,不過總得來說這樣的主角更容易被接受


2.然而主角是阿宅這點並沒改變,相反的本作種種刻意安排反而隱隱呈現出一種
奇異的窘境:主角群的生活圈就那麼一小塊而已,"場景"很少

可能有人覺得這點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那再反問好了:除去那堆捏它、屬性、語尾
各角色間的互動如何?還有多少可看度?

我個人覺得這不是好現象,如果想繼續這樣的主角路線,應該要克服這個問題


3.劇情架構比起Chaos;Head完整了很多,純論其發想,
應該是有匹敵,甚至超越老骨董Yu-No的潛力

──但是也僅止於發想層面而已

在第六章以後的發展可以說是虛到一個不行
特別是第九章那個荒謬而草率的發展

(自己已經算是對這方面比較不挑剔的人了,但還是忍不住說了重話)

第十章到第十一章表現就好多了,不論十一章,我覺得寫得最好的反而是鈴羽路線

另一個比較不明顯,但是依然很嚴重的問題是作者幾乎沒有安排伏筆的意識
劇情需要什麼,就馬上寫出什麼,我猜想這跟寫作的習慣有點關係

各章節的寫作順序可能被打得很亂也不一定


4.要解決上述問題,最簡單的手段就是把章節砍到剩5章、把結局砍到剩3+1個
5pb.應該很缺腳本方面的人力.....


5.雖然上面說了那麼多壞話,不過我還是挺喜歡這作品的,只是為之可惜
這作者很有潛力,可是應該要從中小型規格的作品開始磨練起,

不過這也可能是受限於5pb.自身的財務、以及根本的市場走向問題,
要靠非十八禁的AVG吃飯,只能往"大作"方向發展,根本沒什麼中小作的空間

maaa,本作標題也微妙了呼應這種處境,5pb.需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打破現狀
找出屬於自己的Steins Gate.......

對了,有沒有這年頭連要征服世界的邪惡組織都開始用約聘人力的八卦? XDD

星期日, 8月 22, 2010

Omegaの視界小感/雜七雜八資料備份

雖然跑完了C78出來的終章,感覺卻還是頗微妙,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如果要簡單的概括這遊戲的特點

那就是 1. 有趣的背景設定 2.清淡、甚至輕薄的劇情展開 3.索隱


先說背景設定好了,典型的傳奇物,有趣的一點在於十分的"在地化"設定

在日本鄉野之地展開的魔女結社的抗爭,而抗爭的形式與其說是
見一個殺一個武鬥大會式的

不如說是從戰略層面就開始計畫、埋因了,本遊戲的內容只能說是在以百年為單位的
長期抗爭中一個關鍵性的環結.....


看起來似乎不錯?然而實際去跑遊戲,大概有 2/3的劇情結構都是這樣的

日常、甚至平淡的男主角視點劇情 / 難解的、索隱、謎語般的背景解說、兩派
戰略部屬等等 交錯進行

如果要用個類比來形容,那就像是個註腳比本文還要龐雜的小說,毋寧說小說的
劇情發展只算是推動註腳、或解說的一個動因

如果不喜歡去考察那些伏字,或者各式各樣的背景設定,大概會覺得這遊戲很無趣吧?

實際上正如遊戲裡一再強調的,男主角是一個觸媒,或是一個引爆劑
兩個陣營私下各式各樣的動作或變化一定程度都是繞著男主角的行動展開的

本來隨著遊戲的劇情進展,男主角的"視界"開始與那些難解的索隱內容慢慢接軌了
可是劇情就嘩一下的結束了,讓人錯愕

像是兩個棋手下了好幾十子,棋局還渾沌未明,勝負難分,其中占優勢的一方卻
突然放棄認輸了,把最終勝負留到下次解決這樣

要說超展開.....好像也沒多超展開.....毋寧說作者似乎一開始就計畫好要這樣發展
只是讀者還沒燃燒足夠,劇情剛有漸入好境的感覺,就"卡"一下沒了


官網說是"最終章"......可是我怎麼看,都只像是序章 orz,要說的話,
大概是自己也不知不覺被這遊戲營造的氣氛所吸引了也不一定

如果有人讀月姬青本讀得很高興的,應該會喜歡這部作品

----------------------------------------------------
肉年齢増加とAAがあるから何年後か分かりづらいけど、大体15~20年後くらいじゃないかな。
狩山虎兎弥は名前からして“狩屋真言や”だから、宮岡真言(MM)と狩山克杖(KK)の子だろう。
虎兎弥は肉年齢いじってなさそうだし、視た感じ高校生か大学生くらいだから、
あの時にできた子供だとするとそれから20年弱経ってると思う。


チュートリアルというよりは、ゲームをコンプするためのバッドエンドっていってたね、
お兄様w

冬にはエンディング入りのCDが出てほしいし、次があるとしたら、「interlude
(=或るファの音眼)」になるのだろうか。或ファ=α?、エンドル・ファ?
残のアイとひアイは、まこくんではなく、過去のまこくんの記憶に思えてきた。

それから気づいたところではアキカケの「Re "T" same MAG_ (for"O")」は、
GameMaster for "O"ってことだったり、「月狂跳(Lunatic=Leap)(WCL所蔵、単純
資料類):アリスの猫」には「オウのゲェム(Game"O")の為に用意」ってある。
んで、ラストに出てきた兄様の目は青くて、萩原朔太郎の「Omegaの瞳」は「おめが
の青白い瞳」ってある。

1から10まで兄様に収束していく訳かな。


786 名無しさん@お腹いっぱい。 sage New! 2010/08/16(月) 09:15:43 ID:0sSTMtk5
超長文注意

全てに加筆修正を行った。

一相 アヤメ--新目在夜に移譲予定
二相 ミハル--結目みりあに移譲(ミリアム)
三相 ナガヒサ--候補検索中(匠刀華?)
四相 キサムラ--南ヶ斑(ながむら)道具が候補育成中
五相 タマズサ--GW(西石音)を修復修正後に適宜検討
六相 クイ--引き続き艮加納子(玖威価無)が所持
七相 カリヤ--候補検索中MMとKKの子を査定予定
八相 オオクロ--ケルベ=ロアの依代に調整中

九相 コトハネ--未詳情報乍ら、フェンリロスと合祀された模様
十相 イーハ--保留中

十全だが五相の力の一部はRulerOnly


787 名無しさん@お腹いっぱい。 sage New! 2010/08/16(月) 09:20:29 ID:0sSTMtk5
○八相
※継ぎ目のみ
新目姫様--再起不能
  在夜--一相アヤメ
宮岡冬夏--保留中、真言との子を査定予定
長久卑尊--死亡、継承候補を急ぎ検索の要有り
南ヶ斑道具--ルーラーへ昇格
烽火選律--再起不能
艮鬼怒子--五相タマズサ候補(男)
 加納子--六相クイ
狩山克枝--MM(宮岡真言)との子に継承?

○要調整
真神雪也--恐らく再度転生する模様
真神かれお--コトハネとフェンリロスを合祀、自身はリンク権を放棄
       オウトが転生後に継承か?
真神因--第一子が男子で無かった為にオウトは転生出来なかった模様、
この娘が要素として有用かは査定中

金城華--未詳、今後も継続査定予定

大神改め真神らは西部にいる。



788 名無しさん@お腹いっぱい。 sage New! 2010/08/16(月) 09:24:44 ID:0sSTMtk5
○WASPSへの振り分け(味方?)
保留案件あり調整中。

○Re=Lu=Leへの振り分け(敵?)
結女みりあ--肉の再生待機中
艮加納子--時点で継承済予定
艮鬼怒子--調整中
匠刀華--査定候補予定、出来ればよりよき候補を望む(新キャラ)
伏文庫--継承及び南ヶ斑道具の調整予定(新キャラ)
新目在夜--時点で継承予定
狩山虎兎弥--査定候補予定


一相アヤメ--綾目姫様→新目夜
二相ミハル--三春冬夏→結女みりあ(ミリアム)
三相ナガヒサ--長久卑尊→不明
四相キサムラ--奇士道具→伏文庫?
五相タマズサ--玉梓選律→西石音(艮鬼怒子)
六相クイ--玖威価無→艮加納子
七相カリヤ--狩屋克枝→狩山虎兎弥(宮岡真言との子供?)

・加筆修正により苗字と記憶が修正されている。
・祭儀での事件は実際起きた。
・赤側にはあと一人宮岡早苗が参加?
・ミルハは飯窪真言との交戦から弱体化し、捕縛状態。
・チュートリアルはお互いの強さ確認?とミルハの弱体化が目的?


三行の謎言語とか難易度高いよね

↓とりあえず今のところ分かったやつ

「永く苦痛を吐くねこ」より
【ベロア】ミ・ミャルナサカヤツタサンキャラツコネキャラキャナサ・ワ。
→あいつはしんようできない。

「偽の、さいせい(ゲシュタルト形成?)」より
【大神】「……ミ・ナサツカヤキャメナサ・ワ?」
→「……いいはなのか?」
【真言】「ミ・ミャルキャラカヤナサカヤミャルコネミャルツ、オロカヤコネツミャルナサ・ワ」
→「われはいつわであり、まことである」

謎言語変換機 -御斎串魔眼窪-
http://www11.atpages.jp/touka/index.php

T1/HD800散記

難得有機會可以在自己系統上試HD800,當然這是用借的....

第一印象是HD800的音色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直白寡淡
但是如果耳擴的反應不夠靈敏,會讓HD800的高頻凹陷掉一塊,導致聽什麼都沒味道的詭異感覺

雖然呈現出來的現象不同,不過高頻容易被吃掉一塊這點倒是讓我想起了HD650

實際上HD800的音色還真的頗有"銀"味,很難形容的鮮
我想那條原廠鍍銀耳機線是調音的一環,如果要換耳機線的話,建議以銀線為目標下去尋找

相較於HD800,T1的音色反而比較沒有那麼鮮,或者那麼強調鮮的感覺,
而是以微微的暖意和Harmonic見長

以T1用家的角度而言,聽HD800越久,我心中越佩服這位對手
要說兩者都一定要擁有倒是未必,除了經濟因素的考量外

另一個因素其實很私人:能玩到這麼高階耳機的玩家,心中早已經有了一套定見或偏好,適合的、合胃口的耳機只要一副就夠了

雖然這麼想,但是現在也不是不能理解其他主張左擁右抱玩家的心理

T1和HD800兩者都是相當有魅力、相當有說服力的聲音,兩者都相當的"完整"
"完整"到沒去和對方對比,會以為這就是"全部"的地步

以耳機來講,兩者的頻寬都是超寬頻,動態也都是前所未有的規模,定音鼓強力一擊的魄力與管弦大動態將至時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逼真感覺都很讓人震撼: 那已經不單純只是聽音樂的樂趣了,而是玩音響的樂趣

以耳機最"緣木求魚"的立體感而言,兩者皆給出了有一定程度信服力的解釋
可是解法確是讓人錯愕的大相逕庭,同樣一張現場錄音,在兩個耳機之間切換時
往往有種精神分裂的感覺 (誇張的講)

先不要說何者比較正確,事實上耳機的音場是用正確與否都嫌太過抬舉的存在
毋寧是說那是利用聽覺心理學的詐術所營造的錯覺

前面說過,HD800可以說是傳統耳機營造音場的一個高峰,
那實際上是以讓你忘了耳機存在為目的,透過各種手法極度的削弱頭中效應
而讓人以為眼前有一幅音畫、或者聲音風景展開

想像一下在很近的距離凝視火車模型組合,大概就是那樣的感覺,有些人能從這樣的情況,想像出現場第幾排的聽感,我很佩服他們的想像力

T1的case則讓我有點困惑,我不知道beyer是用了什麼詐術,不過那的確不單純
只是像傳統耳機那樣盡量削弱頭中效應而已,而似乎有另外的手法積極去營造一種一種頭外定位的錯覺

或者這麼迂迴的去描述吧,如果說聽到某些近場錄音,或者現場彩排的錄音
好的耳機會讓你有身歷其境的現場感,你的位置就是那隻麥克風的位置

T1的情況比較不一樣,麥克風的位置實際上是在你的位置前面一些些,反而拉開了距離,也許這點就是T1獨特立體感的本質所在吧?從這點而言,可以感受到這家廠商的固執

Beyer和Senn這兩家老舖都用了自己的方式去挑戰極限
我很期待接下來新銳AKG能端出什麼菜來,相當期待......

