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月 07, 2015

重讀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以前看不懂,現在學力雖差,終於能看懂一些了

大體上而言,這是現代版的"紀傳體",有歷史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有史家的議論

某個層面而言,相當的不「學術規範」,或者,大概有點吉朋當年羅馬衰亡史一出,倫敦貴族婦女案頭都一本作為讀物的意思

史家的洞見,既是基於他的學養,也是基於他的問題意識與直覺,這不能簡單的說是對或是錯,只能說夠不夠深刻

黃仁宇先生的筆法可以說是相當的浪漫,史家的移情、想像力發揮無遺,但是背後支撐的"技術性"觀點其實並不是那麼清晰,或者說,他嘗試用技術性這個概念來指稱一種前現代性,但是對這種技術性,或者工具理性的強調是不是種後見之明?這可能是個循環論證吧?

我對思想史有點認識,會覺得第七章寫的比較粗疏,理學、心學的流變與分判在我看來並不是那麼明確無誤的東西,可以直接導出特定的結論,黃先生的專長應該還是在於財稅史方面?

政權的衰亡無疑是個很能勾起人想像力的題目,如果又連繫到循環/半循環/"前定"的史觀,
那又更有趣了

能系統的「鑑往知來」,可說是對史家最大的誘惑之一,對這,我總是抱持著一種比較懷疑的態度......並不是反對對歷史作出任何解釋,只是覺得各種歷史解釋都有其效力與適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