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22, 2011

TESV:SKYRIM小感

1.完成度相當高,但還是有些不滿....或者也可以說意猶未盡的地方

2.隊友選擇多,但腳本幾乎沒有費筆力在上面,安排些能凸顯性格,選擇的故事/任務
,也因此玩家沒有多少移情在隊友上,更何況是雞肋的結婚了

大體上,還是TES4/FO3那樣的一人game,失望點之一

3.失望點之二,沒有FONV那樣巧妙安排的陣營/故事線.....
或者說,沒有被強迫捲入兩陣營之爭的意識在

可能有人喜歡,我個人是覺得投入感不夠

4........拿FONV來要求TESV錯了嗎?我也不知道,也許Beshda是要做出區隔?

5.另,趕工/縮水的痕跡還是看得出來

星期三, 10月 05, 2011

神咒神威神楽第一印象 (無劇情)

承續著Vermilion -Bind of Blood的良好印象,這檔期選了本作

該怎麼形容呢..... 村正式的"憂國"和風、FATE式的位階/世界觀推砌、
カタハネ式的多視角切換群像劇 以及紫影のソナーニル "旅行"與"歸還"
的主題

各種要素微妙的混和在一起.....會說微妙的理由,是因為這麼多熱鬧的要素下 本作根本的性格,或者特色反而變得不凸顯

要勉強說"特色"的話,Dies irae那種微妙的熱血感還留存著

先講講所謂憂國和風好了,序文的倒敘手法讓人不禁想起小說皇国の守護者 的開場白

而接下來一連串神州、土蜘蛛、志士、壤夷、國體、東征的出現也不意外 這題材對倫-game而言倒是比較新鮮的,我個人是抱持著有趣就好的態度

然而這樣的背景該有的厚重感並沒有很凸顯....腳本的風格或者...筆力問題?

Dies irae時倒還很不明顯,畢竟學園生活/日常生活也就那樣 而本作就顯得鋪陳很不足,大概是二流奇幻漫畫 "透過很帥的名詞和旁白硬讓讀者習慣一個世界觀"的水準

再來談FATE式的位階/世界觀推砌....也不是不好啦,但是和上面一結合 就顯得過於刻意了.....我說霸吐的那個"歪曲"不就是正宗的陰義 XDDD

人物設定分級也是讓人想起Fate的輔助設定資料也是會隨著遊戲過程變化

再談多視角切換群像劇,這是雙面刃,弄不好兩頭皆空,反而不如穩穩一個視點到底

現在還看不出來正田究竟能發揮到怎樣的程度

旅行與歸還這主題,與"開創新世界"的暗示一結合,應該是能有一定效果
重點是繞了這麼一圈,主角群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又成長了多少

接下來談談雜項

音樂.....我個人覺得還是不夠力,与猶啓至的本質還是很"電"的,就算換成了 和風,旋律還是太過單一.....啊,有幾首曲子就是dies irea曲子的arrange版本

聲優和原畫,表現一如往常的優秀,這部分無話可說

系統倒是比Vermilion -Bind of Blood還不穩定些,雖然不像N+那麼渣 但是居然首次在maile上遇到了當掉的情況

大概就先這樣,不保證以後會有完整的感想或評論出現

星期五, 8月 19, 2011

Vermilion -Bind of Blood簡評 (無劇情)


簡單條列

1.雖然是中型作品,不過完成度相當好,好到不像是新人的作品

2.可以看出從腳本受幾個同類作品相當程度影響的痕跡,然而或多或少也有點
看不出"自家之言"的感覺,不過這是以高標準要求的情況來講

3.筆力不錯,雖然轉折還是有點不自然的痕跡,但是是比正田崇、下倉或奈良原
同樣在新手時期時的作品好的 (Paradise lost,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
刃鳴散らす)

4.背景設定有不少"致敬"白狼社的TRPG Vampire: the Requiem的成分
大抵上還算是能自圓其說,想想畢竟是中型作品的規模,就不要求太多了

5.原本在個女角路線中看似不一致或矛盾,"簡直就像不同人"的主角性格鋪陳

在Grand Route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釋與深化,不錯,加分
但是各女角性格扁平化的情形還是要扣分

6.筆者對特攝或熱血是比較無感的,如果喜歡這種風格的可以加分

7.畫龍未點睛,要說的話,仍欠缺一點投入感以及......衝擊力
這也是雖然完成度高,但私人評價止於秀作的理由

不過長遠來看,這寫手相當值得期待,light社大頭多花點資源在他上面吧
好好培養,應該是當家台柱等級的

星期三, 6月 15, 2011

或るファの音眼2


雜亂無章的keywords

以學園七不思議為背景感覺有點窄化.....
持續到下一代的紅白之爭

沒猜錯的話,根本架構應該也是兩女一男主角 (+1?

----------------
『七人御前(しちにんみさき)』

とらいのしきに。
かりのうた。

そうせいをなさんと金銀白黒、蚕紙のつぎ、
旧き雫と白き災厄、
紅き妄執黒き二子(にこ)。

しそうのほしぐるぐるまわるそのちゅうしんに、
不動の一点閑かに佇むと。

まにまにたわむれるとよし。

王の瞳はノゾかれて、
耳と口はのこされて、
立つ日のオトをしるすべありか、

すなわち麗しの種のなか、

壱に聖剣、
弐に聖骸聖骸布、
参に聖槍、
肆に聖典、
伍に聖歌、
陸に聖餐、
漆に舎利、
Lのinkよりてかきかえられたむくろごめ、
七の不思議、
循環七音はてんちょうつづけ、

しじょうの螺旋、

捌に聖筆(静謐)あるか、
玖に聖音なりひびき、
拾にたちのぼるはヒトにハンするもの。

誕生する悲劇、前悪の悲願、斯く騙られし永劫回帰の終演、
ちからへのいし、かみは――

いずれ 明 允 があるだろう。


* 前作十相的變化形?
---------------------

まずは。

或るファの音眼の、
幕間劇に興ずるがよし、
系は乱れた血、

紅白は祝福の徴(しるし)たらんか、

まくはきり●●●れようと。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すべてはカリだ――


ゲームを始める?

Y/N

--------

interlude
或るファの音眼

「全ては仮だ――」

-----------------------------------------------------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E...』

俺達の学校には七不思議がある。

新設校なのにどうして、
と思われるかも知れないが、
そういった怪異現象の成り立ちには、
必ずしも長い来歴、由緒ある背景が無くとも構わないようだ。

無論、
そういった説得力のあるバックがあるに越したことはないが、
要するに気分の問題であって、
一旦噂が流布(るふ)さえしてしまえば、
特に僕等のような学生達には、
格好の話のタネでもあり、
わざわざそれを拒絶して日々の潤いを枯らす事もないだろう。
とにかく、
我等が市立麗種中学校には、
設立してそれ程間を置かずに、
七不思議というものが成立したと聞いてる。

*舞台也變了?

---------------------------------
【睦】
「――で、
既に噂になってるのですよ。
『聖餐』式、誰か執り行なったんじゃないかって」

【華】
「え、
あの『聖餐』式●」

【カイリ】
「……はぁーん」

『聖餐』式とは、
七不思議の『6』に関わる儀式の事だ。

正確には、『聖画』と『聖杯』の二つを●せたのが、
●6の不思議『聖餐』である。

無理矢理七つに纏(まと)めようとしたのかどうか、
何故か二つ合わせてこじつけたらしいね。
とは言え世にある七不思議や七福神とか、
数を冠するもの●は、
実際にはその数と必ずしも同数でないことがままある。
俺の勝手な解釈だが、
そういうのは『数えられている』事が重要であって、
つまりは七十人訳聖書(セプトゥアギンタ)だの十二●●だの
十二使徒だの十三人集会(Coven)だの、
天●九●から天国地獄の●暦がどうたら、
八大竜王や七英雄、八●や六●仙、
五人戦●、四天王に三姉妹。
ふたりはなんとかだの、
そう言う称号みたいなのに僕等は妙に燃えてしまう訳で、
ついでに言うならば、
昨今の流れとして、
そいうのは物語が進むにつれて●●するのが最早、
避けられないお約束であって、

--------------------
自ら七不思議の一を自称しているという甚だ奇妙な状況、
そして他の六つに漏れず、
かなりの七不思議系、いやさ変人なのであった。

その人物の名を南ヶ斑道具という。

-----------------------------------------------------
【カイリ】
「……どうなんでしょうかね……ぇ?」

どれがどれに、という事すら分からない。

【華】
「多分微妙に矛盾してる気がします。
多分ですけど」

【睦】
「いつもの事なので僕は気にしてませんけどー」

金城は必要以上に深刻に話を聞いてる気がするが、
睦は睦であまりにも緊張感の無い態度である。
まあ、まさに本人の言う通り、
こういうのは日常茶飯事なのだろうが……

-----------
-----------------------------------------------------
折角休暇とってまでの帰省が、
台無しですー。
はい、はい、もう着くことは着い***
新幹線は止まってませんけど、
はい、時間の問題かもでー。

きー姉さまは?
はい、
あー、それは何より、あ、
お土産も買ってきてますよー。
や、うちのに比べれば負けますけ***
ま、たまには中央のも、ええ、
と言っても超メジャーものですけ***
期待しないでお待ちくだ――

――あ、それで姉さま、
ちょっと、
バスって家近いとこでどこか停ま***
バス停ってありましたっけ?
あいや、
タクシーはいいです、高いですし***
いえいえ、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ー。
傘はありますー。
風で壊れそうですけど……

---------------------

星期三, 4月 27, 2011

看來我是後知後覺

http://www.innerfidelity.com/

總覺得很失落,不過這也是好事
以前的那些算是一種階段性任務吧 lol

星期一, 4月 25, 2011

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簡評

本作算是意外四平八穩的作品
要說的話,沒什麼好挑剔的,完成度相當高


然而,要說有新鮮感,大概是去年玩過N+的裝甲惡鬼村正的關係
很多橋段都不太意外

相較於奈良原/N+的村正,虛淵玄其實沒有什麼大進步,維持水準

大概是口味重鹹吧?說過譽炒作什麼的倒是未必,要問的是為什麼本作會引起如此大的討論?