以聽到的原線、500小時左右的HD800而言,我倒是不覺得有特別淡或直白
而是很鮮的聲音....不知道該怎麼講,總之聽過銀線的人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

T1的音色反而比較不那麼鮮,和HD800相比之下比較暖一些、著重在空氣感和氣韻的表現上,要說還原力,兩者是差不多的,T1可能比較擅長木管類,HD800可能比較擅長銅管類

以艾森巴哈最近指揮巴黎管弦樂團的馬勒一號而言
(好吧,他的馬勒計畫,到現在為止,好像也只有這首比較上檯面)
(題外話,某位大老曾經在評論耳機時用了這曲目,他犯了一個低級錯誤,說:「在某某耳機之下,《巨人》聽起來莊嚴肅穆,太正宗太史達林了!」,希望這個笑話不是太難笑 XD)


HD800反而給人比較鮮明流麗的感覺 (真不敢相信我會這麼說)
T1則是比較強調活潑朝氣、真摯的一面


最後,嘗試描述一下HD800在驅動上的性格

這耳機其實不算胃口特大,甚至前端控制力也不需要那麼強橫
但是前端的反應一定要夠靈敏,不能太鈍太硬

舉個例子,用我推T1的設定下去推HD800,會發硬發緊,不夠寬鬆
反之用HD800的設定下去推T1,則是發散發軟,不夠凝聚扎實

中低頻段量感我想那已經算是風格問題了,實際上推好的HD6XX系列就大概是那樣而已,以我的口味而言,算是"有吃飽,但還意猶未盡"

請注意上面說的是只是量感,而不是指質地或其他衝擊力等等,也許是換了新型振膜的關係,感覺上在質地和衝擊力這兩點和以往的森海耳機很不一樣

印象中的HD650,低頻是有點微微擴散的感覺,可是這點在HD800上反而不見了,或者說感覺上HD800的振膜調校的比HD650緊,不容易發出多餘的聲音,這部分我把握不大,先提出來講講

如果說個人對HD800有什麼不滿的地方
我想大概就是......先聲明這是個人的最高標準來看

無論怎麼努力去"推"
然而表情始終欠缺最後那麼一絲靈動,或者活生的感覺
是因為上述"不容易發出多餘聲音"的影響嗎....我也不知道
如果不跟T1廝殺的話,可能會覺得沒什麼,就這樣習慣了也不一定
大概就是這樣

星期五, 6月 04, 2010

AVguide三旗艦評論翻譯

稍作編排,一起發在同一篇

本文翻譯至Avguide網站上,Tom Martin所撰寫之評論
http://www.avguide.com/review/beyerdynamic-t1-tesla-headphone-playback-31

我這人很懶,所以很多用語不會很精確的對應,意思到了就好這樣 XD

關於AVguide可能大家不太清楚,如果說是The Absolute Sound,TAS雜誌可能就
比較多人知道了,在美國是和Stereophile分庭抗禮的實體音響刊物,創辦人
Harry Pearson在美國的地位有點像是音響神壇劉漢盛在台灣的地位,文中會出現一堆
饒舌的、形而上的,有點模稜兩可的句子......好像也不意外,此是後話


八面玲瓏,十項全能---- Beyerdynamic Tesla 1


Beyerdynamic最近推出了一副頂級耳機T1,Tesla 1,我們在CES2010上
試聽後覺得有很大的潛力,不假思索地聯絡了beyerdynamic的人員,希望能提供
一副耳機評論。我們仔細地試聽了一個月,並用各式各樣的音樂試聽、各種器材搭配


開價1295美金,半開放式的T1相較於之前的型號,引入了各式各樣的嶄新設計,
全新的單體:包括了三明治振膜、特別加工的金屬結構、新型磁路。
單體也是斜置設計,如同HD800和ED8,這樣的設計通常是意圖營造一些外耳的音波反射
-就像是喇叭或現場音樂的效果,但是T1的情況比較有趣,Beyerdynamic的工程師說
他們的目的反而是在於避免外耳的反射,看起來似乎和其他偏置單體設計的目的相反,
而耳罩也被設計成能抑制反射的結構。

p.s.這也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部份

Beyerdynamic說用在T1的單體,是第一個突破1T磁束密度的型號(而T1也因此得名)
,磁感應強度以Tesla(T)為單位,是評價一個耳機(或者其他動圈形式的單體)
磁路系統強度的指標,而Beyerdynamic宣稱這一個單體能展現出現下最強悍的
脈衝方面表現,然而他們沒有特別提的是:更強悍的磁路系統也能容許更龐大、更堅固
的單體設計。

應要求,Beyerdynamic又另外借了一台A1給我們,這台耳擴被認為是T1的理想搭配,
即使另外又使用了許多耳擴,我們仍充分檢驗了T1/A1這一組合,你可以在下文找到
相關的敘述與意見

p.s.客套話終於講完了....


概括要點:

可以考慮購入這耳機的情況:如果你不滿意於那些聽起來生動活潑、爽度很高的耳機
通常有些不夠平衡的情況,或者聽起來那些"中性自然",卻聽起來奇怪的呆、死氣沉沉
的耳機。T1能提供了能兼容中性、逼真和透明度的,我們目前為止聽過的最佳中頻

p.s:hmmmmm,這擺明是要對號入座.....


可以再觀望的情況:極端看重低頻延伸與凝聚程度的人。而在其他頻段方面,
比較要注意的是,即使T1的高頻是精確的,這耳機有時候仍會有強調、
或者過份強調特定的高頻暫態.....有些人不在意這點,但有些人很在意


p.s:我不了解這個treble transients具體所指,只好照字面翻譯,猜想是在說某些錄音
高頻會飆的情況


評分 (相較於類似價位耳機)

音色平衡:9.5 (HD800:9 / PSK:9.0)

頻段延伸:8.5 (HD800:缺 /PSK:缺)

透明度:9.5 (HD800:9 /PSK:9.5)

動態:9.5 (HD800:8 /PSK:9.0)


舒適度:8.5 (HD800:8 /PSK:9.0)

靈敏度:8.0 (HD800:7 /PSK:9)

物有所值:9.5 (HD800:8 /PSK:9.0)


p.s. .....好吧,我在這裡有點小孩子比來比去的心理 XD



聲音特性


隨著時間過去,我們慢慢發覺T1是目前送評的所有耳機中,最讓人滿意的,
,至少在手上的各個參考耳擴下是如此。

無論如何,T1需要一段時間去落實上述的結論,即使我自身的"滿意"並不真的
能套用到你身上,我想花些時間看看T1哪些地方不錯,至少能幫助瞭解
這耳機是不是你的茶/酒/水

我的經驗是:耳機在頻率響應上的變動通常是重要的,即使那些最高階的耳機亦是如此。
這些差異而且隨著使用時間會更加明顯(需要用各式各樣的唱片來去呈現完整的樣貌)
而且從耳機性格的基本面加以發展

整體而言,T1聽起來有極輕微的暖意,一部分是因為它有著豐富的,但不過份的低頻
也因為是相較於其他高階耳機,T1的人聲稍微往舞台的方向退後

撇開這些不談,T1並沒有特意去強調高頻到讓你覺得"亮"的地步,如果有什麼你應該會
注意到的,那就是相較於其他對手而言,量感較少的高頻下段~中段,量感較少的高頻下段
也對那種無以名之的暖意有所助益

就我們對絕對聲音(接近現場的聲音)概念的註釋加以考量,我會說T1聽起來相當接近
你會在現場聽到的聲音,在這點,T1似乎比往"輕"的方向平衡的K702、W5000,或者是
重低音的D5000更精確。

SRH840s、HD800、Grado PSk和ED8這些耳機雖然不是用類似T1的形式來"平衡",從微觀
的層面來講,他們也希望達成一些成果,類似Beyerdynamic已經達到的

上述(關於各耳機)的評述是基於"整體"高中低頻平衡的判斷,對那些喜歡曲解的人
要特別講清楚

p.s. 老大你在寫什麼我也看不太懂.......

我們也確認了各耳機在頻譜測試圖上所呈現的分歧(特別是200Hz~8Khz的範圍)
這些分歧並不會對導致整體平衡的問題,但是會反映在個別樂器音色的渲染上

沒有音染這件事,通常對"聽起來更像真的"比 對"頻段平衡" 影響更大

而就像你期待的那樣,T1在控制音染的層面上做得相當好,樂器的染色程度相當低,
低於大部分的耳機。之前在評論AKG、SHURE和Ultrasone時,都有提過中頻厚度
的話題,在這點,我認為T1足可以和上述幾隻耳機競爭,而T1在這方面最大的特點
是:它並沒有明顯的突出或凹陷 -- 這些突出與凹陷不斷提醒你實際上聽的是罐頭音樂


沒有耳機是完美的,T1亦不例外。在中性的大前提下,你依然可以從一些地方察覺到
分歧,首先,它稍微強調了低頻上段,可能會蓋掉bass勾弦的細節,舉例而言。

第二點,在中高頻部份似乎有稍微抑制的傾向,使得人聲(特別是女聲)聽起來過於滑順
最後,高頻下段大概有個小突起,可能會使某些暫態凸顯出來


實際的聽感當然比頻率響應更加重要,T1引人殊勝之處就在於以基本平衡的前提下,有著
出綜合了高度透明度與活生感的表現力,是......請相信我,十分難得的成就


活生感需要良好的動態,T1達成了這點,並且保持著餘裕。透明度需要優秀的細微資訊

重放能力,T1再次成功了。此外,因為上述兩個概念並不是全然分立的,所以伴隨著
良好的細微資訊重放能力而來的是優秀的微動態,對音樂細微精妙處的活生感和
像真度也有所幫助


雖然我前面稱讚了T1的活生感,要補充的是T1並不會像某些耳機聽起來那麼有現場感
如果這讓你困惑的話,實際想想那些聽起來"更現場"的耳機,往往最後會讓你察覺那種
現場的熱烈感覺其實一部分是因為一個或多個的音染所導致,而T1做得相當好的地方
就在於聽起來很活生,但是不會讓你覺得不協調或誇張


一想到T1是如何能夠綜合了那麼多優秀的特質,我開始認為T1有著相當低的失真,
這種"失真極低"的感覺體現在整體的滑順與細密紋理特色、樂器聽起來更像是
"一整個的",而不像大多數耳機那樣,是由一個位元一個位元堆砌起來的.....


個別音樂試聽


在Mary Black的 "By The Time It Gets Dark" [By The Time It Gets Dark, Gift
Horse],人聲略為後退(在音像平面的意義上往後),但是清晰。整體的流暢感
(或者沒有顆粒粗糙的感覺)相當相當的好,對清澈的感覺也有所幫助


在Alison Krauss的"Forget About It" [Forget About It, Rounder] ,開頭的電貝斯
低沉而且富空氣感,接下來同歌手的"New Favorite" [Alison Krauss +
Union Station Live, Rounder],鼓皮的質感聽起來相當好,但不是最好的(有點混濁
,似乎在中低頻段有點共振)


在Brandi Carlile的"Caroline" [Give Up The Ghost, Columbia],鈸的亮度比HD800低
但是較乾淨(HD800有點濺開了),T1能夠呈現更多的金屬鈴振感與餘音的閃爍微光
而這部份HD800大部分僅只於"敲擊"

在The Decembrists的"The Tain" [The Tain, Kill Rock],我們可以聽到相當複雜的
混音,但仍呈現出相當優秀的樂器分離度,大鼓的衝擊力有點低,但是小鼓的衝擊力
相當好


對抗性的比較


Beyerdynamic T1聽起來和我們最近評論的高階耳機都不太一樣(主要是HD800、ED8、
W5000、PS1000和702),我猜T1也許有些值得玩味之處,因為它似乎結合了眾家耳機
之長,T1聽起來相當的平衡,就像是Ultrasone和Sennheiser的耳機,聽起來染色極低
,像AKG與Ultrasone的耳機,聽起來相當透明,像ATH和Grado,頻率響應聽起來很寬
幾乎像DENON和Sennheiser一樣。

p.s. 各種意味上都是蠻神奇的評論......


與T1相較之下,其他高階耳機的音染更加明顯,舉例而言,HD800在中高頻的凹陷比T1
更加明顯,而T1在高頻的尖峰比D5000來得更輕微、少侵略性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ED8和SRH840上,這兩個耳機聽起來至少和T1同樣平衡(或者更瘋狂的說
,比T1還要更多一點平衡),但是這兩者沒有任何一隻能提供T1那種透明感,k702也有
著相當優秀的中頻,但是並沒有T1那種透明度和頻寬

因為每個耳機都有它特殊強勢的音樂屬性,這點提醒了我們距離耳機上的"絕對之聲"還有
多遠的距離,舉個具體的例子,各家耳機工程師對"怎樣的聲音"構成會讓我們聽起來是
平直的響應這件事,依然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直接導致到了不同工程師所設計的
不同耳機所套用的不同等化,這樣的情況並不會有結束的一天,就好像是我們在
擴大機設計領域所遇到的一樣,但每次我們寫到這種因為上述分歧,所導致的與現場音樂
的偏差時,往往會有數位讀者很害怕的回應:因為這個天價,這些器材應該是十全十美的!

我猜大部分的事物(就像車子、相機、人際關係、軟體)是"理應"完美的,但是實際上
它們並不完美,耳機亦如是。而即使高階耳機幾乎等於一對入門喇叭的價錢這件事
不算好,該表揚,該稱讚之處還是要說出來。重要的是,對於實際上不可能十全十美
的產品,用家需要自己去決定 在可負擔的價位帶內的耳機需要有哪些特色,才能夠
提供更加貼近真實音樂的經驗


參考配備

在測試的時段,我使用Esoteric DV60為主要訊源,訊號線使用AudioQuest的響尾蛇

電源處理方面,則以一個20安培的專屬電力迴路為中心,接到PS Audio的Power Plant
Premier電源再生中心,電源線使用Shunyata Python

主要的參考耳擴是Grace M902,請注意這耳擴有著相當低的輸出阻抗(1ohm)

當我切換到Beyerdynamic A1時,聲音並沒有改變太多,A1有著100ohm的輸出阻抗
算是定位蠻高階的耳擴了,M902和A1聽起來大體相同這件事證明了T1這種高阻抗耳機
的優勢,因為較高、較平坦的阻抗曲線,聲音不會因為各個耳擴的不同而有著太大變化
而這通常是件好事(我不需要盡可能一而再提"你的聽感可能會有所差異"的話)

但是對那些希望用不同的耳擴去調整耳機走向的人而言,可能會與T1有段苦戰


舒適度/配件


雖然T1的整體舒適度並不算差,但也不算強項,我認為頭帶的隔層有點太薄了,導致
一種正對腦門的壓力,你可以調整頭帶長度去迎合,但是這看起來像是一個非必要的
失誤,耳罩的直徑也有點小,所以你可能會感覺到一些外耳的壓力,在我的經驗中這
不算什麼大事,但也不是一個完美的情況


T1和一個漂亮的金屬箱一起送來,耳機線是三公尺長,一般耳機6.5大頭


小結

T1是一個少見的、難以捉摸的"全才型耳機",每個項目都相當好,其他的耳機可能在
個別項目上更傑出,但是你很難找到整體性能比T1更好的耳機

----------------------------------------------------------------------
本文翻自AVguide Tom Martin寫的HD800評論

http://www.avguide.com/review/playback-22-sennheiser-hd-800-headphones

會打這篇的理由,一是無聊,一是HD800的確是很有趣的,充滿話題的耳機

這樣講吧,不管是身為T1還是PSK的支持者,或多或少都會涉入關於HD800的討論
或者爭議

還是一樣,我很懶,很多段落只會大概抓個意思,不會嚴格忠實地對譯



中性的藝術:Sennheiser HD800

p.s.其實我當下是想翻成"中庸之道"的,考量到中庸這詞也許會讓人起錯誤的聯想
只好割愛了.....



森海賽爾有點像它的德國同胞BMW和BENZ,生產的耳機並不是最通行的,也不是特殊的,
但是它的耳機有著扎實、強固的聲學設計方面基礎。
當這家公司嘗試挑戰最頂級價格帶的耳機時(開價1399美金),也引起了廣泛的注目。


森海賽爾對"所能做出的最好耳機"此挑戰的正面回應就是HD800,這個看起來很普通
的型號名和森海賽爾投入的研發力量並不相應,HD800並不只是"好一點的"HD650
(森海之前的旗艦,也是不少評論者的參考耳機),HD800是對耳機的重新定義。


在HD800上,森海賽爾重新檢討了以往耳機的設計,第一個根本的改變是
耳機單體的尺寸相較於以往明顯大的多,較大的單體能發出失真更少的低頻,不只如此

森海賽爾的目標實際上是放在降低能發出頻段(14hz到44khz -3dB 或6hz到51khz -10dB)
內的所有失真。


第二個主要的革新是單體並不正對耳朵。

因為人耳是透過聲波傳入耳朵時輕微的時間延遲,而有了空間的感覺,
所以森海賽爾斜置了HD800的單體以強化這種(耳機的)空間感。


森海賽爾也致力於透過研發特殊的耳罩材質,與輕量化的堅固塑料外殼以強化舒適度
上述這些都是對"追求極致"的積極嘗試。

概括要點

可以考慮購入的情況:喜歡滑順、中性、清澈不刺激聲音的人,如果你之前擁有過、
並且喜歡森海賽爾之前的高階型號,希望能夠在頻段兩端更多些延伸,
HD800是上上之選。


可以再觀望的情況:

喜歡栩栩如生的聲音、豐厚的低頻段,或者是追求最頂級的透明感的人。


評分(相較於類似價位耳機)

音色平衡:9

透明度:9

動態:8

舒適度:8


靈敏度:7

物有所值:8


p.s. 這裡用詞上遇到了一些問題,我把transparency翻成透明感,意指一種
聲音"沒有隔層紗或隔層窗戶"的感覺,而把Clarity翻成透明度,意指清楚明瞭的程度
先這樣處理,有問題再慢慢討論


聲音特性:

十分肯定森海賽爾一定花了很長的時間盡量取消掉HD800的特定聲音性格
(透過減少音染的手段),也讓我花了一段時間才搞清楚狀況。

像是一開始我以為HD800在低音的平衡上,是屬於"輕"的一邊(實際上是的,
但是沒有當初估計的那麼極端,很不明顯),但是隨著聆聽的時間越來越久,
我發現它的低頻相當優秀,下潛極深,而且有著足夠的包圍感。
同樣的,雖然你不會馬上就有像是某些頂級耳機那樣"麥克風直出"的感覺
但是HD800並不欠缺高頻延伸,而且高頻與中頻有著洽當的平衡。

當各頻段平衡協調到一個地步時,這樣的聲音通常需要花上數個禮拜的時間
才能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當下往往只覺得平淡。這就是HD800的實際情況。

隨著持續的使用,你會越來越察覺到其他耳機的"不對勁",先不論喜歡或討厭,
這些耳機(相較於HD800)就是顯得不對勁。上面講的這些,的確是對HD800的大大稱讚。

p.s.我姑且稱之為這是"HD800症候群" XD


所以HD800有著公認的"中性"頻段平衡,它的"透明度"是透過壓低失真而取得
的真正清楚的聲音,而非透過各種調音讓耳機"聽起來很乾淨"

我們現在談的是"優點",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認為這很好,有人會愛上這些點
,但也會有人無動於衷,下面會再討論這個問題。


HD800的低頻稍微的鬆軟,你不會聽到現場那樣激烈的bass旋律或者大鼓衝擊力
我想一定會有某些人希望低頻更多一些,以彌補耳機先天缺乏的、現場那樣的體感
衝擊力。


我認為HD800比一些頂級耳機更自然、更不"解析",特別是它又有著相當優秀、
極少瑕疵的高頻表現,這真的很棒。HD800在中高頻部份似乎有點小凹陷,
導致動態有點柔化,高頻段延伸極盡,而且比大多數耳機還來得滑順,
以絕對中性的標準而言,HD800的高頻偏暖一些

p.s. 我真的不清楚高頻怎麼去分冷暖.....

此外,在特定一些情況,人聲聽起來有點利,並不是那麼純淨
(有可能是HD800反映了訊源的問題,但我覺得其他耳機應該也會反映這個現象)


相較於其他耳機或者大多數喇叭,HD800似乎把每個樂器更加擴散,我猜這是因為HD800
獨特的聲學處理,這種瀰漫得更開的聲音對一些人是特別有吸引力的,也改善了無可避免
的既有高頻瑕疵

p.s.這邊可能是指這種"擴散的聲音"對一些錄音中的高頻瑕疵比較寬容?


接下來的問題是: HD800有沒有營造出了一個有"音場"的空間感?(森海賽爾宣稱
大多數耳機在這方面是有問題的)

簡單一句話:並沒有,相較於其他傳統耳機,HD800並沒有把樂手/舞台拉得有多"前面"
,而且和一般耳擴搭配的前提下,還是欠缺正常聆聽時聲音左右互饋的感覺。

請不要誤會,HD800在這方面並不會比其他耳機差,事實上我認為它提供了相較於其
他耳機而言,更接近樂器在真實空間中發聲存在感的聲音,而這是很重要的進步。

然而這些樂器還是在你的左右兩邊耳朵響,音場並不像真的(樂手們定位在你的正前方,
往左右兩側延伸開來),跟其他的耳機一樣,HD800的結像既不像真的,也不像喇叭。

上面這些看起來像是"先禮後兵",先敷衍的誇獎兩句,再去重重的批評,然而我的用意
並非如此,上面講得那些主要是希望講清楚HD800這耳機的性格,並且在耳機這個範圍內
,以一個較普遍的中性概念加以審視。大多數耳機有著各式各樣,相當明顯的瑕疵,
而如果我們誠懇地來看HD800這耳機,森海賽爾的確花了很大的功夫去處理這些問題

這使得HD800成為了非常特別的一附耳機,而實際上在描述HD800的性格時,似乎也是在
刻意的去吹毛求疵


因為HD800的缺點實在是相當少,我的同事Alan Sircom在本刊姊妹誌,英國的HiFI+
上評論時,也迷上了HD800,讓HD800和那些開價25000美金喇叭去比較,可以讓你知道
Alan Sircom有多麼愛這支耳機

我蠻喜歡這支這隻耳機的,但還沒有真正愛上它,我相信面對HD800自身的一些缺陷,
能夠再做的恐怕也不多了,然而以我對"耳機"的要求來看,HD800還有一些距離。

我希望耳機能提供另外一種聆聽的體驗,我希望在耳機上聽到那些在喇叭上聽的不是
那麼清楚的東西,這一部分是因為我認為耳機系統作不到傳統喇叭系統能夠作到的
那種"虛擬的真實",而且我希望能從耳機的聆聽中得到一種特定的活生感覺,
來彌補耳機先天上的不足。


一些人認為"活生"就是特定的染色,也許吧?但是稱某個事物是"染色"的同時,也是指
有某個合理的,但是任意的"正確"在。然而我只知道現場音樂是活生的,是逼真的。

至少在我搭配的幾個耳擴下(主要是Luxman P200和PS Audio GCHA),HD800聽起來
並不"活生",這點讓我對HD800的觀感就只停在"喜歡"的一線上。

我也試過用Woo Audio WA22的試作機("管"的成份多於"石"的成份,有著可切換的
輸出阻抗)去推,WA22的確讓HD800的活生感提高了一截,主要是因為讓
中頻色調的對比度更高,而且副作用極小----如果有的話。

上文提到的大部分瑕疵還是在,整體而言變得比較不明顯。這讓我真的真的很
"喜歡"HD800,它是這麼的棒,讓我能很愉快的度過一段很長的時間。


具體音樂聆聽例子


“Cheek to Cheek”,Eva Cassidy那張超級棒的Live at Blues Alley專輯的開頭曲
(Blix Stree發行)能夠讓你明白HD800很多方面的特點,首先是所有的樂器:
從貝斯到鈸,在一個洽當的平衡下被很好的重現了(很多耳機作不到這點),
二、透過麥克風,Eva Cassidy的嗓音有些非常微弱的氣音,HD800讓人信服的重現了
這點,這是好事,因為按照以前聆聽這張CD的經驗,這種氣音是錄音中本來就有的

一些把人聲邊緣柔化太多的耳機會讓錄音大部分的細節聽起來單調而模糊,
反而言之,一些過於銳化EVE聲音的耳機,會讓大多數的爛錄音都無法入耳
所幸HD800在這點上拿捏到了一個"正好"的平衡點

HD800在“Cheek to Cheek”這首歌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略為瀰漫開來的聲音

使得整首曲子的節奏不會過於僵化,你仍能把任何事物都聽得清清楚楚。
當演奏進入高潮時,雖然節奏速度感覺有所保留,樂器周遭仍有股相當好的氛圍感。

舒適度/配件

沒有兩個人的頭型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你的體驗可能會有所差異。
我喜歡耳罩式耳機,而我認為HD800是耳罩式耳機中特別舒適的,能長期配戴

alcantara材質的耳罩相當的棒,側壓有點高,但是因為耳罩實在相當大,使得壓力被
很好地分散了。


小結


一個相當優秀的耳機,HD800將會吸引那些追求足夠滑順、平衡,又不犧牲透明度的
聲音的人

Sennheiser HD 800: Another View,
http://www.avguide.com/forums/sennheiser-hd-800-another-view

此評論再加筆的版本,可以在討論區找到(感謝這裡的一些討論)


p.s. 在上文連結中,Tom Martin直接把本篇評論的草稿刊出來,補充了一些
本文沒提到的細節,但是我已經沒力氣了....


另外的評論和意見可以在Ask It: Sennheiser HD 800
http://www.avguide.com/forums/ask-it-sennheiser-hd-800-controversy

找到


------------------------------------------------------------------------

同系列第三彈,就不多交待"免責聲明"(笑)了



穠纖合度的旗艦:Grado PS1000 評論

最近我為Playback線上雜誌評論了Grado SR325is,並且認為這是相當好的耳機。
而Grado將他家最頂級的耳機PS1000送評時,我不由得興奮了起來。

一想到Grado在300美元價位帶的傑出表現,我很好奇以五倍的價錢為前提,
他們能夠提供怎麼樣的表現。

就像Grado的其他耳機,PS1000是個開放式耳機,所以並不適合在飛機上或者辦公室使用
然而一些人也堅持開放式耳機的聲音更加自然。

p.s. 這裡好像有個曾經把M1帶上自強號聽的勇者.....(掩面)


在技術上而言,PS1000看起來相當單純。這種樸實的器材大多也有著讓人信服的準確性

Grado在單體的外殼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由裡面一塊桃心木殼和外面一塊硬質鋁材外框
結合而成。稱其為"外框"實際上並不洽當,因為這"塊"金屬已經和冰雹差不多大小了

而Grado也宣稱他們仔細的調校過單體背後空氣腔的形狀,以把暫態失真降到最低,
我們稍後會再談到這點。最後,PS1000用了新型的、純度極高的銅材在音圈和耳機線上。

現在我們有了一個由一家實用至上的廠商所製造的耳機,外表樸實,價錢卻是頂級水準

這樣的耳機相較於森海、超爽那些最高階的耳機,甚至是Grado自家的耳機而言如何,
下文分曉。


概括要點

可以考慮購入的情況:你想要一副有著優秀透明感和音調平衡的耳機,而不要有
那些強調透明感的耳機常見的發衝發利的毛病。

可以再考量的情況:絕對的動態衝擊力是首要考量的人,或者使用耳機的環境有著
隔音的需求

p.s. Macro-dynamics slam, 本來要翻成氣勢,想想還是算了.....