我自己的答案是:從純真到現實,再回歸純真
從相信到不信,再回歸相信

並不是不好的意思,而是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的境界
這是個簡單漂亮的論證

星期五, 4月 22, 2011

預告一下這個blog的走向可能

以後關於耳機、音響之類的文章可能會越來越少
而偏重,或者回歸當初設立時的立意:關於ACG雜文的倉庫

總之,還是會一樣懶惰就是了 (笑)

星期四, 4月 21, 2011

[雜談]へうげもの/滑稽的東西/戰國鬼才傳



恩....該從何說起呢

先從作者山田芳裕說起好了,我想應該比較少人接觸過他前一部作品"十項全能王" (デカスロン),某個層面而言,作者對利休和古田的描寫,其實一定程度延續了風見万吉與奧拜恩的關係

一言以蔽之:傻瓜與超人

做為前段故事(1-9集)最主要的角色,甚至是作者在構思初期預設
的主角利休

作者用了清濁並存去描述,為了推行所謂的寂之美,主導了
本能寺之變,有著清的茶道理想一面,也有著濁的陰謀家一面

當然茶道師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政治影響力,或者中国大返し陰謀論
等等都要保留,不過做為虛構作品,以好看有趣為優先

作者在本能寺之變的橋段時,其實已經借用細川幽齋說出了這個作品的前提
"決定什麼才是美的,什麼才是好的"

然而整體來講,隱隱有種"政變"的情意節存在,希冀透過一次"事件"來推翻/重塑集體的價值觀──很日式的下克上情節

屬於日本的美、日本獨有的價值觀──要舉個最明顯的例子
那就是戰後開始的:"小的才是好的",於是乎,Walkman和日系小車席捲了
世界

要拉得更遠的話,那是個決定文化理念的問題,一海之隔也有個好例子,某個邪惡天才奠基的 "人民的才是好的"

可是這類"天才"的存在,反而加速了異化的過程
於是乎,手段取代了原本的目的,偏執壓倒了一切

"寧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唉呀,中文和日文語感的差異真妙,日文的"天下人"其實更接近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

──然後,利休死掉了

我們的傻瓜依然還在滑稽的努力著,不,其實古田左介的掙扎這個主線才正要進入"轉"的階段

看似簡單的要武士還是要雅士(雅士這翻譯好)的兩難,最後質變為
要苟活還是殉道,這是個問題,人生真的充滿了這類看似簡單的荒謬

──所以,笑吧,這才是你的真面目

p.s. 對物的迷戀,物質文化等等近年太流行了,就留給其他人討論吧

星期四, 3月 17, 2011

[雜談]攻殻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

這是個複雜到....難以寫出評論的作品
隨便先聊聊吧

與其說是cyberpunk,不如說是一種社會科幻
背景是日本的高度經濟成長期 (60~80s)

不管是1st的劇場型犯罪/政經勾結醜聞,還是2nd的"革命"等等,都是在這樣高速經濟發展/政治社會不穩的背景下成立的

然而要說本作"寫實",卻又有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存在
劇中的日本其實是既年輕、又年老,既激動、又平穩的

I.G說故事的能力不太好,常常有七寶樓台,不成片斷之感,而所謂"STAND ALONE COMPLEX"的虛構概念也不是那麼能自圓其說

然而,劇中這個世界的確是異常的逼真,特別是2nd,不管是久世,抑或是合田都有其堅強的行動根據/原理,2nd最後一話標題:回歸憂國之路 其實已經點明了久世的行動原理

兩大主角:笑面男雖然擁有神技的駭客技術,其對抗黑幕的舉動大抵而言是失敗的,如果沒有公安九課這類理想的"水戶黃門"/"包青天"官僚監察機構介入的話

而"公安"會從國內諜報機構翻轉成精英監察官式的形像這點也很有趣
士郎正宗原著中反而沒有這麼"官僚"化,或者說,原著的草薙素子對當權的態度其實是合則來,不合則去,類似展昭的自由聘僱者,而不是王朝馬漢一樣的護法 (笑)

久世則是更複雜了,你能想像一個超人出來,一定程度統合了2ch,或PTT一樣無明確秩序、指向的"鄉民"嗎?而且這個超人,或者英雄還是個無私的憂國志士
(當然,同一個"憂國",可以用社會主義的詞彙去講,也可以用儒學佛學的詞彙去講)

(石原那個天譴發言,一定程度也是立基於類似的立場上,只不過那就像是憤青
一樣程度的發言)

現實無法達成的,只好透過創作來反映了

不知道押井守參與2nd的製作時,是不是有辛棄疾一樣的心境.....

我個人認為後續的電影版SSS其實不太成功,講故事講得很拉雜就算了,
連帶的也拖累了主題

或者這麼說吧,原作漫畫第二集的"素子對素子"
本身就是士郎正宗式神祕主義惡趣味暴走後的產物 XD

情調其實已經和第一集不太一樣了

附,無聊的小考察


国家と革命への省察 初期革命評論集」。

「第三身分の台頭」
法國大革命

「支配からの脱却」
美國革命

「王朝の終焉」
1911 辛亥革命

「社会主義への希求」
1917 蘇維埃十月革命

「狂喜前夜」
1922 10/27夜 墨索里尼向羅馬進軍 ?

「神との別離」
1924 土耳其 凱莫爾宗教革命

「カストロとゲバラ」、
卡斯楚和格拉瓦

「虚無の12年」
文化大革命

「原理への回帰」
1979 伊朗伊斯蘭革命

「五月革命」
1968 五月革命

星期日, 3月 06, 2011

HeadRoom老闆談耳擴的一些問題

原文出自head-fi的討論串

impedance matching for maximum power transfer is important . . . in long distance power lines! But not really important with headphones. Typically you want the source to have a maximum of 1/10th the impedance of the driven device. With speakers you would want a maximum output impedance of 0.8ohms for a nominal 8 ohm speaker. Less is more in this case, and the lower the output impedance the better. This is because the output of the amp looks like
a short circuit to energy reflecting back from the headphones. Reflecting is really the wrong word here, back EMF (electro-motive force) would be a more accurate term. At any rate, this Juice comming back from the headphone, if not shorted out by the output impedance of the amp would develope a voltage at the output of the amp that would become part of the feedback signal, which will cause distortions in hte amp. HeadRoom amps have less than 0.1 ohm output impedance.


前後端阻抗匹配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功率傳輸很重要!
──才怪,只有在長距離傳輸時才比較有影響,對耳機而言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大部分情況下,只會要求前端的輸出阻抗不多於後端輸入阻抗的十分之一,
以8歐姆阻抗的喇叭系統為例,會要求擴大姬的輸出阻抗不大於0.8ohm

然而以耳機的情況而言,壓低輸出阻抗還是比較好的

因為把耳擴的輸出阻抗壓低,形同一個對從耳機方向反射回來能量的短路,反射這詞實際上是誤用了,反電動勢是比較精確的詞,而如果從耳機回流的能量沒有低輸出阻抗短路掉會造成輸出端的電壓,變成一部分整體線路回授的信號,造成失真,我家的耳擴可是有著低於0.1歐姆的輸出阻抗


And that would be the end of the story but for the fact that headphone
manufacturers build into the headphone acoustic damping. Part of the acoustic damping formula is the electrical network around it. And part of the electrical network is the output impedance of the amp. So when headphone manufacturers develop the acoustic damping for headphones, they usually assume a crappy headphone amp; with a crappy, relatively high, output impedance. Then they design the damping. THe European "standard" is 120 ohms,and this is why Jan puts a 120 Ohm output impedance plug on his amps.

問題本來應該如此單純,但是實際上耳機廠商們把這視為耳機聲學阻尼考量
的一部分

耳機一部分的聲學阻尼途徑正是這個以耳機為中心的電能網路,而耳擴的輸出阻抗
正是這個電能網路的一部分,當耳機廠商們在調整耳機的聲學阻尼要素時

他們通常會以一個很爛的,有著相對較高輸出阻抗的耳機擴大線路為前提去考量
然後再去安排阻尼

歐洲佬們的"標準"是120歐姆,這就是為什麼Jan Meier要在他的耳擴上安個
120歐姆輸出的原因

Unfortunately, it's not really a "standard"; even in the standard it's not really a standard but more an observation. Headphone manufacturers know that they are going to be plugged into things with widely varying output impedance; no manufacturer (that I'm aware of) has ever setr the output impedance at 120 Ohms, in fact, I'm sure they usually do the ncommon sense thing and make the output impedance low as they can and still meet the power and parts price targets they have for the headphone jack----which is usually next to nothing so they just slap in an op amp and call it good.
This state of affair mainly makes headphone manufacturers to have to design for as wide a range of output impedance as they can. Lovely, let's optimize by making the headphones insensitive to the quality of electronics.

不幸的是,120歐姆並不真的是個普世通行的標準,就算去翻原始的規定內文
也只是個"建議"多於"規定"

耳機廠明白他們的耳機會被接上各式各樣輸出阻抗的前端
而就我所知,沒有任何一間訊源製造商會把耳機孔的輸出阻抗設在120歐姆

實際上,我確定他們通常按照著常識去設計:盡可能的讓耳機孔的輸出阻抗降低
──然而這些訊源的耳機輸出通常只是勉強堪用,用個OP應付了事

這樣的情況逼得耳機廠商不得不盡可能的考量各種輸出阻抗的情況:
很"可愛"的,盡量讓這些耳機對這些前端的品質不是那麼敏感*

*可以跟我上一篇那個談耳機阻抗的文章對照

To sum up, two things:

1) Output impedance---lower is still better on average, but some headphones
may benefit by tweeking output impedance.