評分(相較於類似價位耳機)


音調平衡:9

通透程度:9.5

動態:9.0

舒適度/配戴感:9.0

靈敏度:9

物有所值:9.0



聲音性格

讓我們先來討論那些讓PS1000真正能夠和那些最好的耳機互相競爭的要素,因為這真的
是一隻非常好的耳機。它並不完美(又有哪隻耳機是完美的?),而本文也會有所批評。
所以我希望確定讀者能先瞭解Grado作到了什麼,而這的確讓人印象深刻。

大部分耳機的高頻是軟肋,如果你看過那些特定的人耳等化曲線的話
(那些在聽覺心理學上"很平坦"、"很平衡"、"很精確"的曲線),你會發現它實際上
並不平直,而且在高頻段有著相當劇烈的起伏,雖然我並不是耳機設計師,但我猜
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容易去貼近或符合那些等化曲線,而我也認為那些等化曲線實際上
是過時的、並不是那麼"對"。不談那些具體的測量結果,以一個音響評論者的立場來看
,我可以說幾乎沒有幾個耳機能真正的去符合那些等化曲線。

Grado PS1000的高頻段是我目前聽過最"對"的,意思是


首先.高頻段聽起來很平衡,PS1000有著和中頻段銜接一致的高頻(以現場為基準)
這很好,不過這是我對高頻段要求中最容易作到的一點。


接下來.最好的高頻在整個頻段都要相當地均勻一致,大部分耳機就是這裡出了毛病
不是太多就是太少,不是突出就是凹陷。可能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察覺到這點,因為一些
單體的共振頻段實際上很窄,大部分的音樂都可能都沒有這段(或者是在混音過程中
丟失了),好吧,各位看官,我要說PS1000在這點上問題比較少,
相對於我聽過的其他耳機而言。在各種唱片的檢驗下,高頻段很乾淨,各種樂器
音質上的表現也過關,意思是:各種高音域樂器聽起來就像它本來是的那樣,
上面那些聽起來簡單,實際不然。

最後,高頻段應該要清楚,動態良好,PS1000在這點也過關了,發出了失真相當低的高頻。
你大概會馬上注意到PS1000那個非常棒的樂器分離度,無沙無塵,乾乾淨淨。

相對動態也相當得好,能夠毫不費力聽清楚樂器與人聲的餘音。

要特別提的一點是:大部分不是最先進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可能會有高頻方面的毛病,
主要是暫態。我不確定PS1000在這方面的容許度為何,是否會因而發出那種
"亮成一團"的頻段,也不明白為何這些DAC就像跟少數耳機犯衝一樣,但是建議你最好
事先確認一下這點,你可能會因為這些DAC而對PS1000的高頻有著截然相反的評價。

PS1000在高頻的優點也能套用在中頻段上,樂器分離度和音質也是相當好。一個指標是
你幾乎察覺不出中頻和高頻有任何的不連續感。雖然大部分耳機只是一個全音域單體,
沒有分音器之類的東西,但是這並無助他們在各頻段表現的不一致,PS1000則否。



當談到絕對動態時,我們實際上也正在討論PS1000表現很好,但不是最好的那一面。
PS1000在表現管弦樂齊奏和電吉他時完全不會有混亂之感,但是這種保守的呈現手法
一方面也使得它不是那麼能夠捕捉到真實樂器該有的衝擊力,我用過兩台很喜歡的耳擴
去推PS1000,發現純管機的Woo Audio WA22表現遠勝另外一台,因為它拉開了更多一點
的動態範圍,優秀的器材對這點有很大的影響。


承上,我認為從中頻到低頻的過渡,以及低頻段的表現是PS1000的弱點,如果不是主因
至少也有部份原因是因為我認為它在絕對動態方面的表現不是那麼的完美。Grado
為PS1000營造出一種略偏暖的低音平衡,與其說精確,不如說富於音樂性。

低音樂器的臨場感、存在感和交融感聽起來都是對的,但是低頻聽起來有點拖,就好像是
這個區域有一些共振在,或者是低頻上段有某個凹陷,如果你很在意低頻段的細節,那
PS1000可能不合你的胃口。



最後,如果讀過以前的評論就會瞭解,耳機整體的活生感是我的首要考量之一,
那是一種耳機如何讓音樂聽起來更有張力、更逼真的能力。

得益於它優秀的相對動態與條理分明的梳理細節能力,PS1000這方面表現相當好。
它並沒有像一些耳機那樣龐大的衝擊力或緊湊的靈敏聲音,所以並不像一些對手
那樣"爽",不過PS1000的透明感營造了一種對大多數人而言,能真正抓住音樂神髓
的真實感。




具體音樂試聽


Alison Krauss and Union Station的曲子"Stay"中,Alison的聲音是相當亮的,有時
會導致某些耳機出現尖銳的唇齒聲問題,但是PS1000在這裡讓人佩服的清澈純淨。


至於PS1000的樂器分離度優勢,用Rodrigo Y Gabriela版的Stairway to Heaven最能表現
在慢速的前奏之後,有許多速度飛快的木吉他合奏,每根弦你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


PS1000在這首曲子的表現優秀得讓我忍不住又重複聽了一遍


Forget About it專輯中的曲子"Maybe"有個大鼓,力道是驚人的強和明確,至少能達到
耳機能作到的極限(當然受限於耳機的性能,作不到絕對程度的那種體感衝擊力),


一些耳機能作到像是在一個大廳中敲擊大鼓的感覺,然而Grado並沒有把鼓聲傳播的感覺
處理的十分好,而下潛和力道離真實情況都還有段距離。


在The White Stripes 樂團的同名專輯中的"Icky Thump"
響鼓和低音提琴的組合聽起來衰減有點過,導致聽起來是"敲" 多過於"打"
不是針對Grado,但是Jack White實際上是在"打",甚至是在"搥"

對抗性的比較

Sennheiser HD 800作為最明顯的正面競爭對手,PS1000和HD800有些決定性的不同點


HD800在中高頻段較為精確,而PS1000在中低頻段的形體感似乎是比較自然的

HD800稍亮於PS1000,差異很小

PS1000有著比現場,或者略為緊縮的HD800更為豐富的低頻中段

HD800的低頻下潛更深

PS1000有著更滑順,更多細節的高頻

PS1000有著稍微柔化,或者阻尼更重的聲音,對爛錄音也更為寬容(實際上這是
兩個耳機共同的強項)


舒適度/配件



PS1000的耳罩超大,夾力很輕,雖然很重,但我認為就算長時間使用也很舒服
使用很長的時間可能會加重這種沈重的感覺,如果你的頭動來動去,那個重量也可能
使PS1000戴起來不是那麼穩

PS1000的耳機線長一米,標準耳機端子,附延長線



小結

Grado PS1000是個平衡十分良好的耳機,能抓住音樂的細節和微妙之處。


文末附註:原始評論刊行順序為HD800 > PS1000 > T1

星期五, 3月 19, 2010

装甲悪鬼村正小感 (劇情有)

坦白講N+幾個新作情報流出時,最不看好的就是本作品

當初刃鳴散らす留下的......嗯,與其說是負面,不如說是微妙的印象讓我有點擔心

好在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奈良原還是有兩把刷子在

畢竟是十週年紀念作,音樂、CG、劇情都是一級品,要挑的話就是系統的速度有點慢....


本作一開始就打著 "這不是英雄的故事"的招牌:這句宣傳詞基本上算是有點取巧

畢竟"ヒーロー"與 "ヒロイン"除了英雄的意味在,一個重要的含意正是戲劇的主角

從這層面來講,這句宣傳詞其實跟唐吉柯德的意思差不多,反騎士的騎士小說

反英雄的英雄譚


奈良原很習慣透過一連串的質問與爭辯,讓主題/問題很尖銳、矛盾地凸顯出來

這樣的效果真得很棒,但是也把讀者逼得很緊,這種緊張的程度而言算是一流水準

(業界比) (笑),因為劇情演出夠厚重,所以能夠避免這過程流於空洞、形式化的講道理,可是無疑的心理壓力也很大,可能這也是腳本的用意之一,透過演出讓讀者與主角產生一定程度的共感或者罪惡感,然後落實本作的主題意識,並說服讀者去接受這個前提

"惡鬼",這詞我想比起所謂的"善惡相殺"更來得簡單直捷些



人性論、或者正義論等等算是很古老的議題,而善惡相殺與其說是主題,不如說是

推動故事前進的遊戲規則也不一定,說穿了不稀奇,但是包裝的很好

能接受這個遊戲規則,讀者才有可能對本作的各種主張產生共鳴,我想這也是評價

兩極化的原因所在,然而稍微思考一下,這其實是一種蓄意營造的二元論,

目的不在於證明什麼真理,而在於限制住讀者的眼光或思考範圍,算是很狡猾的手段

也不一定,從小說(Fiction)的立場上看倒是相當程度的正當性在,但是要拿來當作

一種主義或主張就是搞錯方向了,不過我想正常有思考力的成年人應該都能意識到這點 XD

整個故事的布局/架構是呼應、對稱,甚至可以說是嚴密的鏡像結構

我沒有玩完スマガ,不清楚下倉是怎麼安排的,不過上一個給我類似感覺的作品

正是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當然布局嚴密的程度有段差距,不過這種類似性還蠻妙

的,而奈良原的筆力也夠支撐住這麼龐大的結構,不過魔王篇還是難免鬆散一點,

超展開了,這算是我吹毛求疵也不一定,畢竟在這不算大的業界之中,能夠架構出這樣龐大嚴密的布局已經算是驚人了,拿很多成名已久的老寫手都做不到的事去要求,

實在是說不太過去 XD


角色方面,一条/香奈枝組的描寫算是跟茶々丸/村正 四六波

蠻平衡的,倒是湊斗光這角色的魅力不太夠.....很可惜的,其心路歷程的發展描寫

不太夠,讀者投入的感情也不太深,不過這倒是非戰之罪,畢竟要保持一點神秘感

其實腳本提供的橋段/伏線都很足夠去推出她怎麼想了,只是隱隱晦晦的,需要細讀
maaa.....可惜了壞嬌這種難得的屬性 XD

我個人的角色魅力排名是 村正 > 一条 > 茶々丸 > 香奈枝,香奈枝很遺憾的因為怪鳥叫掉了不少分數 (爆) ,不過以結局餘韻來排名,倒是 一条 > 香奈枝 > 村正 > 茶々丸

茶々丸的結局....OMAKE意味濃厚,可惜了


下面稍微聊聊各角色

湊斗景明:改良版的伊烏義阿,很意外的是個紳士....和性交惡鬼 XD

少數非常有存在感的男主角,讀者得忍受他非常自虐的思考很久,特別是香奈枝後段

已經進化成女王大人的奴隸了 (誤) 惡鬼篇初期那描寫...要說死小孩也不是,

就是個長谷川泰三,Madao你跑錯作品了吧? 比起邪惡宣言,紳士發言更熱血也不一定 XD


村正:沒想到我也有萌上攻殼車的一天 (誤) ,前期雖然都是蜘蛛型態,不過一路過來

始終身為男主角支柱的立場來看,太早正式出場的確很容易把其他角色的魅力都搶光

雖然是人外,不過算是本作最像正常人的女性角色... XD

正常不是不好的意思,而是本作中難得看見的珍貴屬性 (拭淚)


綾弥一条:正義狂人,壞掉女角色一號,與其說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不如說是

天真、涉世未深也不一定,被公主抱之後就陷落了,畢竟是小女孩嘛 (桀桀)

結局很意外的有味道,犧牲紳士一名、劍冑一機,換取少女的成長

真是再浪漫也不過的交易


大鳥香奈枝:怪鳥叫痴女 (誤) 人面獸心 (正),壞掉女角色二號,不曉得是不是

因為一些描寫的安排,前中期對男主角的憎恨印象沒有和痴女形象抗衡....

算是身為搞笑主力的宿命嗎?後期進入專屬路線就好不少了

擁有本作中最羅曼蒂克的結局,為角色魅力補回不少分數,雖然還是墊底......

茶々丸:擁有眾多非常具攻擊力的屬性,先天優良的角色,可惜劇情

定位接近OMAKE程度,除了側面描寫與簡單的自述外就沒了


湊斗光:照理講應該是與村正對應,類似上月由良(カルタグラ)的影之女主角格

很可惜的因為"善惡相殺"的遊戲規則,實際上感情起伏的描寫並不太強烈

與村正對峙時,大部分的發言都像腦袋螺絲鬆掉一樣,只會讓讀者覺得有點電波

得自行拼湊出為什麼她那麼執著於景明的理由


雪車町一蔵:本作少見的正常人之二,以D&D系統來劃分,大概就是邪惡中立屬性

反正配音的大家都知道是誰了,最後有這樣的展開也還不太意外,和男主角

其實是很類似的存在,"邪惡宣言"首次出現正是在與其對決的場景

不同的是他選擇作平庸的惡人,最後場景其實已經可以稱之為"不是英雄的英雄"了

景明則選擇了成為惡鬼 ---不配稱英雄的英雄


總評

村正其實是初看很不N+,實際上很N+的作品,更難得可貴的是和以往相比

本作在角色描寫、相關議題的深入程度與總體完成度都大大地跨出了一步

我不太喜歡用什麼神作或名作來區分遊戲的品格

不過這的確是近年少見的經典作品

希望N+在下一個十年,甚至下下一個十年,都能夠繼續做出這樣的好遊戲
--

------------------


※ 引述《jsjeng (ⅰぉ、主攴名攴為廴)》之銘言:
> ※ 引述《dont ()》之銘言:
> 43^^
> > 雪車町一蔵:本作少見的正常人之二,以D&D系統來劃分,大概就是邪惡中立
> > 屬性
> > 反正配音的大家都知道是誰了,最後有這樣的展開也還不太意外,和男主角
> > 其實是很類似的存在,"邪惡宣言"首次出現正是在與其對決的場景
> > 不同的是他選擇作平庸的惡人,最後場景其實已經可以稱之為"不是英雄的英
> > 雄"了
> > 景明則選擇了成為惡鬼 ---不配稱英雄的英雄
> 其實在了解整個魔王篇講解善惡相殺的意義後 就不會覺得他這樣做是惡鬼
> 會這樣想的人 是沒辦法接受"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善與惡"
> 畢竟一切都是相對的

正想說是不是討論熱潮過了,怎麼都沒人回呢 (苦笑)

如果認為"一切都是相對的",我覺得那正是中了作者的陷阱

作者真正想講的是 "我相信我自己的邪惡",這個邪惡宣言,這件事

雪車町最後也說了:景明已經成為了跟他一樣普通的"惡人"

從善惡相殺這戒律以降展開的一連串討論算是一種障眼法

回憶中,村正三世就已經懷疑了這個信條,但是戒律關係到劍冑的鑄造法,

要改變的話得從頭再來,她不可能捨棄掉這個戒律,只好概括承受

所以惡鬼篇中村正會內疚也是這個原因


而景明從頭到尾掙扎的是究竟要不要正視自己的邪惡/愛 這件事,就算善惡相殺

這種很粗淺的道德相對主義是真理好了,執行者究竟是善還是惡,是無辜者還是罪人?

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了 XD 不過 "即使如此",他也依然要貫徹自己的"惡鬼"之道



> 聖經太5:45~47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你們若單
> 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麼。
>
> 所以唯有創造真理的造物主才可以喊說祂那裡有正義(因為神是絕對的咩)XD
>
> 不過整個作品中所傳達善惡相殺的意義
> 只有平等的生殺予奪
> 卻沒有平等的補償
> 這樣的愛是不夠完整的


奈良原這傢伙有點麻煩的一點是:他不喜歡讓讀者看出自身內心真正的想法

從遊戲中的情調來看,他看起來像個政治上的大右派,但是深入玩味一些見解與批評

才發覺這傢伙實際上是偏左的,充滿懷疑和批判的

神、或者無限的愛等等概念事實上也是站在被懷疑的立場上

所以景明到最後相信的只有自己的邪惡 這件事本身

存在主義?.......可能有沾到邊吧

痕2009年版..(劇情有)

其實我自己也不太曉得要怎麼下標題.....姑且先當做閒聊好了


「痕」這遊戲對當初還很青澀的我,震撼不可謂不深

現在來看是一些很老梗的元素,當初來看是非常新鮮的

不太想用「YY」這種負面取向的詞,但是壓抑的鬼之力啊,心之檻啊

這類元素的確很能側面抒發一般人日常累積的壓力

與兇手的共感或犯案的擬似體驗,或者乾脆的說偵探小說中會出現的人稱誤導敘述陷阱

在當時的確很新鮮.....這種手法影響了後來不少傳奇系遊戲

除去了這些現在看來已經不太新奇的要素,痕這遊戲還是非常的吸引我,為什麼呢?


我想是因為很日常,很有生活感的描寫吧──柏木四姐妹不止是被動地等待被攻略

的「女主角」,還是切切實實一同生活、各自有各自的思緒與苦惱的女孩們

──我想這也就是遊戲標題「痕」的意義所在,也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09年版新增了一條路線,對原有的劇情也做了不少處補充,但是不知道為何我覺得

反而不是很滿意:有「必要」講得那麼詳細嗎?為了貫徹全「SF」的設定
(原作的「SF」我想是比較偏向すこし・不思議的意義)

但是有些點我還是要提出來誇獎一下,原有的劇情部份幾乎都被認真的潤色了一遍

我感覺到腳本的「愛」了



那些09年追加的橋段很有うたわれるもの的風格,我不清楚菅宗光是否有參與其中

至於新增的路線.....我必須說很有現今Leaf的風格,但那跟老Leaf已經完全是兩回事了

情感上不能認同


其他細項應該沒什麼可以提的,原畫很棒,有保留水無月當初人設的神韻,跟那個

2002年出的偽物(我知道原畫還是水無月,但是.....唉)完全不能比,可惜一些小地方

的線條還是不太穩定,配音也不錯,只是對我這個當初腦內自行配音的人,多

多少少還是跟原本的印象有出入 XD

音樂......坦白講我個人覺得沒進步,效果器用得有點兇,變得更偏電子風一些,

不如之前出的OST單純好聽,不過這算我吹毛求庛


雖然是重制版,不過整體而言算是很值得玩的遊戲,不管是對已經玩過的老玩家

或是第一次接觸的新玩家


設定不太複雜、文筆簡潔帶感情、劇情緊湊,不拖戲不灑狗血

有更有一種奇異的力道與衝擊性


我們已經失去了這種風格的電子小說多久了?.......還是該說成也to heart

敗也to heart?看看雫的開頭,也許現在只能在同人遊戲中找到這種充滿訴求

的橋段吧?我不否認這是一種「去他X的宅經濟」的小眾情節.....

現代的LVNS發展已經很龐大了,需要承載的東西也多了,讀者的口味也被養大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比起傳遞某些意念,能不能有商業上的價值才是首要的考量,

更萌的人設、更嗲更媚的配音,更充滿話題性的劇情轉折...包裝變多了,但是內容物呢?


我想自己是時候停筆了,讓這篇文章完結吧。

殻ノ少女 (劇情有

這遊戲很難評論,也因此讓我遲遲下不了筆

我不太喜歡寫劇情介紹,所以直接切入正題

先從題材的處理討論吧?本作最爭議的一點就是和魍魎之匣整體發想的神似

結束遊戲之後,又重新把魍魎之匣翻了一遍

──與其說是"抄襲"或"致敬",不如說是"改寫"或"翻案"

這種創作論並不新鮮,可以說是最古老的幾種方法之一

縱使無疑的會背負道德上的疑慮,但客觀來講,的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改寫、重新組合既有的發想

用中國詩學的術語來說就叫"奪胎換骨",崔顥的黃鶴樓和李白的鳳凰台就是一例

日本早期的小說發展(不只推理小說)也有類似的現象,用的是"翻案"這詞,的確
很微妙的傳達出意思

要說"魍魎之匣"和本作在創作元素的相似度,恐怕一時之間也說不完,也不是本文
的重點

──重點在於兩者創作意念上是否有差異

答案是有,從「匣」換成了「殻」就是最關鍵的差異

在魍魎之匣中,「匣」本身就是存在的意義,「匣」中只是陰暗與虛空

或者用京極夏彥的話:「魍魎」

而「殻」不然,縱然是陰慘的「シエオルの殻」,裡面也絕對不只是鮮血

我想這就是兩者意念上根本的差異,當然無可避免的會導致非議

(題外話,目前看了三部京極堂系列的作品,還是覺得第一作寫得最好
後來都有點陰慘/賣弄炫學了)

回到主題的討論,這種方法論最常見的一個毛病就是駁雜的拼湊而導致生硬的印象

我想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羅森創作的「風姿物語」以下的一系列奇幻/玄幻作品

用了很多元素──但是從熟知這些ネタ的人看來,只覺得很彆扭生硬

殻の少女可以說幾乎沒有這種痕跡,然而最大的一個,也是個人認為處理的最不好的一個

:最後女主角因意外而切除四肢的橋段

這橋段可以說是無論「匣」或「殻」,都必須共同承擔的原罪,沒有了這個"盒中美人"

的元素,恐怕接下來的劇情無法成立和推演下去,不,毋寧是說作者太貪心所導致的後果

為了保持各事件的嚴密銜接和與主題的契合,反而使這個關鍵橋段顯得過於突兀刻意

──或者說這種"不自然"感是上述方法論最大的缺陷之一


這也是我個人沒辦法給到"神作"認定,只認定為秀作的原因

不得不說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畢竟自己很久沒遇過完成度這麼高的作品了

總有些私心想給高一點的評價

的確,本作的完成度的確很高,恐怕是同社作品中完成度最高的,特別是接在

虛到讓自己放棄寫評論的PP後面,意義更是不同

只是沿著上述的不自然發展之後,編劇再怎麼努力,也只是"補救"而已

魍魎之匣和本作最大的不同點也在這:京極夏彥主要是透過楠本賴子的角度來寫

「柚木加菜子」,讀者並沒有對「柚木加菜子」的存在投入太多感情

所以被切除四肢云云的描述,並不會有太排斥的感覺,反而覺得

四肢被切斷,裝在匣中的美少女有種獵奇的趣味

然而本作不同,之前遊戲玩家已經對「朽木冬子」投入感情了,天外飛來一筆

終究讓人無法接受,這一點也不合理,不是個性或環境造成的悲劇,只是編劇的獨斷

(對,我就是在刺麻枝病)

舉個對照例子,カラタグラ中的由良的悲劇──依她的個性,無論如何也不能

接受和菜的憐憫,所以這悲劇是「合理」的發展

用個不洽當的比喻來說明:冬子還沒來得及用自己的意志對抗什麼,就被命運的砂石車

輾過去了,讀者能做的只有接受這個發展,繼續看下去

(什麼?有人在抗議"goal"算是觀鈴意志對抗命運的呈現不是? 麻枝的問題比較複雜

也比較多,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回到主題,作者也做出了具體的補救措施

比如透子吸毒的描述,而的確可能誤會了冬子的藥是毒品,

所以因嫉妒而報復(透子應該不知道那是藥,我可能得找找試玩版來確認一下)

這解釋我還可以接受,只是有點牽強了

(關於透子的描述,也是本作一個重要的部分,然而處理的不能算好

很大程度沿用了「魍魎之匣」的描寫,水原透子的形象也未能超越「楠本賴子」

可惜,畢竟費了不少筆墨,卻始終比不過冬子的形象生動)


另一個爭議點是關於「殻の少女」的處理,從隱諱的描述中可以知道

心爾可能把作為冬子遺骸的「殻の少女」轉送給別人

我一直無法理解這裏編劇的用意,是否在悲觀的暗示偏執不會完全消失

只會不斷轉移?感覺很差,也跟之後「瑠璃の鳥」的鋪陳略顯衝突

心爾入水那邊的鋪陳反而比較好

──畢竟在那種狀態下,的確很難避免女主角的死亡,然而卻一定要用這麼陰慘的處理嗎?


或許我自己也太執著於「殻の少女」本身了

與月島織姬成立シスマ的理由相應,少女們都追求著「自由」,追求著真正的自我

身世如何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她、愛她的人們

可惜這邊鋪陳實在太少,也導致後面結局力道不足

不過順著這思路下去,大概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吧?

──冬子就是冬子,不會是別的什麼,也不會是那慢慢腐敗的「殻の少女」

她永遠自由的活在眾人的心中,是破「殻」而出的「瑠璃の鳥」,

為了鋪陳的一致而產生的不諧調感在此巧妙的被深化了,
也是本作與「魍魎之匣」最大的不同

──最後身為讀者的我已經不再憤怒,內心只有悲傷或感傷,與隨之而生的輕鬆感

的確最後什麼都沒解決,然而解決這些似乎也不再是一切了,好好活下去比較要緊

只是這種結尾方式也微妙的呼應了本作面對「魍魎之匣」所遇到的困境

── 就是對「匣中の娘」題材的偏執,才有了本作「殻の少女」的誕生

間宮心像的自白或許正是作者的自白

CHAOS;HEAD

可能我的看法比較怪 XD

benay君說的那個"梨深要殺害主角場景其實是妄想的產物"的論點

應該是指我前面提的那些

"為了救將軍,所以要殺主角"這理由的確很具合法性,然而沒什麼合理性

至少我在解讀這個貫串頭尾的關鍵場景中,找不出什麼較為一致或強烈的"動機"

可能是自己較為獨特的堅持,比起背景設定的精密與否,我更重視心態轉折的描寫

是否"合理"或"合於人情",因為要挑背景設定的毛病其實是挑不完的,也不有趣

首先將軍 > 梨深 > 主角 的關係其實蠻詭異的,我想了想,有點伊底帕斯情結的味道在

不管是主角中期以後對梨深的依賴與執著;還是最後談話時,對正牌將軍的劣等感

畫龍點睛的是梨深的自敘:怎麼喜歡上廢人主角的心理描寫很有趣,

玩味其內容,其實充滿了母性愛 "因為太廢了,不能拋下他不管" XD

整體呈現出一種很諷刺的結構,對於所謂的二次元症候群患者來說
(我自己先舉手好了)

如果銀幕前的玩家太過把自己帶入西條拓己的角度 (偏偏這又是編劇所想要的)

那麼實際上還是脫離不了星來CHAN好萌好萌的脫軌心理狀態(星來 > 梨深而已)


而這種脫軌心理狀態的本質其實正是"妄想",不是妄想之為現象,
之為意識活動的角度,而是妄想之為一種理念

──不,也許所謂的理念正是妄想的一種形式


好了,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個場景,A路線對梨深的動機描寫其實有點沒頭沒腦

"不行,還是下不了手",最後又來個繼承將軍記憶的御都合主義描寫

B路線反而很明快的交代了動機:幫主角從痛苦中解脫

當然可以用平行世界、多重結局的理由來交代這種描寫的不一致或斷裂

然而我不喜歡這種解釋觀點 (阿,所以這篇文章背後的動機其實是很任性的 XD)
美少女遊戲中,作為妄想而存在的代表性腳色,以我自己的玩過的遊戲來講

就是水月中出現的琴乃宮雪.....很巧合的又是一個母性愛滿滿的腳色
(這種巧合令人毛骨聳然,雪正是水月中的各女角人氣最高的....)