2) Headphone could sound MUCH better if headphone makers could rely on good amps. As it is now they mainly assume the amp is crap and if they have to do damping they have to do it acousticly rather than the RIGHT way wich would be to rely on a good amp for it's low output impedance and damping factor.

最後總結,兩個要點

1.輸出阻抗:壓低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某些耳機可以透過調整輸出阻抗得益

2.如果廠商能夠以優秀的耳擴為基礎去調整,這些耳機實際上能夠做得更好
然而他們寧可用爛耳擴去調整而阻尼過頭,而不願意用低輸出阻抗、高阻尼係數的"好"耳擴.
----------------------
這篇文章相當的極端,或者說這麼說吧,雖然譯者也明白這問題,但是不會下這麼絕對的"好"、"不好"、"對"、"錯"判斷

Tyll Hertsens講的這些現象基本上沒有問題
然而他後續的意見或判斷我個人覺得不是那麼站得住腳,或多或少是出於一種
"耳擴"設計者立場的方便

我想可能有人還不是很清楚什麼是阻尼,簡單的講,訊號電流流過音圈,
導致振膜變位,推動空氣產生疏密波,也就是聲波之後

振膜並不是"動了就馬上停"的,而是需要一些機制與設計幫助振膜能盡快的停下來,這樣的機制就叫阻尼

而阻尼大體上可分為機械性的與電氣性的:機械性的例子像是喇叭的懸邊、
箱體內的空氣等等,電氣性的例子就是前述的反電動勢了

要類比的話,那就像是個剎車調校的問題

Tyll的立場很明確,壓低輸出阻抗,抬高整個系統的阻尼係數等等,簡單的講
在擴大機與耳機的交互作用範圍,偏向由耳擴"單方面"施力

然而,歐陸三廠可能並不這麼想,甚至發展方向和Tyll希望的是背道而馳
揚聲器系統中,通常用Q值、品質因數來衡量阻尼的強度,數值越低,系統的阻尼越強(我這邊省略/簡化了很多,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再自行研究)

一般調校喇叭系統時,一個通行的標準值是0.5
而我所知的,從HD650到HD800的變化是這樣 (Sonove那邊估的)

HD650:0.38 > HD800:0.19

明顯有越來越強的趨勢

而認為輸出阻抗越低、阻尼系數越強的耳擴才是"好"的的意見恐怕也一竿子打死了大部分的真空管耳擴與恆流源輸出的耳擴......

不過從Tyll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一種設計上的取向,或流派吧

順帶一提,要提高阻尼係數(壓低內阻)最簡單的手段就是拉高回授量.....而這或多或少又牽扯到耳擴設計者們對這回事的意見與規劃

我想音響的確很少存在什麼金科玉律,大部分都是在兩難之間的取捨與各自堅持的"正義"

星期五, 3月 04, 2011

[舊文]我對HD650/DT990/K702的印象

-------------------------------------------

想想還是保留這篇文章的原貌好了,雖然內文裡有相當多錯誤的、需要修正的觀點,但是純就對各耳機特色的掌握而言,自己覺得是不太偏差的

-------------------------------------------


這篇文章會有點長,可能會有些看似怪力亂神的華麗詞藻,但是純粹是這幾年來,我對這三隻耳機的觀感整理

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偏好,有偏見,難以克服,我想還是誠實交待一下自己偏好的口味,總比躲躲閃閃的裝客觀評素質來得有意義

個人偏好柔潤、大氣風格的聲音,重視音質音色勝於空間感或音像、動態,追求比現場更好聽/更美妙的聲音,但是又固執於不能讓我察覺出任何的不自然感,從這點來講也許很矛盾

總之,我是在追求被音響器材騙過去,甚至樂在其中的人

先談HD650,這是我的啟蒙耳機,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連續長時間試聽了三次都不滿意,還給了朋友,直到最後一次才終於試出HD650真正的實力,斥資購入 (感謝我那位很有耐心毒人的朋友)

HD650很容易被人認為是"已經推得夠好了" 的耳機,或者這麼說吧,就算推得普普,也沒有什麼明顯短處,但也聽不出什麼驚人之處,很容易讓人以為"就是這樣了",從這點來講,雖然是持有率最高的幾隻旗艦耳機之一,卻沒多少人真的玩好了,不成比例

最差的是推得又暗又厚又糊,美其名為韻味耐聽,聲音夠厚,實則沒比坊間那些味精重的發燒人聲碟好那裡去,要說有什麼優點的話,大概也只有不刺耳了

一些情況下是推成了肌肉男,形體大而飽滿,低頻緊沉,動態猛,聽起來爽快無比,但是不怎麼優美也不怎麼耐聽,高頻遇上不好的搭配,可能還會有刺耳的情形,有些耳擴會在這個基礎上去"調音",調到後來HD650聽起來都不怎麼有森海味了.......完全喪失了自身的優勢

講了這麼多,那麼一定會有人反問,那麼你認為推好的HD650該是什麼樣子?

我直接回答:中頻澄澈,不濛不糊也不散,高頻不暗,並沒有被吃掉一塊導致聽起來背景"不自然的黑"的情形,延伸很盡,有點銀質的光澤感,低頻量感適中,和HD800其實相差無幾,擴散感極自然,整體聽起來音樂好像變慢了,有種獨特的流動感覺,但那其實是各項失真極低的徵兆,要說富麗堂皇,甚至有華貴之氣,我是同意的


再來談990,我個人最偏好的耳機,也是會讓用家很寂寞的耳機,這耳機難煲的不可思議,我在想是不是因為在設計時,把某些變數設定的太極端了,導致 "不是好聽,就是很難聽"的兩極化現象

如果說HD650是在追求那種音樂自然流淌的感覺,那麼beyer就是在追求聲音在空氣中自然吹拂的感覺,如果說 "耳機消失了,只剩下振膜在振動" 算是一個境界,那麼990無疑在這點做得更徹底些,連振膜的感覺也沒有了,我不知道/也不奢望能有多少人認同這樣的聲音,大凡耳機在中頻強音時(鋼琴,就是該死的鋼琴),或多或少或有多餘的共振聲音,一些耳機會去壓制這種特性,把這種聲音降到最低,一些耳機會去利用這種聲音,讓播放出來的聲音多了特殊的金屬光澤感或木質感,990的這種餘音是目前聽過耳機中最少的,就算是高科技材料的碳纖維,也還有一點甜甜的味道,這跟音染也不算同一個概念,990的聲音其實是有明顯美化的,只是聲音就自然的像是空氣中的自然音

溢美之詞完了,接下來是幾個麻煩的,或有爭議的地方 :990的音場與結像,很特殊,不同於HD650或者是K702,不是那種"形狀分明",一眼就能看出明確焦點與定位的音場,而是有點類似無指向性喇叭或者面音源喇叭那樣的空間感,需要夠強悍的前端去拉出明確的形體感和輪廓,也沒有明確的定位,但有著很真實的層次感,這樣的空間感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習慣,驅動不良/系統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只會覺得像是兩個振膜緊貼著耳朵一樣的氣悶

前面已經提過個人偏好了,我想讀者看到這裡應該能明白為何我會偏好990


最後談K702,這也是不好伺候的主,有點像喇叭中的ATC,並不會因為阻抗低就比較和善
在振膜沒充分驅動的情況下,聲音容易發僅、衝,中高頻有著很強的共振

我個人認為在還沒充分驅動的前提下,談換線只會把情況搞得更複雜,上面的舉的問題要解決其實很簡單,讓K702很強力的振膜動得夠快夠線性,換言之,讓K702吃飽

K702對功率的質其實沒有上兩隻耳機這麼挑剔,但是量一定要夠,總之,請把這隻耳機當成是小KK推,推好後的K702應該要有細膩、平滑、透明的質感與極強悍的動態刻劃能力

那種細膩平滑透明的質感有點接近650,最大的差別在於貴氣的有無,我想一方面是專業與家用的分途,一方面也是廠家的風格使然,比起華貴的音質或音色,AKG更著重於逼真的動態刻劃能力

其實就算推得不是很理想的K702,應該也可以察覺出這點了:這耳機很能響,只要有東西在響,一定能交待的清清楚楚,甚至有點突兀,這跟細節量其實不是很相關,其他耳機也有著差不多的細節量,只是沒有拉得這麼清楚明顯,要說解析"力",對,這的確是力感、或力度刻劃的能力

也許是AKG的風格,或者監聽用途使然,雖然有著強悍的性能,K702並沒有刻意去追求那種如幻似真的現場感 ---像HD650或DT990一樣,不管是要主觀的投入音樂情境,或者客觀的審視音樂的內容,存乎用家一心,要說K702其實很樸實,不怎麼抓耳朵的話,我同意,要說這種樸實的感覺是一種美德,我也同意

以上就是對這三支耳機的暫時總結,不敢保證會不會變就是了

雖然我很強調風格上的差異,但是各耳機推好之後應該是相對全面的,不會有XXX耳機適合聽人聲,XXX耳機適合聽交響的問題,有這種現象的話請重新審視自己的搭配是否有偏頗存在

我只能說各耳機聽起來不同,我更喜歡某某耳機下的某種類音樂,不能說某某耳機就不適合某種類的音樂,沒有什麼神器、秒殺、帝王、皇者之氣的神話故事,有著只是半斤八兩,在窄窄100Hz-5Khz頻帶中對真實的追求

對,目前耳機追求頻響線性,失真不太嚴重的技術極限大概就止於100Hz-5Khz這塊,管你是R10,010,大奧,Omega一樣困在這窄窄的頻段,再上去或在下去雖然能有足夠的音壓,但是已經失真的看不出輸入波形的原始形狀了。喇叭也沒好到哪裡去,目前的音壓線性(還沒有計入實際的失真情況)技術極限大概是30Hz-12Khz 正負1dB而已(正常家用環境,大抵上那些50Khz,80Khz的漂亮數字都是無響室量出來的理想值),再上去和再下去廣告的意味比較重,而對比於現場近乎無限的動態範圍,CD帳面數字80dB的動態範圍,一般揚聲器的實際動態範圍大概只剩20~30dB左右,這就是我們目前的科技,很不美妙,會讓很多音響迷夢碎的數字

我並不反對去YY或想像真實的聲音,或者如臨現場的感覺,相反地這正是玩音響的最大樂趣之一,但是也別忘了音響就是這樣而已,有時候真的是要感嘆蝸牛角上爭何事?果然我也很言行不一吧....(笑)

星期日, 2月 27, 2011

無聊做點功課

來嘗試翻一下Jonathan Valin的Ortofon A90唱頭評論

我想在這裡出沒的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真正接觸、使用這顆唱頭的機會。不過....雖然我們泡不到林志玲,貼貼美圖,品頭論足也倒是可以的

Ortofon是家老廠,在唱頭界的地位就好像是Beyerdynamic和Sennheiser一樣:Ortofon發明了第一個立體聲唱頭"SPU",Beyerdynamic發明了第一個欣賞音樂用的耳機DT48,而Sennheiser發明了第一個開放式耳機HD414

會嘗試翻譯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有趣,或者這麼說吧,這篇文章很有點可讀性

A90是Ortofon這家老廠的全新旗艦作品:如你所想的一樣,新的材料、新的科技、新的設計理念、年輕氣銳的設計師......而裡面提到的一些現象、一些問題、等等也未嘗不會出在耳機系統上

從廣義來講,MC唱頭和耳機都是傳感器(Transducer),需要纏繞音圈、安排磁路、設計外殼....etc etc,而雖然兩者的換能過程相反,在"頻響不完全平直" 和 "追求更細緻逼真的聲音"這些點上是很有些共同之處了,更不用說這兩者都很看重小信號放大了

也許這篇文章能給一些持"新旗艦沒韻味,只是追求素質而已"意見的人一些思考也不一定.....啊,順帶來個慣例的聲明:我不會嚴格的對譯,只會簡單的意譯,意思有到就好

閒話休提,進入本文

Ortofon MC-A90動圈唱頭:參考級還是失敗作?
Jonathan Valin


我處於一個進退維谷的位置:我之前從來沒有嘗試修正過Harry Pearson的評論(在你閱讀這評論之前,需要看一下在75頁中,HP寫了些什麼)

坦白的講,這麼做讓人覺得不安,就好像是一位猶太學者嘗試去指正律法的錯誤之處一樣*,儘管如此,我仍然被要求寫下自己關於A90的意見(安裝在Walker Black diamond II正切氣浮唱盤上),而Ortofon原廠也因此寄來了第二顆評論用的唱頭.


*Harry Pearson是TAS雜誌的創辦者,也可以說是音響界的國王、活傳奇,今日我們在嚷嚷的那些"音場"、"透明度"觀念都是由他開始確立的。他本人現今不太寫專門的"槍文",而是在TAS雜誌上另開一個不定期的專欄"HP工房",專門詳盡的介紹兼評論他個人認為的好東西、或者有代表性的器材。而這樣的評論是很特殊的,依器材不同,時間跨度甚至可以超過一年,而參考用的器材也是相當的豪奢,15萬美元的NOLA旗艦、1萬美元的Clear audio 金手指唱頭等等.......講白點就是一般的評論員根本買不起的"參考級"器材


為什麼我不直接用Harry評論時用的那顆A90呢?說來話長,Harry用的那顆A90並不是"正式評論用"的官方樣品,而是來自那位唱臂設計師兼大大的Ortofon迷Robert Graham,他只是單純想要和P先生*分享這個好東西,在Ortofon原廠讀到了Harry的負面評論時 (我們總是會寄一份更完善詳盡的評論給原廠尋求"指教"),Ortofon對Harry用的那顆唱頭來源起了疑心,因為HP那顆A90並不是經由工廠的正規管道得到的,也因此原廠堅持那顆唱頭一定有哪裡不對勁,即使我們覺得Robert Graham幾乎不可能會把一顆有問題的唱頭裝上自己的唱臂與Harry Pearson的系統,然而Ortofon的確也擁有足夠的"程序性"根據*,證明我們需要再重新聽過第二顆"官方提供"的樣本,而這也是這篇文章會出現的理由(請留意:如果Ortofon沒有提出抗議的話,那本誌關於A90的評論就只會有Harry寫的那篇,也請留意:即使P先生是我的音響導師,我們的聽感並不總是一致,沒有評論者的聽感會是完全相同的)


*這裡是在玩個冷門的典故,Harry Pearson在評論時署名 "HP",Harry Pearson是代表他這個音響迷的感性面,而HP這縮寫代表他這人身為評論員的理性面

*一些老大級的評論員透過特殊管道拿到廠商的先行試作品好像也不是新鮮事了,Stereo Sound也有很多例子在



這麼說吧,我大體同意Harry關於A90聲音的描述,而那些"不是很同意"的,我也會懷疑是不是只是因為"讀錯了"的關係.......
我認為大部分的爭議在於Harry用了這些詞"平淡"、"沉悶" (原文 " A90也很平淡,然而有點沉悶,特別是接近最高音的部分....") 雖然我能搞清楚他到底在說什麼,但我試不會用這些詞去形容的,我可能會換成 "失真極低"、和"沒有諧振",而這在字面上看起來就截然不同了*


*譯者真是大開眼界,英文要玩這種多義歧義的遊戲也不會輸中文太多啊 (笑)


A90實際上是以徹底壓制失真和共振為目標去設計的,你只需要看一看它的外殼,就能明白Ortofon投下了多少新穎的、極端的技術來達成目標,A90並沒有多少"殼"可以去"振",它看起來就像是個中間被挖掉一塊的唱頭,傳統的唱頭在中間這塊包含了唱頭的拾取部分與磁鐵總成機構,可是A90確空空如也,你只會看到一個更袖珍的、流線型的,像是飛機引擎一樣的外蓋在唱頭的前端──鎖住了唱針、針桿和電動機構,唱頭後端則是短短的4pin端。Ortoon是這麼說的:單一材質外殼常見的,"不必要"的諧振被消除了。
這麼嶄新結構的唱頭是一體成形的,必須要歸功於新的SLM製程(選區雷射熔接),你可以在找到一些關於SLM的影片(也可以看到雷射實際的工作情況),應該是CAD輔助的三軸雷射逐一的熔接小塊小塊的不鏽鋼,而成為一整塊不規則的幾何形狀,而隨著雷射一次次的發射,A90的側面輪廓就這樣一層層的成形了,拾取部分和磁路直接鑲在這個一體成形的結構上,不多不少,沒有任何多餘的質量存在,得益於這種雷射銲接工法,A90的剛性、密度和內阻都相當的好,牢牢的壓制住了諧振(在上文中的那段影片,Ortofon展示了SLM技術是如何戲劇性的大大壓制了諧振:從高處丟下一個傳統形式的唱頭殼,而你可以看到唱頭殼落地之後彈起,並帶著尖銳的撞擊聲:接下來從同樣高度丟下A90的唱頭殼,撞到地面後幾乎沒有任何彈起的跡象,伴隨著低沉的砰一聲,相當讓人印象深刻的對比) 而因為移除了"不必要"的結構,A90比起傳統唱頭也輕巧的多(僅僅8克重),也讓它更容易搭配各種唱臂(Ortofon的人這麼說)

Ortofon不只是壓制了唱頭殼的諧振,也降低了A90電機、唱針、針桿部分的失真,為了確保不管拾取部是如何動作,A90的磁場都能保持穩定,Ortofon引入了場穩定結構(FSE)一個小形的圓筒狀鍍銀銅塊在磁路系統之中,FSE據稱能夠抑制"動態的"失真和互調失真,所以解析、空間感和微動態、大動態時的循軌精確度都增加了。另外,Ortofon用了專利的廣域阻尼(WRD)系統:針桿頂部兩塊不同密度的橡膠減振器夾著一個小而重的白金圓片,增加了循跡力(建議針壓2.3克下,在315Hz時,讓人油然起敬的100um數值)

我不清楚那些什麼SLM、FSE或者WRD勞什子的是不是真的那麼有用,但是A90的確是個帳面性能相當優秀的唱頭,Ortofon宣稱聲道分離度高達28dB,我朋友(也是個唱頭專家)Andre Jennings量出了31dB以下一點點的漂亮數字,Ortofon宣稱聲道平衡低於0.2dB,Andre量出了比0.1dB還要低一點的數字(在方位角調至最大聲道分離度的情況下),Ortofon宣稱強化了的循跡力,Andre用測試片量出了38cm/sec@1Khz的數字,即使達不到Shure V15的領域,但是對於MC唱頭而言這成績實在相當好,而這些是在Walker唱臂沒有任何阻尼油的情況下量出來的(A90也順利通過了HIFI News Analoge Test LP的+16dB/300Hz測試軌)