以妄想來逃避、虛偽的幸福云云我想這些就不用交代了,這論題太沉重

畢竟我玩遊戲只是想逃避現實

然則以此為出發點,梨深之為梨深,或多或少也有之為"西條拓己理想中的梨深"的成分

(岔題討論一下設定,或者這麼說吧,這位宅男之所以為神,正是因為他處於無限視線
中"不可知,但可能有"的交集點,也因此了取得決定這無線視線的可能性,跟
塵骸主角那種魔力中心的身分,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塵骸的包裝是奇幻背景)


憑印象引述一個網友的簽名檔,
(不熟,如有造成不愉快,我先道歉,如果希望修改的話,也請來信)

"我可是無視當事人的主體意識,以倫軟的方法來追女朋友的男人呢"

看起來很好笑,然而我想這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也因此我說梨深要殺主角這件事,也可能是主角妄想的產物之一

因為主角的存在本身就是"妄想",就是"神業",所以他是"神"

所以他怎麼妄想,就決定了整個故事的走向

所以銀幕前的玩家怎麼決定他怎麼妄想,就決定了整個故事呈現意義的可能性

當然,這是讀者很流氓的自我辯駁 XD

回到關於這件事的討論上,如果說要討論作者的本意為何

我想關鍵就在那個繼承將軍記憶的鋪陳

最後決戰那個一連串選項的意義我想有玩通遊戲的應該都能了解

那這是作者希望讀者對整個故事能有的正確認知,並賦予隱而未顯的賞罰原則

選對了就讓你進好結局──完整的結局

選錯了就讓你進壞結局──不完整的結局

有一個選項我不太能夠諒解,就是那個背景圖是將軍,而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的選項,用直覺選的話,我會選"否",然而正確答案是"是"

(從較為後設的觀點來看,或說從創作的層面來看這點"設計"可能隱含的價值取向
是這樣的:作者的妄想還是作者的妄想,作者的創作還是作者的創作
妄想或創作並不應該脫離脫離作者的原始意圖,雖然容許一定程度的模糊性
這種關係變成了一種血緣性的譬喻)

西條拓己終究還是繼承了將軍的記憶,順便連妹妹和戀人一起繼承了

因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可以說是否認清這點,才是能不能good end的前提

梨深為何要殺了主角這個問題,我想可以解讀成主角希不希望他被梨深殺了

或者說:主角承不承認自己的存在,有沒有完全認清自己的存在其實不是

只有自己一個人的事,這也是我會說有點HEAVEN'S FEEL風格的原因

隨隨便便的死去或犧牲只是一種任性而自戀的行為

面對既成的(繼承的)情境,不能逃避到妄想中,那只會在妄想中死亡

也因此CHAOS;HEAD看似很不健康的外表下,其實有個很積極的面向在
寫的很散亂,簡單總結一下好了

1.從較為後設的層面來看,作者希望能在既定的意圖下引導玩家

(廢話)

2.作者的立場是不負責任的妄想終該回歸現實

3.對這個場景該如何解讀的問題上,我想可以視為作者意圖最直接的展現

然而或多或少也讓讀者發覺了不一致的情形,或者說還是可以看出一些

刻意的痕跡吧

4.如果要對整個場景有一個解釋,我的解釋是

"梨深要殺害主角場景其實是妄想的產物"

而為什麼會如此,是因為主角沒有充分的認清自己的存在這件事與其他人的關聯

或者這麼說,困於自己的妄想中,在自己的英雄主義式的妄想引導下自滅

當然也可以說這個A /AA結局的分歧其實蠻莫名其妙的
為什麼前面一串選錯了,後面梨深就變得比較狠心,下得了手了

其實找不太到關聯

谷津HA1簡評

不知不覺間,這台耳擴也已經使用了一年了
我想是時候該做些簡單的歸納


1.雖然HA1的一個特徵是汎用性夠,但我認為真正驅動的最好的還是高阻耳機(低偏流設定)
低阻耳機(高偏流設定)....不知道是因為散熱,還是因為電源上的限制,感覺不如
前者揮灑自如

2.在電源雜訊、干擾的屏蔽上和散熱上還有進步的空間,雖然已經用了分體電源
但是我覺得HA1對於雜訊的抵抗力並沒有預期的強

3.音質的純淨細膩是強項,但是驅動力其實沒有原先想像的那麼猛,或者強悍
要說的話,我覺得餘裕度反而不是很夠,低頻過重、聲音過於緊張逼人正是
"推不太動"的徵兆

的確HA1能夠像挖土機一樣推出很豐厚的低頻量感,但是下潛和控制力都還有待檢驗
需要用家自己去琢磨各項設定


4.我知道上面的描述是有點違反一般人的印象,一言以蔽之,HA1給我的感覺就是
"量夠,但是限制多多,不太穩定的,未定形的驅動力"

很容易被干擾,很容易熱爆走,很容易過衝(rush)

換言之,有一點技量要求在,我猜HA1的線路體質不錯,可惜零件品質或多或少有所妥協


5.回到音質上,大概是低偏流設定線路工作的比較輕鬆的緣故,我比較喜歡
低偏流設定下990的表現,兼具色彩感、透明感、速度和厚度,高偏流設定下,或多或少
犧牲了那種可貴的透明感

6.可以看出HA1是充滿設計者想法與熱情的作品,但是以作為一個商品的
完成度/穩定度而言,還有進步,琢磨的空間

然而以HA1的價位而言.....實在是不能夠再挑剔了,很難得的物超所值
能發出超越自身價位帶音質水準的產品

歐陸系耳機的設計思維2

以下是在某地的回文....順手在這裡發一份


先談AKG吧,以K601 /K701為例,自從被Harman/Kardon集團收購之後
集團內各品牌互相支援,無形中也強化了AKG的設計實力

很多人看不起K701,認為K701是AKG的倒退,我反而不那麼認為
AKG的工程師是很有良心的,想要在有限的預算內打造出一隻cost down版的K1000

K1000的強項是什麼,八成的人恐怕都會說是音場
但是再繼續問下去"音場好" 究竟是怎樣的好法,恐怕一堆人就接不下去了

性急的人可能直接就回:反正就是聽起來很闊很自然很逼真很立體的感覺.....
這話是沒錯的,只是還不夠清楚

不知道有沒有人作過這個實驗

把耳機單體拉離耳朵,確實能顯著的增加自然的空間感
但是代價是聲音變得薄弱很多,音像也虛虛的好像少了下半身,那實際上有很大的一部分
原因在於耳機單體的驅動力不足,振膜的強度也不夠,無法推動足夠的空氣,所以K1000
一方面強化了磁路系統的散熱程度,提昇磁力效率,一方面強化既有振膜的結構與面積,
簡單的講 = 以不犧牲單體運動質量太多的情形下,盡可能讓單體能穩穩的推動大量的空
氣......像喇叭一樣,所以這也造就了K1000獨一無二的特性

開放自然的空間感,有限的頻段延伸,很差的效率....前面不是講AKG也盡量提昇了磁路
系統的磁力了嗎? 別忘了耳機有重量的限制,雖然釹磁已經是在體積/磁力要素中最好的
選擇了,但是想要把單體逼出足夠的速度(頻寬上限)與加速度(瞬態),效率低落是很自然
的事,情況就像小馬 (磁路系統) 拉大車 (K1000的振膜與音圈) 一樣,正常的耳擴推不
好K1000是很正常的

回到K1000的音場上,除了把單體拉離耳朵會讓空間感更自然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
真正的把結像從頭中拉開.....能夠擴大HRTF的範圍,這才是AKG的主要目的,理想上
K1000應該還要再經過一定步驟的調整,以取得相對於使用者而言,最精準的音像定位與
空間感,BAP1000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推出的,問題是沒什麼人買帳......與其計較音像定
位精準與否,大家更看重K1000自然開放的空間感,與有限頻段中所呈現出來傑出的能量
感與動態....前面提到K1000的振膜設計讓其能夠輕鬆推動大量空氣而不太失真,這直接
導致了上面的結果

拿正常耳機和K1000比較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事,兩者根本性質不太一樣
偏偏我們這些發燒友不這麼想,K1000經過無數人的傳頌,反而變成了傳奇的神器

恐怕AKG的工程師在設計K701時也意識到了這點,於是把設計的目標擺在下面兩點

1.精準的結像與定位感
2.充沛的動態與純淨的中頻

所以一方面在音圈技術上引進了JBL的扁線音圈技術以提昇磁路系統的效率和高頻響應,

一方面也重新設計了振膜 = 除了既有的疊合多層振膜以降低失真的技術外
另一項就是異厚振膜技術了

理想的振膜,運動時應該是像活塞一樣一致向前或向後,但是理想只能停留在理論之中,
實際的情況是頻率越高,振膜的速度越難上去,低頻段時可能整個振膜都有在動作,但是
高頻段時只甚下音圈周圍的振膜有在動作.....其他地方的振膜要不是沒追上速度,要不
就是乾脆罷工了,這種運動不一致的現象直接影響了單體的音壓與擴散性

如果高頻段到低頻段的音壓不夠一致,那麼音像就不夠穩定真實
如果各頻段音波的擴散範圍不夠穩定,那麼定位就會不夠扎實穩固

牽一髮而動全身

那乾脆降低振膜的面積/質量就好啦? 但是振膜面積不夠又很難推動足夠的空氣量
再生充足的低頻量感與延伸,而如果單純的把振膜和音圈的質量壓低也會導致其他問題
....總之AKG選擇了另一個很聰明的方法,透過精密的測量和計算,劃分振膜的發聲區域

音圈中心比較靈敏,比較容易動的部份負責中高頻,加厚振膜質量以抑制高頻段會產生的
失真,周圍比較不靈敏的部份負責補足低頻,低頻段時周圍才會動
但是為了要讓周圍的振膜更容易動一些,又把振膜厚度調整為較薄的振膜

所以音圈中心的振膜,因為是"小振膜",所以能夠有理想的高頻段重放
而在低頻重放的時候,除了中心部份發聲外,周圍較薄的振膜也能追上中心的速度

而發出足夠量感、不失真的低頻下潛

講起來很容易,異厚振膜技術也不是什麼新鮮事,K271S就有了,但難是難在如何整合既有
的異厚振膜與雙層振膜技術,達到振膜在運動時平均、精準而一致的目標,如果AKG沒有
Revel支援雷射測距儀這種精密儀器的話,恐怕很難做到頻段銜接一致,讓人聽不出破綻

總之,最後我們有了K701 ....我猜701的振膜在運動時實際上也一定程度做了某些時域層面的調效,所以才能有相對於其他耳機的,如此不尋常的,明確的定位感....當然這只是我的推測


接下來談HD650

森海賽爾對各式失真指數的執著

所以標稱的諧波失真指數往往在同世代耳機中數一數二,人家是小數點後一位,它硬是壓到小數點後二位

前面談AKG時,說到振膜設計上的各式兩難問題,森海賽爾選了"小振膜"的解決方案,振膜面積小,質量輕,而森海賽爾也不能免俗的在振膜上壓印了特殊紋路以加強振膜的剛性,能有效提昇頻率響應範圍和瞬態......所以純就帳面數字看來,HD650擁有非常優異的高頻響應

然而問題來了,小振膜一定會遇到推動空氣量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好加長振膜前後運動的距離,也就是加長單體的衝程

要加長單體的衝程一個代表性的方式是使用長音圈,短磁隙的設計

先解釋一下何謂長音圈,喇叭的音圈通常繞在一個耐熱質輕的筒狀物上面,也許是鋁,也許是kapton,總之音圈繞在這個筒狀物上,再由筒狀物間接推動音圈這樣
而大多數耳機都把音圈筒和振膜一體化了

長音圈顧名思義就是指音圈的長度較長,這個"長度"不是指繞在音圈筒上音圈的總長度,而是指音圈筒被音圈覆蓋住的"長度",如果要深入講解清楚,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混淆.....總之先了解HD650是長音圈的設計就夠了

接下來講磁隙,磁隙基本上可以視為磁鐵和音圈之間的空間,HD650是屬於短磁隙的結構
,意思就是說音圈只有一部分是在磁力束的範圍內

耶?照理講不是音圈要全部在磁力束範圍內會比較好?才能夠讓音圈完全吃到磁力? 一般人可能會這麼想,但是實際上是有利有弊

雖然長音圈短磁隙的設計會讓一部分的音圈在磁力束的範圍外,導致效率的低落或浪費,但是好處是音圈吃到磁力束那部份是吃到"完整的磁力線".....翻成白話就是輸入到額定功率之前都是衰聲的,但是只要一到達額定功率,反而能有效壓低失真

再來第二點就是能用體積比較小的磁鐵.....散熱、成本問題都能得到很好得解決,反而能夠把省下的成本投資在磁力更好,等級更高的磁鐵上

第三點就是即時音圈工作在極限狀態時,失真也是軟性的而非硬性的,人耳較難察覺

但是缺點也有.....當動態逼近極限時反而失真會顯著的加大,所以森海其實並沒有辦法像想像中的"爆棚".....交響樂極強的時候反而是三隻耳機中動態壓縮情況最明顯的.....
但是只要有足夠精純的功率,平時情況,或者正常聆聽時失真是最低的,聲音是三隻耳機中最細緻的


最後講DT990

beyer對瞬態的執著,基本上990的設計取向以追求最精確的瞬態表現為主
因此振膜要輕、音圈的質量也要小

音圈和磁路的部份

990的設計取向幾乎和650截然相反,是屬於大振膜、大音圈、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先回到短音圈長磁隙的部份來講

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即是音圈不管怎麼動作都在磁力束的籠罩範圍內
音圈短有什麼好處? 短音圈的設計通常能有效壓低音圈質量

而短音圈加上長磁隙的設計,平常狀態就能有不錯的效率,但是缺點是音圈吃到的磁力束並不是完整的,失真指數反而會較高,而音圈工作在極限狀態時失真是硬性的,人耳容易察覺的

講半天好像都是壞處? 但是事實上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是目前音響界名廠的主流設計,一是在逼近衝程上限時 (也就是爆棚的時候) 不會有像長音圈短磁隙設計失真增加的情況,動態崩潰的情況比較輕微,所以990爆棚能力特別好的原因就在這裡,一是功率線性佳,不會像HD650一樣非得餵到一定以上的功率才能有正常表現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這樣的設計一定得使用體積比較大的磁鐵,反而限制了磁鐵的品質,而體積較大的磁鐵也往往意味著欠佳的散熱效率

再來講振膜的部份,前面講到beyer偏向注重瞬態.....振膜的設計可以體現
beyer在振膜上壓出凹凸不平的紋路,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增加強度,而是為了增加自阻尼,為了追求精確的瞬態,用模擬計算出來的產物,但是不管beyer的振膜工藝再怎麼高超,並不能跨越物理的天限,振膜質量太輕也意味著剛性降低,在運動時容易發生無法預期的失真....這點beyer是從強化振膜上的阻尼層著手,在振膜上塗了一層特殊的阻尼膠抑制失真的程度,另一方面則利用耳機腔體密度不同的空氣當作"煞車",抑制振膜不必要的動作.......990會特別難煲的理由也在這裡,它需要耳機內各項材料的特性條件趨於穩定之後,才能發出"正常"的聲音

而大振膜大音圈又代表著什麼意義? 大振膜自然能推動的空氣量越多,而大音圈一方面能取得較好的音圈散熱效率,另一方面則是能夠讓振膜的前後運動更一致....越趨近平面發音,還記得前面講K701那些嗎?