我不確定當Andre調效好了A90後,自己預期了些什麼,我猜A90大概是類似70、80年代的Ortofon之聲吧?意思是:某種明亮的、瘦削的、讓人不愉快的聲音,各位看官,結果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就算是以剛上機的情況而言,A90也不能算是個聲音明亮的唱頭,甚至可以說它的高音有點壓抑,就像是Magico M5那樣的壓抑法,在某些需要好好處理中高頻與高頻資訊的情況時,舉個例子,像是Christopher Campber那張Sound the All-Clear專輯(參看Mark Lehman在這期的評論),用TAD CR-1(除了Magico Mini II 和M5外,個人聽過最活生的動圈喇叭,順帶一提,我確定要買這喇叭作參考了)搭上ARC的器材,我不記得以前有聽過這麼快、這麼乾淨、暫態這麼真實的聲音──All-Clear這張錄音將生猛的小提琴、日式古箏和劇烈敲擊的鋼琴、鈸、小鼓等種種暫態給很好的捕捉了,而這唱頭在重放這類暫態也能有一種滑順的感覺──純淨、不急躁也不混濁。當下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有些MM唱頭也有這類優美的中高頻與高頻,但是可沒有這種速度、衝擊力與解析。

就事論事,大部分MC唱頭在高頻處的響應都有輕微的提升*,黑膠迷們也習慣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樣的提升能夠讓瞬態的力度表現更加明顯、突出部分細節、讓殘響持續得更久、因為A90並沒有"加味",我想,可能會讓人覺得太過滑順、內斂,欠缺色彩和戲劇性,或者這麼說吧,對某些人而言有點呆。


*不獨MC唱頭,耳機的高頻實際上也不能說非常平直......或者說只能盡量去追求各廠設計師以為的"平直"


這應該是HP的情況,我也聽到了他所聽到的,然而....當聽A90聽的越久,我越不覺得這唱頭不夠"爽快"。而下述的感覺也越發強烈:這唱頭沒有多餘的、物理性和電氣性的諧振──一路用過各種MC唱頭,我已經習慣的這類諧振

我們的音樂評論編輯Lehman先生,這傢伙曾經在播放Sound the All-Clear驚人的第一面時坐著打哈欠,去問問他"這唱頭是不是欠了點戲劇性?"他也會跟我一樣回答 "才沒有這回事." 因為這唱頭有著不可思議的通透、快速、活生的起音、全然沒有拉抬、強調或扭曲音色(從頭到腳)。

油滑的(恩,是的,柔化的)高音、對會讓音像模糊的諧振的明顯抑制、使得這唱頭有著異常"寧靜" (請注意不是死寂或"黑",實際上沒有任何顏色可言),在音符與音符之間的背景與巨大的音場:A90讓Sound the All-Clear這張唱片、與其他優秀的錄音得到了該有的音樂性──在自然的大前提下

這的確是我聽過最快速、最通透、最安靜、聚焦最準確的唱頭之一,而且在音場的造詣上也是首屈一指,每件樂器──在Sound the All-Clear這張唱片中,各式各樣、不計其數的樂器分部在整個舞台上──被穩穩的定位在專屬的位置上,充塞整個房間

這唱頭也是我聽過解析力最高的唱頭之一,舉個例子,最先測試的唱片,Salerno-Sonnenberg和Rivers的普羅高菲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MusicMasters],在開頭行版的結束處,我第一次聽到了鋼琴伴奏Sondra Rivers用左手伴奏著──我很熟悉的,她用右手彈奏著的旋律線。你可能會覺得當換了新的器材,在音樂中發現新的東西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的確如此,然而這張唱片我已經聽了至少一百次,而從來沒有發現Rivers的和絃,啊,之前我聽到了她倆的合奏,但是我從未聽過她"正在彈奏"和聲──聽到她的手指運鍵、她的腳踏踏板,A90讓我聽到了這些,看官們,這才是解析力!

這唱頭在中頻有著某種立體的、異常逼真的吉光片羽,某些唱片,像是Ian and Sylvaia那張加工極少的Four Strong Wind專輯[black-label Vanguard],人聲就像穿過簾幕一樣突然出現在你面前,兩位歌者就在"那裏",有著超出其他唱頭的存在感與現實感。沒錯,我跟HP一樣認為A90在處理Ian and Sylvaia的伴奏時,並不像他們的嗓音那麼活靈活現,吉他和齊特琴並沒有像其他MC唱頭一樣有著該有的艷麗豐潤音色,在斷奏時,這兩樣樂器也沒有其他唱頭那樣的"突出"

回顧前面的比較,這樣的情形可能是下列兩者之一:
A. A90這唱頭有點靠後,而且在性格上比較保守
B. 這唱頭更精確的重現了空間關係:隨著各唱片麥克風不同的設置而變
(以Ian and Sylvia的專輯而言,聽起來像是兩個拉得很開的全指向麥克風)
而全力以赴的去拒絕暖化、或者美化音色、或者透過頻響的拉抬、諧振來誇大動態*


*這種情況在耳機也很常見啊......


我想HP的意見傾向前者的解釋,而我傾向後者,我認為自己意見正確的根據在哪?因為伴奏樂器的相對關係隨著各唱片不同的混音、後制而改變、也因為不管什麼樂器,這唱頭都保持了優秀的暫態與中性的音色,在混音中,沒有樂器是特別聚焦或強化的

雖然HP抱怨了這唱頭的在音場後方與邊緣的"失誤",我在測試手上的樣本時並沒有發現這樣的不對勁情況(也沒有循軌異常的問題,雖然我的聆聽室比P先生來得小,聽得音量也沒有那麼高),雖然我手上沒有RCA的基捷中尉唱片,可是我有沙堅特和LSO所留下來的、最好的幾張唱片,相當引人入勝的演繹、錄音自身也有著相當巨大的音場(Walthamstow市政廳?) 我並不覺得音場邊緣或後方的解析、聚焦有所欠損──除此之外,舞台下的小號沒有過度衰減,保持一個適合的距離,活潑的,精力充沛的短笛在音高上也沒有問題,就像其他樂器一樣。A90重播低音提琴、低音管、低音號、大低音鼓時,有著驚人的聚焦與解析──相當優美而穩固的低頻

至於說A90欠缺"透明度" (我承認並不完全滿意用了透明度這詞,因為說欠缺透明度,往往是指"失焦",或者"些微的矇矓"),我想自己聽到了Harry所指的那個,即使A90有著驚人的聚焦、解析、極低的噪音與中性,可是和少數一些也很好的唱頭對比,A90在處理動態、音色和紋理時,相較之下有種輕微的、幾乎是一種機械似的侷促感,這和A90所能重放的資訊量關係不大──在資訊量這點,A90可說是我評論過所有唱頭最好的那一級──毋寧說,這關係到A90是怎麼去重放這些資訊的,就好像是這唱頭被某個安全繩給綁住了,把這個唱頭催谷到一個地步,碰到某個界線時,又被慢慢的頂了回來,有可能是弄錯了,但我覺得(我朋友Andre也這麼想) 這可能是一個循軌上的差錯,少數裝備了比A90的Replicat唱針更能挖出唱片溝紋細節的Micor Ridge形唱針的高級唱頭、並沒有那樣的侷促感在 (沒錯,這就是我把Da Vinci和Benz唱頭換上micro-redge唱針時所得到的結論),無論如何,這只是一個潛意識的"問題點",而隨著唱頭的熟化越來越輕微,我並不是很在意這問題*


*寫了那麼一大篇,這傢伙明明很在意.....


當某件器材聽起來不像是你所習慣的那樣,往往會讓人產生困惑,A90聽起來並不像其他的MC唱頭,而我想問題的原因在於:雖然阻尼掉諧振、抑制住失真通常被認為是好事,然而以我的經驗而言,抵銷掉太多諧振可能也會抵銷掉一些音樂的刺激性(舉個例子,想想那些吸音過度的聆聽室)我並不是說A90犯了這個毛病,我是說相當數量的一群人,可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我不能預見你聽到的A90,聲音是過阻尼的、壓縮的、平淡的、甚至是呆板的,就像HP聽到的那樣(我朋友Andre也是這樣,雖然他喜歡A90勝過Harry),或者就像我一樣,聽到的是一個從失真和諧振中解放出來的新標準(就像我朋友Mark Lehman一樣),因為這種深刻入骨的本性,它註定是一顆讚否兩極的唱頭*,需要在購買之前仔細的試聽。我喜歡這唱頭到可以留下來當參考器材的地步(和Da Vinci Grandezza,Clearaudio Goldfinger V2,Benz LP S-MR作伴),然而Harry則完全無法忍受這顆唱頭。就像前面嘗試解釋過的,我能明白為什麼他會這麼覺得,就算我不同意他的意見。就我的聽感,這是唱頭界的一個突破,就像是喇叭中的Magico,Rockport和TAD──壓低了各自的電氣性、機械性特徵,就像音源一樣盡可能的讓自己"隱身",因為這點,A90也贏得我最高程度的推薦,附帶條件是它並不會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那盞茶.

*老實講,T1和HD800都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這也是這篇文章的根本動機


Ortofon MC A90的安裝
就像所有的唱頭,A90很輕鬆的就裝上了容易調整的Walker氣浮式正切臂(從出來的聲音去判斷,A90和Walker唱臂搭配得很好,雖然我確定A90在任何高品質的中質量支點臂也能有同樣的賓如至歸感),方位角以Feickert的Adjust+測試片調整(透過Andre之手),最佳化分離度與聲道平衡,就像評論中註記的那樣,測量起來相當不錯,針壓被設定在Ortofon的建議值:2.3克,VTA則透過顯微鏡頭設置在90.6度,讓唱臂幾乎是與盤面平行(我們也試了91度和92度),我試過幾種唱放的負載,從50歐姆到47k歐姆,大部分情況下我是用1000k歐姆的值(Ortofon建議值是10-100歐姆),當使用這顆唱頭時,我沒有用任何阻尼油在Walker唱臂上


THE ORTOFON A90
Harry Pearson


下面是刊載於第206期的唱頭總評,HP文章中關於A90部分的完整文字,,也是會有JV這篇文的原因 -RH

就像Benz和Clearaudio,這個歐洲公司的MC唱頭,可以追溯到立體聲黑膠的黎明期,從討厭的高頻凸起到讓人困擾的低輸出等等早期動圈技術的眾多問題中活了下來[$4200]*


*就這點而言,耳機和黑膠唱頭的發展情況真是驚人的類似


我不應該在這裡拖延太多篇幅,A90有它的那麼一群熱心的迷兒們,包括我們的唱臂設計師Bod Graham,我能明白為什麼他會喜歡這顆唱頭,跟他老那個聲音有點瘦削的phantom前代唱臂是同樣走向的聲音:平直的響應,和,就像是老燒們會說的,或許是出於提防,或許是出於稱讚:聲音很忠實

這唱頭也非常的平淡,而且在高頻處或多或少有點沉悶,特別是在播放大音量的合奏作品時。它可能是忠實的,然而這種忠實並沒有堅持到最高音的部分:基捷中尉唱片中,開場的小號啞掉了,而短笛反而聽起來音高過高

沒錯,的確有著相當好的音場深度,特別是錄音有真正的舞台時(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廳),然而即使這唱頭的聲音相當通透,它仍然欠缺了某種讓你聽得更遠、更深的透明感。啊,對了,這唱頭的人聲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像是The Weavers的唱片就很好,但是當樂器獨奏時就差強人意了。對了,雖然沒有扭曲音場的深度,然而這唱頭比較適合播放一些較近的錄音

我的意見?我已經受不了了,想要趕快換下一個唱頭─Ortofon以外的都行,就是這樣,差點忘了提,這唱頭是這次總評中循軌能力最差勁的,它明顯的無法處理大規模的銅管以及其他樂器的最強音(例如,基捷中尉中的圓號與小號),就算是次一級的Ortofon Windfeld的循軌能力都比較強;真希望我手頭有一個Windfeld以供比較.*

*連HP這種老鳥都會犯下誤判的錯誤,更何況是一般人呢?
JV很努力的想要幫HP開脫,然而我個人在翻譯這部分時,很清楚的感覺HP是沉不住氣,草草的"評論"過去而已....

星期四, 2月 24, 2011

耳機阻抗高低的關係是?

引自head-fi
http://www.head-fi.org/wiki/headphone-impedance

原發文者應該不是英語系的人士,英文不會比我好 (誤)
不過在這個議題上談的相當深入,該不會歐陸哪家耳機廠的工程師吧?

下面簡單採取意譯,意思有到就好....一些解說嫌麻煩就省略了

Why are high impedance headphones manufactured?

1.) The displacement (amount of movement) of the diaphragm (the thing that actually vibrates and produces sound) is better controlled via a more accurate flux (magnetic field to pull and push the diaphragm). This gives better accuracy and more performance at lower frequencies.

為什麼要做高阻耳機?

1.因為更加精確的磁束,振膜在整個行程中會被更好的控制住
而這會讓低頻表現更加精確優秀

*這裡我必須要先釐清一個基本概念,音圈和磁路的關係並不是如大多數人想像的那樣單向的去"推",而是互相推拉的關係

2.) The impedance is increased by using a different wire for the voice coil and most importantly more turns. More turns or loops creates a larger field (area of magnetic influence), in lay mans terms bigger magnetic area for the coil to move more efficiently.

2.音圈採用不同繞法、或者繞得更多圈(這點更重要)會增加單體的阻抗

繞更多圈,或者更多層可以加大音圈的場(受磁力影響的區域),翻成白話文就是更大的著磁區域能讓音圈動得更有效率

*這部分其實原文就很不通順,不過想一下電磁鐵的原理就明白了
電磁鐵纏繞的圈數越多,產生的磁力越強,然而有一好沒兩好

纏繞的圈數越多,電感的問題也越嚴重,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
最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加上短路環,以B&W為例,他家鑽石高音的就是用銀質短路環

耳機的情況嗎.....可能要從音圈繞法下手了,AKG K70X的扁線音圈就是針對電感的問題

此外,音圈線徑也會對阻抗起影響,我想這就牽扯到歐日之間的設計理念不同了


3.) It also allows SS amps to work more efficiently with lesser distortion have a look at data sheets and a graph of distortion vs output impedance for most audio op-amps and you'll get the idea.


3.讓晶體機在驅動耳機時更有效率,失真更少,如果有留意大部分音響OP的date sheet,特別是輸出阻抗 v.s. 失真的圖表的話,你就會明白了

*會做高阻抗的耳機其實還有一個歷史性的原因:錄音室要用,在大增益的情況下比較不容易出問題

Problems with high impedance

1.) Difficult to drive for low powered devices which are configured with lower gains.

高阻抗的問題點

1.貧弱的、增益較低的前端難以驅動
*這部分主要是針對隨身聽,或者筆電耳機孔之類的情況,我猜

2.) Most need an amp with a different gain (most headphone amps are more geared towards current rather than voltage i.e low impedance than hi impedance)

大部分情況需要不同增益設定的耳擴 (大部分耳擴是重視電流輸出勝於電壓,或者重視驅動低阻抗的耳機多於高阻抗的耳機)

Do high impedance headphones sound better than low impedance ones?

Actually, in headphones "sound stage" or "airiness" or simply the experience depends upon the following,

高阻抗耳機會比低阻的耳機來得好嗎?
耳機的"音場",或者"開放感" 等等實際上受下述原因影響

1.) Frequency response, the curvy graph shows that volume decreases or
increases with change in frequency this is actually the complex magnetic field pulling and pushing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force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impedance affects this in complex ways but to make life easy, it makes it more somewhat "straight" or linear.

1.頻率響應,這些曲折的,隨著頻率而增減音量的圖形 實際上對應了複雜的
磁場推挽動作:不同的頻率、不同程度的力量

阻抗以複雜的方式對這個動作起了影響,而(拉高阻抗)能夠讓這套動作
更加的"直接",或者線性

*大抵上是在講前述的音圈和磁路互推/互拉,不過我參不透所謂"直接",或者線性到底指什麼

2.) Distortion, represents the amount of "change" from the actual signal to the real signal (input signal to output signal) the reason why this is measured by a square wave is because square waives are difficult to drive as they have a "part" DC in them which in theory does not generate flux. Impedance does not a large effect on this.

2.失真,可以被表示為理論上的信號和實際信號之間的變量(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
*我受不了了......這什麼繞來繞去的說明,明明很簡單的事說得那麼複雜 =3=;

會用方波信號為標準去測量失真的原因,是因為方波難以完美重現,因為實際上方波訊號包含了"部分"的直流──理論上不會產生磁束

阻抗影響這個不是很大
*譯者很無言......

3.) Build and design, (to long i cant type so much :P )

實際的構造和設計 (太長了我不能打那麼多 :p)


So to conclude,

High Impedance is only a ddifferent approach in energy delivery in basic terms its relative to rather faster flowing electrons (hi impedance) or MORE but slower electrons (low impedance) how they effect sound is dependent on the magnetic filed generated and diaphragm construction (physical response of diaphragm).

所以結論是

會拉高阻抗的原因,是因為對待能量傳遞的態度不同:
更快速的電流 (高阻抗) / 更多一些而較慢的電流 (低阻抗)

*這裡的速度快慢應該是指音圈內電流上升時間的久暫

而實際上耳機阻抗對音質的音響必須連磁路安排和振膜結構(振膜的物理特性)一起考慮進去

*這點其實很有趣,我越來越懷疑這傢伙要不是beyer,要不就是senn的人了.....特別是就英文很爛,說明很拗口這點.....

原文特別把"更多一些",MORE給強調出來,我想可以看出作者的暗示在

Hope this clears the air.

Rohan

星期日, 2月 20, 2011

空之境界BD BOX在美國完售

或多或少有跌破眼鏡的感覺

一方面是因為題材,空境的一些理念與情感糾葛其實很"東方",
不像GITS那樣有個很容易被接受的背景

舉個代表性的例子,直死之魔眼被譯成了Mystic Eyes of Death Perception
其實原本的意思應該比較接近民俗學的evil eye,兇眼(邪眼).....

.....可惜我沒那個美國時間去弄英文字幕來好好研究一下,會是個很有趣的比較文化題目吧?

一方面是因為定價,400美金雖然已經比日本版便宜很多了,但老美那邊一季13集動畫BD BOX的定價也才49美金左右,而且BD版還只是up-scale上去的

這樣的消費習慣原本以為是很難克服的,至少放出消息時網路討論一片不看好

不過現在看起來有愛的人還是很多啊,價格甚至從398美金調漲成了439美金
Otaku are rich…and it seems Kara no Kyoukai fans are richer

星期三, 2月 16, 2011

phase-tech epa-007

phase-tech epa-007
http://www.phase-tech.com/digital/blog/item/40/catid/6


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個說明

------------------------------------------------------------------------------

ダンプコントローラー機能

ヘッドフォンに表記されるインピーダンスは1kHz付近の値で
全帯域がフラットなインピーダンスではありません。
ゼンハイザーのHD800では100Hz付近にf0と呼ばれる共振点があります。
このピークは1kHzと比べると2倍近く高くなります。また、高域方向では
なだらかにインピーダンスが上昇します。このインピーダンス特性は
イヤーパッドの密着具合や耳の形状によっても変化します。

大概意譯一下

dump control機能

耳機的標稱阻抗只是1khz左右的值
然而實際上的阻抗曲線並不是平直的

以森海賽爾的HD800為例,100Hz附近就有稱為f0的共振點

這個峰的阻值大概是1Khz的兩倍,此外,隨著頻率越高,阻抗曲線也有平滑上升的趨勢*
*音圈感抗

而這樣的阻抗特性也會受到耳罩密合程度和耳廓形狀產生變化*
*這邊在講聲學阻抗問題


EPA-007のダンプコントローラーはヘッドフォンに流れる電流を検出して
電流が大きく流れた場合は出力を抑えるように動作します。この出力を
抑える度合いをDUMPで調整します。

EPA-007的dump control功能是偵測往耳機輸出的電流
如果電流太大的話,便開始抑制出力,抑制出力的程度就用dump做調整

*所以不要再迷信什麼大電流了.......