但是缺點也不是沒有,一是高頻的延伸受限,一是很難加工
另一點是磁鐵面積也要相應的加大......總之大部分都是錢的問題


再來談談beyer的看家寶刀 : bass-reflex system

說穿了不稀奇,是個結構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簡陋的亥姆霍茲共振器

知易行難...."低音反射"這種設計在喇叭上很常出現,但是在耳機上並不多見,主要原因是因為耳機先天結構的限制,設計一出差錯頻段銜接就會出問題

而beyer的bass-reflex和其他耳機低音導管的設計不太一樣,可以說
連"導管"部位都省略了....理論上會有最少的延遲和音染

但是beyer低頻不容易控制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為這個bass-reflex使用的聲學材料特性不夠穩定...

以上是很簡單的論述.....其實省略了很多東西....不過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我會認為AKG強在能量感,森海強在細緻,Beyer強在氣勢

歐陸系耳機的設計思維

日系耳機和歐陸系耳機規格差異在哪?

看到這個問題,可能一堆人會想:啊不都差不多?
比較敏感的人可能會想到日系耳機阻抗偏低,歐陸系耳機阻抗偏高

這是一個答案

另一個答案一般人可能不太會注意到:power handing,也就是最大承載功率


先來講阻抗的差異


這樣的差異主要在於音圈的材質:與日系耳機強調6N"銅" 7N"銅"
注重音圈導電性的走向不一樣

歐陸廠重視的是音圈的質量:不管是森海、AKG還是beyer,音圈的主要材質清一色都是只是鋁或漆包線

鋁有什麼好處? 比重夠輕,可以有效壓低單體的運動質量

然而壞處就是導電性不比銅高,效率低落,阻抗高

所以這就是歐陸各廠各出奇招的地方了,不管是材質上的變化,要不然是音圈形狀的變化,總之雖然是看起來很菜市場的材質,各家都有自己一套企業機密在:AKG的扁線音圈、森海的鋁帶(ribbon)音圈,beyer的600歐姆極細音圈

總之都是規格外的特注品,不能單純的和市面上耳機用的音圈相提並論


接下來談承載功率

對比日系耳機動輒1000~2000mW的承載功率,歐陸系耳機的承載功率乍看之下小的可憐,就算是最大的森海賽爾,也只不過是500mW而已

有沒有搞錯?承載功率不是越大越好? 然而問題並非如此單純

和承載功率直接相關的有兩點
一是單體的衝程,即音圈的長度

通常音圈繞的長度 (不是圈數)越短,衝程越短,所受的磁力越均勻
但是也就越容易卡圈 (輸入功率過大,導致音圈脫位),一次推動的空氣量也就越少


一是音圈的散熱:音圈越細,散熱面積越小,越容易因為溫度過高而融毀
不過耳機不用擔心這問題.....除非是擴大機的輸出直流問題,不然在你成功燒掉耳機的音圈之前,耳朵大概會先聾掉

而在音圈過熱之前,耳機的失真恐怕就已經大到很可以明顯察覺的地步了

我不知道日廠有沒有灌水,歐陸各廠在這點上有一套嚴謹的規範
他們大多以持續24小時運作而沒有嚴重失真情況來當作最大承載功率的標準

以上是音圈的部份,接下來講振膜

歐陸系耳機的振膜清一色使用聚酯薄膜材質,這種材質也是菜市場滿街走的類型,小至MX500,大至HD800,都是使用聚酯薄膜材質

這種材質最大的缺點在於剛性不足,頻率響應範圍受限
優點在於頻率響應的滾降很和緩,盆分裂失真的情況比較不嚴重,高頻段相位失真的情形也比較好控制

嗯,接下來又是各家歐陸廠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透過特殊的結構或塗料來強化振膜的剛性、阻尼,提昇頻率響應,降低失真

這部份AKG頗具代表性,以K1000為例 : 四層複合振膜,特殊塗料
K701的異厚結構、雙層複合振膜

森海的DUOFUL振膜和環狀振膜

Beyer的塗了厚厚一層不乾膠,高爾夫球紋路的振膜

大抵上比較偏抑制實際發生的失真情況,也就是失真可能發生了,但是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這樣的設計取向和日系極端重視振膜剛性的傾向很不太一樣

R10的生物振膜和010的奈米矽質複合振膜先別提,SONY在7506或V900的振膜是蒸鍍上金屬材質ATH我沒研究,最近新興的DENON則是使用複合纖維振膜(大概是植物纖維,像是香蕉紙一類的東西)

設計思維是"一開始就不要有失真"

以上是很簡單的概括,實際取向上還是有各自的差別


再來是磁路系統

這部份是日系廠商佔優勢,原因無他,日本對磁性材料的研究一向處於領先地位,近水樓台先得月也

歐陸系廠商則積極導入(參考)新設計,引入新的工具

像是HD650就使用了電腦來計算、最佳化磁路結構.....也因此我猜650是(故)歐陸三旗艦中磁路效率最好的.....磁束密度達0.9tesla

而現行旗艦HD800則有1.1tesla (如果SENNS宣傳人員沒唬爛的話)

AKG磁路系統不詳....不過有Harman/Kardon集團的資源,應該也不會太差
都能用雷射儀去測振膜失真情況了......

Beyer則是謎團多多.....甚至連他家耳機什麼時候導入釹磁鐵都不太明朗
總之一直到T1才大肆宣傳"高達1.2tesla"的磁束密度

實際上那也不是重點,T1磁路結構重點在"均質化",意思就是那樣的結構能夠讓磁束分佈的更加均勻,"磁力線要走得路徑比較短",更有效率的運用磁力,所以那個"能更大聲7dB"就是這麼來的

而另一方面就是磁路結構輕省化,一方面減少染色(振膜向後動作的背波打到單體上是會有染色和失真的),一方面提昇散熱效率 (這是個重點,因為釹磁鐵怕熱)

至於成本有沒有比較便宜.....我想應該是有的

日系耳機的磁路系統資料也很少.....010我確定使用的是很高檔的N44等級釹磁鐵,磁路結構上也有特殊之處,是類似thiel的結構

http://img.u-audio.com.tw/showimage.asp?imgid=5024568


Ath詳細不明,那個"Permendur Alloy"應該是指導磁板的材料,作用在導引/增強磁束,磁鐵本身應該還是釹磁鐵

接下來.....來談耳機外殼.....(終於快結束了.....)

耳機殼基本結構可以分為"housing" 和"grill" ,或者說是側邊和上蓋(透氣網)。材質主要考量有兩點 1. 剛性 2. 阻尼 3.能量傳遞特性


一般而言,剛性好的材料通常很"脆",阻尼特性通常不太好,不振則已,一振就很嚴重;阻尼特性好的材料又往往剛性不夠,這是個兩難問題

木頭是很常使用的材料,因為實木有不錯的剛性,也夠"軔"
鋁合金的剛性極佳,但是內部必須要再作阻尼的加強
塑料有不錯的阻尼特性.....但是強度不夠

這又是各廠顯神通的地方了,日系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多采多姿,木頭、金屬、碳纖維。而歐陸系則是以塑料為主.....可以敲敲K701和HD650側邊那圈,那不是單純的塑料,聲音鈍鈍的,應該是特殊的強化塑料材質

一直到HD800,也還是使用玻璃纖維和尼龍複合而成的特殊塑料,單位成本並不比金屬或木頭便宜

beyer DT770/880/990的設計比較極端.....等下再談


講半天好像沒有講到第三個要素?對,這才是重頭戲

能量傳遞特性,也就是高低頻能量在各種材料中散失的速度並不一致
這就是最直接的"音染"來源 (就我所知)

借用一下wilson audio的說明,可以不理他家老王賣瓜,看圖就好

http://wilsonaudio.com/company_html/ae_cabinets.html

像是實木中低頻段的能量散失比較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木頭味"
金屬在特定高頻段的能量散失情況有peak,也形成了獨特的音染

當初HD800剛發表的時候,有人問了森海工程師: 為什麼不使用金屬材料
森海工程師意味深長的回答了一句"因為沒有比較好聽"

回到塑料材質上,至少這東西沒有我們想像的差,前面說到DT770/880/990
設計極端........原因在於beyer一定程度放棄了剛性與阻尼特性,追求理想
的能量散失特性和速度,這方面直接與中頻的清晰度相關連

好像忘了誰? 沒錯,Grado是這方面的老手,金屬/實木複合材質耳機殼的設計,恐怕也是為了追求理想的制振/ 阻尼/ 能量傳遞特性 而衍生出來的

前兩項還能用計算的,第三個如果沒有精密的儀器,恐怕只能靠不斷地試誤,或者說"調音"

所以RS1和一些日系耳機號稱測試了數百種實木材料才完成設計
我是完全有理由相信的

講半天housing, 好像還沒講到grill?

grill對開放式耳機的影響比較大,很妙的是不分地域或設計走向
大家不約而同的使用金屬材質的grill,不管是T1/K701/HD650/800,RS1/PSK,AD1000/AD2000

如果是喇叭的話,金屬透氣網會略為衰減極高頻,讓高頻比較華麗
但是是否能套用在耳機上我就不清楚了

開放式還是封閉式?

這部份的選擇或許只是偶然的問題,封閉式能取得較好的低頻響應
如果內部吸音材料使用得當,音染也可能比開放式來得小

隔音也比開放式好上不少,特別是環境噪音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

封閉的結構也一定程度維持了單體工作環境的穩定

開放式能借用內外密度不同的空氣一定程度抑制振膜的失真,也有著較自然的空間感,雖然工作環境相對不穩定.....

(Headwize有作過一個有趣的實驗,HD600靠牆角聽和不靠牆角聽會微妙的
影響失真分佈的情況)


這兩種互有高下,不過很肯定的一點是開放式耳機的設計難度要比封閉式高一些(動圈而言,靜電耳機的話反而是封閉式的設計難度較高)

最後,如果說每個廠商都有自己最堅持追求的目標,那麼下面就是我對這些目標的推測與猜想

SENN

盡量壓制振膜在前後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失真,即使犧牲振膜面積也在所不惜,所以SENN的THD一直維持在業界龍頭水準,而從這點也可以想見HD800的可怕之處了:振膜比同等級耳機還要大,失真卻低得多......

AKG

追求完美的活塞運動,盡量維持一定頻率響應內的平均音壓:也因此音壓隨著頻率響應提高而降低的現象減輕很多,這直接導致了穩固的音像與明確的定位

Beyerdynamic

速度與精確,為了這兩點寧願犧牲一切,沒有其他的,傾向壓低單體的運動質量,強化阻尼處理以取得同等級耳機中最優異的瞬態/脈衝響應特性......

一些關於耳機設計的探討

剛剛在beyer官網找到一些有趣的資料

原文是一份完整的,關於耳機的FAQ


順手節譯一些有趣的部份


1.開放式或封閉式?