実際の音の変化は適度にダンプをかけると量感が増し、
同時に適度な柔かさが生じます。
例えばバスドラムの録音は中央に配置されることが多いのですが
この場合頭の中央にバスドラムがピンポイントで定位します。
ダンプコントロールをSOFT側へ回して行くとバスドラムが
数メートル前方へ移動したような効果が得られます。


實際聽感的變化是適度dump(洩導)之後,聲音變厚了,也有了適度的柔化
舉個例子:在錄音時,低音鼓往往是配置在中央

此時(耳機聆聽的情況),低音鼓是在頭中間定住不動的
dump control調向soft時,會有低音鼓定位往前方數尺移動一樣的效果

*對耳機能營造的立體感而言,這點遠比什麼"信息量"來得關鍵多了


インピーダンスが高くなる高域でも同様に、適度にサウンドステージが
感じられるような変化になります。音楽ソースやお好みに合わせて
適度なポジションでお使いください。

阻抗曲線趨高的高頻段同理,可透過洽當的調整感受到音場的變化
請按照音源與喜好自行選擇適合的檔位

*其實我覺得這點比較不影響音場,而主要是影響聲音的甜美度與光澤

------------------------------------------------------------------------------------------------


的確,現在慢慢開始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的耳擴了

星期五, 2月 11, 2011

真女神轉生IF完結小感

玩完真一、真二後接著玩完了這部,感想是:怎麼越變越壓力摳米呢......
投入感沒有增加太多,但是莫名其妙拖台錢的設計卻變得更多了

我還不至於貪心到要求有接近開放式世界,或sand box那樣的自由度
可是那些雜七雜八的要素,或多或少干擾了投入感,或者更直接的講

冒險的感覺

好吧,IF是個很認真製作的作品,只是我不喜歡

星期三, 2月 09, 2011

[評論]Beyerdynamic T1

前言:

我想大多數有意願購買一千美元等級以上耳機的迷兒們,或多或少會經歷一番掙扎
除去因為限量而水漲船高的幾個例子不談,這價位帶或多或少是動圈耳機的一個新地平線

這些耳機最直接的競爭者並不是靜電耳機系統,而是一些中階價位帶,有一定品質的書架喇叭

當然一定會有人反駁:耳機喇叭沒有可比性。然而就像會想讓人投入數十萬元購買的重型機車,這類產品本身就要有些獨特的魅力才行。而講清楚這些,這是本文的主要工作

的確,再高價位的耳機,都無法給予切實的物理性衝擊力,也沒有那種充塞整個房間的虛像體驗
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喇叭系統也很難給出像耳機系統那種獨特的描寫力與.....難以言喻的活生逼真感

耳機聆聽自身是一種Acquired taste,我想"燒"到一定程度的耳機迷們,或多或少能意識到這點
那就是像葡萄酒,乳酪那樣嗜好品,不喜歡的人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趣味,喜歡的人可能幾天沒接觸就渾身不對勁

耳機是新世紀的鴉片──出自國外討論區某個老兄的發言,雖然未免有過於樂觀的感覺,倒是個入木三分的形容

體例:

在評論本文中,我希望盡可能的不去交代run-in時一些瑣碎的變化,或者各種具體的搭配調音等等,直接切入本題,
談談T1這耳機的一些特性與可能採取的操作──我覺得這樣更加"有用",或者說更有建設性

畢竟想要搭出真正符合自己風格的耳機系統,這些努力是少不了的
在描述過程中,難免會跟其他耳機比較,主觀是難免的,我只能盡量交代清楚自己的喜好

我個人很不喜歡那種 在"某某"唱片 聽到 "某某" 就是"對"了 這樣的評論手法,想來想去,打算採取stereo sound諸公那樣的"藝術評論"
再嘗試對過於抽象的用語說明清楚,算是沒辦法的辦法吧


正文:

在網路上跟人討論T1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困境
T1對我而言,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以DT880/DT990'05為代表的Beyerdynamic家用風格

而那跟大眾的普遍印象似乎是兩回事,而在這種普遍認知下,造成T1是橫空上市,風格大轉向一樣的感覺
或者這麼說吧,880'05和990'05沒有得到該有的重視這點*1,連帶的也影響了T1

回到T1本身來談:與充滿未來感的HD800相比,T1的外型像是換湯不換藥,而所謂的"Tesla technology"看起來也遠遠不如HD800的"動圈耳機最大振膜" 來得可靠,整個看起來就是跟風一樣順勢推出的產品,套句流行語:沒問題嗎?

不要緊的,沒有問題

與越來越接近障板(baffle)概念,越來越扁的Sennisher和AKG耳機相比,Beyerdynamic仍然始終如一的固守箱體(cabinet)形式

這麼說吧,比起Sennisher的open-aire或AKG的open-back,更接近vented boxed 一樣的概念,用耳機迷熟悉的話語,就是"半"開放式結構

在保障振膜制動力的同時,外殼諧振造成的染色,或者一般說的"箱音"是此類結構難以克服的原罪
這方面DT990'05已經處理的相當讓人信服了,擁有和HD800相抗衡的透明度與消失無蹤的能力

然而中低頻和低頻的交界處或多或少有著難以言喻的輕微模糊感,似乎是阻尼能力先天有些缺陷也不一定
看到T1的裸照時或多或少讓我嚇了一跳,腔體內居然沒有任何阻尼物,Beyerdynamic對自己發展的新單體這麼有自信嗎?

就我所知,Denon的D5000/D7000也是腔體無阻尼設計,然而一方面設計難度終究有差距,另一方面從head-fi流行的mod來看,可以說輿論大大背離了Denon原先的預期也不一定,此是後話

新型磁路的亮點,比起1T的數字,我想從內磁式結構變成外磁式結構的更動更為關鍵,Beyerdynamic對磁路一向很有一套想法,從DT911的三磁鐵磁路,到現在的外磁式結構──這不能套用一般廉價喇叭內磁式比較好,外磁式比較差的印象,而是類似近年一些新型高音單體磁束分布平均化的設計,磁路結構的改進看似很基本,很普通,但也是最難著力的點之一,要類比的話,那就像是賽車的引擎,或者人的心臟

關於新型振膜的資料其實不太多,然而以我個人的感覺而言,如果說T1的風格和前輩有不同的地方,大抵是受這部分所主導
似乎是與HD800"環狀輻射器"的發展方向唱反調一樣,從幾張示意圖來看,T1的新型振膜造型反而越來越接近嚴格意義的軟半球型式
或者這可以視為Beyerdynamic工程師對HD800的回答吧?,而連帶的對偏置單體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理解*2

接下來我想該切入正題了,談談T1的聲音
以聲音的質地而言,大抵上偏靈敏、明快,呈現一種輕質的走向,並沒有欠缺密度或重量感,相反的,T1有著以耳機標準而言,很神奇的中低頻/低頻

一方面有著高速度與下潛,一方面有著難以言喻的強烈制動力,特別是後者,我想這應該是新型磁路的功勞,讓聲音的整個存在感整個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我想如何洽當的去運用這股制動力,是提升整個系統層次的關鍵

中頻相當的乾淨,雖然還沒有到HD800那樣純的地步,然而也已經是一流水準,Beyerdynamic家特有的,鄉愁一樣的濃郁感覺比DT990減輕一截

這種濃密、濃郁感和鐵三角木殼耳機其實很接近,或者這麼說吧,希望達成的境界類似,以電視的畫質來類比的話,可以說Beyerdynamic和鐵三角都希望追求"總天然色"那樣的境界,或者更高的色彩飽和度也不一定,失控造成的染色溢色應該不在原廠的意圖內,不過善加利用這種"失控"的話,也許能營造出另外一種很erotic 很挑逗的聲音吧?我想......

和前述的濃密感覺相對比,T1在中頻的呈現方式反而是較為直接不矯飾(raw)的,就這點而言,和HD800大異其趣
甚至比DT990還要更直接一些,很接近我印象中的K702:直率、充滿張力,如果要說最大的不同點,大概就在於聲音的細緻程度吧?

細緻濃密和直接通透或多或少是有點互相矛盾的特性,然而T1的中頻正兼具了這兩端

中高頻到高頻這段算是T1比較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不好的意思,而是相反,表現優異到近乎教科書等級的模範表現
沒有像HD800那樣華麗誇張的空氣感與光澤,而是......比較像真的

最直接的感想是雖然延伸保守,可是常見壓縮,或者縮缸一樣的情形被很好的克服了,這樣強悍而不失細膩的高頻初聽可能並不覺得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當聽高品質的爵士樂現場演奏時,鋼刷和鈸一出來,你就知道好在哪裡了

如果要從整個頻段去談T1這耳機的破綻,或者最容易失控的地方,相信是在中高頻
似乎牽涉到整個耳機系統的熟化與磨合問題,這部分呈現一種不太穩定,或者有條件穩定的狀態,以run-in到現階段的狀態而言

T1的中高頻有點接近一些陶瓷中音給人的印象:透明、靈敏、快速,清甜,但是一不小心就會流於瘦弱、刺耳,吵雜
又或者是另一個極端:後退,染色嚴重,所幸T1的中高頻量感把握的很好,減低了不少搭配上的難度


就耳機能營造的立體感覺而言,與擴散開來,"星羅棋布"的HD800相較,T1更偏向一眼望過去,"森然羅列"的感覺
規模大小,或者遠近感覺可以透過調整配戴作一定程度的微調,不過影響規模感的根本關鍵,可能是在於耳擴是如何去控制低頻段的吧?

以我個人的主觀而言,覺得T1在立體感的成就是在HD800之上,更接近實際狀況一點*3

在微動態和動態方面,T1的成就要記上一筆,一方面演奏中各式各樣精細的力度變化被很好的捕捉了,使得聲音聽起來更逼真
動態範圍也拉開了,一定音量以下也不會丟掉該有的動態對比,也許是拖高效率的福吧?雖然這問題其實或多或少不是那麼受大多數耳機迷注意*4.......

較為通盤的去概括,這耳機給我最強烈的印象,其實正是綜合了上述各要素後的強烈、鮮烈存在感,或者設計師的主張那樣的東西 (如果有的話)
沒有模糊或遲疑的地方,"如實地" 重放出來,然而又不是平鋪直述的欠缺美感,而是其存在正是一種美感的具體化

獨一無二的,孤高的,像是要排開一切,奮力向前般的存在

前面說過990'05有種鄉愁般的濃密感,T1在繼承這種濃密感的同時,也將其提升到另一個高度上
那不只是 "多美",或 "多好聽" 的問題,而是 "多像真的" 的問題

往後的耳機聆聽會往怎樣的方向發展呢?我不禁有點迷惘了.....


最後來談談搭配

實際情況並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 "難推"、 "耳擴不夠力" "信息量不足" "非XX元CD機餵不飽"
而是耳擴控制方式出錯,使錯力的問題,甚至一定程度是磨合的問題

大抵上T1對電壓的需求比HD800高一些,但是不是餓到非得要超大型規模耳擴才能推好的地步
相反的,實際上需求的功率只有一點點

問題是卡在質,輸出要更加精純靈敏,前端粗糙或生硬不自然的地方會被更凸顯出來

我個人認為理想上應該是用類似Jeff Rowland那樣小型、構成簡潔 (不等於線路架構簡單),電源處理乾淨良好,訊噪比優秀的晶體耳擴去推
然而市面上似乎不時興做這樣的耳擴 (苦笑)

退而求其次,也許單端管機會是個好選擇也不一定......




*1 關於DT990'05,我推薦找對岸耳機俱樂部 "沉迷" 的評論來看,他寫得比我有系統很多....

*2 HD800是要模擬聲音進入耳道時,因為耳廓造成的各頻段輕微的不同步,T1是要盡量將單體正對耳道,以盡量抵消耳廓反射造成的頻率突出/凹陷

*3 當然HD800的爽度絕對比較高 (笑)

*4 看看近年的平板耳機風潮就知道了.....大多數耳機迷其實是往"越聽越大聲"的方向發展,器材也往大艦巨砲的方向發展
毒舌一點去講,這或多或少是一種下意識尋求補償的舉動

星期五, 1月 14, 2011

牢騷

現在做耳機評測的網站相當多了,不過個人覺得大部分都是意思意思
當作3C設備再評,不是很嚴謹

現在的情況是少數"老燒"的評測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然而


業餘燒友的最大毛病是他專精的廠牌/器材會玩得很精,但是對不熟的廠牌/器材很容易有不夠客觀的偏見存在,往往把相當重的主觀喜好藏在看似客觀的文字底下

另一種是兼具"老燒"姿態的商家,

差的商家寫評論就更沒有參考價值了,往往只是泛泛之論,兩邊捧一下,
誰都不得罪,這種無關痛癢

比較麻煩的是"厲害"的商家,他們能在評論中無形引導讀者的好惡,起指標性的作用──最好是能認同他那一套審美取向與代理的產品

我想沒辦法確切的指責一定就是違心之論或如何,但是這或多或少是個程序正義的問題

星期五, 1月 07, 2011

或るファの音眼


希望這次的展開能比較精彩

星期三, 1月 05, 2011

雜談:耳擴

趁著還沒忘掉之前,整理一下前面推文的一些想法
可能會很散亂,主觀,想到哪講到哪

長物志的大帥曾經有過個一針見血的評論:

這些耳機的阻抗/效率規格簡直亂到一個目無王法的地步了

這個"亂象"有其歷史/地域發展的因素在
大抵來說,可以劃分為三個區域來看:美國/歐洲/日本

這篇短短的文章承載不起耳機簡史文章的分量,而更重要的是我很懶

直接跳到80年代末期的市場情況

日本和歐洲的"頂級"家用動圈耳機,不論高阻抗還是低阻抗,
大抵都是以直接接在前級耳機孔為預設,又或者是利用電阻轉接器直接接在喇叭端子上

美國則是異軍突起的Grado,32ohm的低阻抗對前級的耳機輸出是很大的考驗
而轉接在喇叭端子上又嫌音質粗糙

在Grado之前不是沒有低阻抗的耳機,但是這麼"吃電流"的音響級耳機是頭一遭,以往的低阻設計大多是為了walkman直推的,又或者有著相當高的靈敏度來彌補

於是90年代初期我們有了第一批音響大廠推出的獨立耳機擴大機

Krell KSA-5我想可以算是一個設計思路的代表:
要用超額的高電流/電壓輸出硬上這個小小的耳機單體

同時期還有一些耳擴大抵都是往追求電流輸出的方向發展,
以應付"難搞的" 低阻抗耳機為目標


耳機的發展在90年代初的黃金期後,盛極而衰,我想日本的泡沫經濟大概算是一個分水嶺/遠因


總之,90年代中期的發展算是趨緩,大概一直要到97~98年,討論和熱度才慢慢多了起來

那時候也正是耳擴DIY蓬勃發展的時候,Jan Meier就是在這波風潮中起來的
國內則是以大帥和KECES這些元老人物為代表,對岸則是以葉立的8PR系列為代表

如果有注意討論的話,那時候的焦點除了"吃電流"的Grado外,還有高阻低效率的K240M/DF、要當喇叭推的KK


今日熟知的"高阻吃電壓、低阻吃電流"常識就是這時候被歸納出來的
可變增益、阻尼係數、輸出阻抗、Cross-Feed這些概念也初步得到討論/實作

一個代表性的意見是這樣的,有支持者這麼告訴cmoy的設計者
"嘿,沒想到cmoy居然能把K340推得像我的HD600一樣好"

背後的一個預設是中阻高靈敏度的HD600並不在"難推"的範圍內

或者說這時期的普遍思路大概是:耳擴要"夠力"推難搞的低阻,兼顧中高阻

後來,慢慢有一群人發覺這些看似"好推"的中高阻、高靈敏度耳機其實相當有潛力,森海三餓鬼的說法大概是在這時候出來的

弔詭的是:這些"好推"的耳機要怎麼發揮出潛力?

到今日,似乎普遍的觀念/認知已經翻轉了又再翻轉
中阻抗、高靈敏度的HD800"難推"、高阻、高靈敏度的T1也"難推"、低阻的PS1000反而變得相對"好推"了......

一些新世代的耳擴已經開始朝可調整回授/阻尼的方向嘗試
而一些耳機似乎也有了補償/調節電動勢的設計,個人很期待往後的發展

至於前後級,又或者平衡接法的玩法,我覺得那一定程度是過渡時期的克難解決方式



附:鐵三角官網對耳機擴大機的說明

關於耳機擴大機
耳機專用的擴大機。為何使用了耳機擴大機能提升音質?

容易獲得音量
通常使用了擴大機後容易獲得較大的音量。這就是因為在音響用的擴大機上稱為額定電路,具有將輸入電壓增強的功能。攜帶式機器等所內藏的擴大機因電池的關係而使用輸出小的擴大電路。如果使用低阻抗的耳機是能獲得足夠的音量,但使用高阻抗的大型耳機時輸出功率就不足。而一般的擴大機是為了推動比耳機還要重數倍的喇叭振動板所做成的,因此當直接使用時只開一點點就成為大音量。為了避免此狀況雖然能在擴大機側的耳機端子上加入電氣阻抗來取得平衡,但是會造成音質變差。由於耳機擴大機的電壓或電流都是最適合於耳機使用所設計的,容易獲得音量且能將耳機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聲音的紮實度變好
以耳機來再生聲音時,如使用耳機擴大機的話就能變成紮實的音質。這是因為通常以耳機再生音樂信號時,振動板有時會有過度動作的狀態。
譬如給耳機1V的電壓時假設振動板往前移動1mm的場合,當耳機的輸入成為0V時,振動板必須返回到原來的位置。但是因慣性原理的作用有時會退到比原來更後面的位置上。並且在這時候電磁鐵會產生電氣,在這樣的場合譬如將耳機側的輸入予以短路成為0V就會產生負的制動力量來使振動板停止。如果音源側的輸出端子具有成為0V這樣的安定性,對振動板的制動力就會變強,同時也能吸收所產生的電動力。
像這樣的將振動板的過度振動予以減少的制動係數稱為阻尼係數,做為「擴大機的內部阻抗」來表示。阻尼係數低的意義代表著:具有阻抗→電流不易流動→阻尼係數下降→制動力下降。
阻尼係數(DF)為將 [耳機的阻抗(Ω)] 除以 [擴大機的輸出阻抗(Ω)+導線等的附加阻抗值(Ω)] 所得到的值,數值小的話就沒有制動力,聲音變得鬆散。太大的話制動過度會變成太過緊繃的聲音。
耳機擴大機是考量到耳機的阻抗來設計輸出。因此阻尼係數也做到最適化,而能夠再生紮實明快的聲音(特別是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