我們發現開放式耳機相對於封閉式耳機的一個優勢:在振膜和耳機腔體之間的空氣抑制了
振膜的振動,這種氣壓調整的過程雖然會受到耳機外殼材質的不同而影響了
聲音的傳真度,但是增加了振膜的阻尼同時也降低了振膜產生不受控制的振動的機率


*OK,這一定程度解釋了DT770/880/990那圈紙質帳版的實際作用


2.阻抗

高阻抗耳機的振膜、音圈總和質量通常輕於低阻抗耳機,而因為質量較輕,所以能夠運動的更快更容易,會有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在於音圈

一方面細銅線的阻抗相較於粗銅線來的高 (因為較少的電流通過量)

另一方面單體的驅動力則視音圈繞的圈數而定,低阻抗的耳機勢必需要用線徑比較粗(重)
的音圈,繞的圈數也比較少, 動圈耳機因為其動作原理,對振膜強度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所以也不可能像靜電耳機那樣無止境的輕量化,

總之,這就是低阻耳機的運動質量(音圈+振膜) 往往高於高阻耳機的理由

*這個也說明了不同阻抗版本DT770/880/990的差別


3.空間定位

空間定位可以說是耳機普遍上會遇到的最大問題,各家廠商在這點上都各出奇招
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擴散場均衡等化可以一定程度克制頭中效應,但是無法
完全解決問題,因為制定標準的假人頭參數是一群人的資料下去平均的,並沒辦法確切
反應每個人在HRTF上的差異,用CrossFeed或HEADZONE之類的DSP來處理也是一個不錯的
發展方向,可以最大程度的減輕頭中感


*從工程師來看用DSP大概是最有效率的解決方式,可惜這東西並不合大多數發燒友的胃口

簡單的系統調整心得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此分享些基本的系統調整訣竅.....很基本,但是也還蠻重要的


A.好好決定 訊源 > 耳擴 > 耳機的相對位置

考量的要點有幾個


1.穩固的支撐面: 基本中的基本,也不一定要使用很高檔的器材或音響架

穩固的木質桌面或地板都可以,電腦機殼上或是軟質的桌面我個人覺得並不是

很理想的環境.....如果有以上情形,建議換個位置擺


2.線材的整理:盡量不要壓迫到線材,不要過度彎曲,而是讓其自然的延伸或垂掛

,訊號線和電源線盡量遠離.....如果萬不得以有重疊的情形,至少也要整理成垂直交錯的狀態

很多人可能會嫌耳機線太長,而把它綁成一綑,我個人不太建議這樣作,如果真的嫌

太長太累贅,找個支撐點"架線"也是個不錯的點子,如果真的要綁成一綑....建議

有空的話還是讓線材鬆開舒展一下



3.注意器材四周是否留有一定程度的散熱空間.....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器材"越熱越好聽"

然而器材溫度高到一個不正常的程度時,聲音是會衰掉的,像器材上疊器材這樣的
擺設盡量避免.......



B.電源

1.先用驗電筆或電錶找出器材的電源相位與插座的電源相位,網路上找得到許多詳

細的教學,我就不再多轉述了,不過也不一定要堅持電源相位一定要"正確"
有時候反相反而會比正相好聽,請以自己的聽感為準


2.如果可以,盡量遠離電腦之類的干擾源,如果電源插座能個別獨立是最好的

(意即電腦的壁插歸電腦的壁插,音響器材的壁插歸音響器材的壁插),如果條件有
限制的話.....那至少得拉開電腦主機電源線,銀幕訊號線,網路線和音響器材電源線,
訊號線之間的距離

3.就算不換音響級的壁插,更換老舊的壁插為新的壁插亦有一定程度的正向效果

4.除非電源真的太髒太不穩定,不然還是以直接從壁插取電為優先



C.器材的保養與整理


1.也不一定要用什麼神油或金子水,電子接點清潔劑之類的就很夠了

總之好好的重新清潔一遍各種音響器材的端子 (當然電源要先拔掉)

要留意使用的清潔劑是否有腐蝕性.....像WD40之類的最好別多用
2.耳機用了一段時間可能會鬆鬆的垮垮的

如果耳機上面有螺絲銜接的"關節",建議先重新轉鬆

後再小心的鎖緊(不用特意轉開就是),也不一定要完全鎖死,以自己的舒適度為最

大的前提,像AKG的耳機可以稍微調整一下頭帶的鬆緊度


3.注意潮濕、高熱和灰塵,這是電子零組件的三大敵人

然而過猶不及,有時候太乾燥的環境對耳機也不好,如果有電子式防潮箱是最好不過了

如果沒有的話,收集幾包乾燥劑,看天氣情況適度調整放在耳機包或耳機箱的量也不錯


D.軟硬體的調整與評估


1.器材熱機半小時到一小時之後再評估,與其使用倉促,短暫,隔幾分鐘就切換對比的方式,不如在確保熱機充分的情況下,聆聽30~40分之後,休息一下再切換會比較好

2.你的耳機戴好了嗎? 雖然大部份耳機都有頭帶調整的設計,但是並不表示匆匆

往頭上一塞就會有最舒適的配戴感和最好的聽感,一般耳機要調整的大概就是頭帶的長度

有些耳機會有前後彎曲的關節,可以試試同時往前開或往後開,也不一定要完全和臉貼合


3.如果使用電腦訊源,在音量調整方面以"類比衰減"為優先,除非音效卡真的不錯

不然盡量不要去動軟體音量調整,一般情況是開到-0dB,但是有些專業卡音量的最大值

是在-0dB之上的,如果開大反而會破音連連,也有些內建耳機輸出的卡如ASUS STX

增益可調,輸出電平非常的大,一調整不好可能會暴棚暴耳機....要小心


4.ABX或盲測之類的效果其實並沒有想像的好,主要的原因是人類的聽覺心理

兩組的聲音差異小到一定程度的話,只會越聽越像,會把前一組的聲音印象帶到後一組去

,也因此如果做出來成績很差還是分不出來的話也別灰心,真的不服氣的話不妨試試

"見樹不見林"的聽法,指專注於音樂檔的某個層面或某項樂器,會比較不容易混淆

5.最貴的器材並不一定就是最適合你系統的器材,整體搭配重於一切

的狀態

關於音場

音場是很新的概念,至少在30年前,是沒有人在講「音場」的,而是講音色

如何如何,音質如何如何──這並不全然是因為單聲道或立體聲技術的緣故

事實上立體聲的錄音技術在50年代末期就已經商業化了,真正登高一呼

,提出「音場」這概念的是The absolute sound雜誌的主編Harry Pearson

他老人家的地位有點像劉大鬍子在中文世界的地位,可能猶有過之

而提出音場這個概念的時間點也很巧妙,正好是70年代管機和晶體機交替風潮的時候

那時候大家都認為晶體機技術比較先進,紛紛淘汰手中的管機換成「失真較低」的晶體機

只有像Audio Research和CJ這種「認為真空管比較好聽」的小廠還在死撐著

也許是機緣湊巧,HP負責評論ARC D150這台後級,當這台後級接上他嘗試打造的混血
巨型屏風喇叭系統時,發出了前所未聞的聲音

──喇叭消失了,逼真浮凸的音像與舞台浮現出來了

(就算是以現在的眼光看,還是很誇張的安排,INFINITY QRS屏風負責中高頻,MAGNEPAN
屏風單獨負責低頻,分頻點是150hz,分音器使用Dalquist DQLP1,想像一下把今日百萬元等級的A家喇叭上半截單獨拿來跟百萬元等級的B家喇叭接在一起玩分音,這年頭有哪個
音響雜誌敢這麼玩?我很欣賞HP的一點是因為他的玩心,雖然他有那個地位可以讓他這
麼玩.....不過我總覺得玩音響還是要有點玩心就是.....這是後話)

問題還沒結束,這個系統要大聲唱才有這種驚人的現場感,小聲的時候聲音會又衝又利
樂器細微的音色變化,打擊樂器精細的泛音都還沒辦法恰當的呈現,各頻段音色和動態
變化也不夠協調,這些HP後來都有再討論,但無論如何,「音場」這個概念正式躍上了
歷史,並主導了今日音響界的發展:準確的定位、音像和音場,巨大的音壓和接近現
場的動態對比,只是隨著這個名詞的流布,或多或少的誤解或變化也產生了

以多年後的後見之明來看,當年的音響設計思維其實沒有考慮到很多問題
例如相位漂移、阻尼係數、諧波失真的悅耳與平均分布、瞬態互調失真
喇叭的繞射干擾問題等等

但是反觀今日,實際上我們對「聆聽音樂」這件事,知道的仍然不太多
音響界充斥著似是而非的偽科學或非科學,真正嚴肅面對重放音樂的人們
仍然只能靠經驗、直覺與試誤慢慢摸索、歸納出一套原則


我想上面這些故事,應該可以幫助大家弄清楚音場是什麼性質的概念

關於"真實"

在另外一串有稍微討論到這問題,藉機簡單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要討論音響聽起來真實不真實,或傳真不傳真的問題,得先釐清何謂"真實"

真實這兩個字可以拆成這幾個層面

A.真實的現場

B.現場的訊息被忠實的紀錄和傳達

C.聽起來像真的


C是最直接的,然而也是很多人最沒有自覺的層面


今天我們說XXX家耳機的小提琴聽起來比較像真的,通常可以分析成幾個層面來看
1.小提琴的音質音色聽起來像真的

2.小提琴的動態/形體聽起來像真的



1.這點其實有點問題,其實是一個不夠充分的判斷,我會一直強調"聽起來像真的"

一個原因是在這裡:這個"像真的"其實是依據個人經驗得來的判斷

簡而言之

這個唱片的小提琴音色跟我在國家音樂廳現場聽到的小提琴音色很像,所以我判斷

這個小提琴像真的

就算不論時空環境溫度溼度個人心理生理情況種種變數,實際上在B的時候也早已經被

"壓縮"過了一遍,而且還是不可逆的有損壓縮:麥克風廠牌不同,擺位不同

後制不同,都會造成些微的音色音質差異,更何況各廠牌的音響設備放出

來都一定會有差異,也因此實際上頂多抓出一個相對的,自我感覺較為正確的range
一般情況再說某家耳機"音色不對"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在指依據個人經驗判斷的
"整體音色平衡"不對,而非"音色"本身不對

接下來講2.,2.可以說是更複雜的問題,前面說過B已經是個有損壓縮了

而這個有損壓縮還必須考慮到一般設備放出來的效果好不好的問題

動態一定會壓縮,型體感或空間感也往往會被特意塑造調整出來,
不然"聽起來不像真的",有些音響設備也會做相應的調整

當然也有廠家在這方面很堅持,不過市面上大部分的唱片公司都還是有上述的考量在

而我自己覺得這點比起前面提到的音質音色,恐怕更具決定性,對於
"聽起來像真的" 這種感覺

我自己用過的兩支耳機:HD650/DT990都曾經讓我有過如臨現場的感覺

那種感覺很微妙,先察覺到"有一把小提琴再拉"或"有一隊樂團在演奏"

然後才察覺"尺寸不對" "焦距不對",不過這種錯亂的感覺的確蠻讓人高興的

至少錄音師努力的目標也在於這裏
有一種論調是這樣的,認為耳機沒有音場,也不用去談什麼型體感

我不太同意,這論調有點五十步笑百步的感覺

耳機的確沒辦法再生正常尺寸的空間感和型體感

但是喇叭就能夠放出音樂廳尺寸的空間感嗎?有辦法一一重現數十把小提琴
的形體感嗎?不還是在對著一個小小的盆景想像黃山的風景?


回到主題,上面講得很拉雜,我只是想強調這一點

真實是一個標準,但並不是唯一的標準,而且這標準也不必然完全共通

我常常瀏覽的一些外文音響網站整理

英文系

HEAD-FI

http://www.head-fi.com

沒話說,最大規模的耳機相關英文討論區
然而要小心對岸的槍手不少

米國試聽耳機不比台灣方便,有些太誇大的感想看看就好


HEADROOM

http://www.headphone.com

可以查/對照特定耳機的頻響圖、阻抗等等特性,蠻方便的


audiogon

http://www.audiogon.com/

美國本土最大的音響拍賣網站,請注意運費問題


audioasylum

http://www.audioasylum.com/index.htm

着名的英文系音響討論區,像stereophile的主編和幾個HI-END廠的老闆都會在
這裡出沒 (像那個AYRE)

可以留意一下這裡關於國外音響展的討論


diyaudio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

這也是很有名的DIY相關討論區,除了上面提到的AYRE老闆外,PASSLABS的老闆

和老MARK LEVISION的設計師都會在這裡出沒

stereophile

http://www.stereophile.com/

英文世界最著名的兩個音響刊物之一,地位跟台灣的音響神壇很類似

然而各主筆的好惡非常明顯,主編John Atkinson的特色是不多廢話,幾句話定生死

老牌主筆Art Dudley則是個管迷,評論風格跟JA很不一樣

另外每篇評論背後都會附詳細的測量資料,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soundstage!

httP://www.soundstage.com/index.shtml

最老牌的線上音響評論站,只要不是太舊的評論文章,都有簡潔扼要的歸納欄位

快速瀏覽的話很好用,每月1日、15日更新

6moons / http://www.6moons.com/

比起上述的專業評論站,這站比較接近音響玩家導向,好處是有很多冷門的器材

評論,壞處是有時後稍嫌不夠客觀,個人好惡非常分明

評論的器材大多有拆機彩圖,可以看看


positive-feedback

http://www.positive-feedback.com/


一樣是玩家導向的評論站,跟6moons比起來,算是比較中庸走向的

不過文筆跟神壇有得拼,兩個月大更新一次


tone audio

http://www.tonepublications.com/
每個月出刊一次的線上免費音響雜誌,有些專欄還蠻有趣的,比方說老器材回顧之類的

關於音樂的討論也很豐富,不過器材的評論總有點無關痛癢的感覺




日文系

2ch AV機器版/純AUDIO版

http://hobby11.2ch.net/av/subback.html

http://hobby11.2ch.net/pav/subback.html


關於耳機的討論主要分布在AV機器版,ctrl+f搜尋GARDO/AKG之類的都可以找到相關討論
然而因為是匿名....所以請注意看板時是否有旁人在

像GRADO的討論串最近一堆變態紳士入侵,已經完全淪陷了
能想到多下流的討論都有 XDDDD

另外在音樂版塊的アニソン版和エロゲネタ以ヘッドホン為關鍵字都找得到相關討論

He&Biのヘッドホンサイト

http://www.geocities.jp/ryumatsuba/index.htm

沒話說,日文系最詳細的資料站


headphones Kingdom

http://www.h-kingdom.org/

另一著名的日文評論站.....連GRADO PS1的review都有


粗忽ヘッドホン

http://www.geocities.jp/mister_terch/MemoMain.html


比較新的站....不過站長財力雄厚無庸置疑

幾個著名廠商的高階耳機都review過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