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22, 2021

Etymotic EVO 小感


花了一點時間,對這耳機的聲底有了一定了解,可以簡單講講

1.驅動特性是表面斯文的餓鬼,么鬼假細禮

不說手機,在AP80pro驅動下,high gain就能推出像模像樣的聲音
我猜大部分DAP都不成問題

很忠實反映前端的音色,自身性格不突出,空間感比A4000遜色
仍有一定的頭中效應,也可以說AP80pro驅動下的EVO,和A4000相比之下

只能用普通來形容,會有種 "哈?就這樣" 的感覺

對,普通,性格不突出,沒什麼怪癖,解析不錯,也蠻通透的,可能還有點奶油味
但就是找不太到吸引人的點

 

2.接上桌面系統就改觀了,EVO需要比T1 3rd高一點的增益
這樣狀態的EVO才有豁然開朗的,真正推開的感覺

跟AP80pro相比,接桌面系統最明顯的差異在空間感、音像實體感以及極低頻下潛
低頻上段反而會比較收斂


3.官網宣傳詞是"most accurate multi-driver earphone"

最準確云云這個不敢講,中高頻段倒有點像當年的K240DF
質感不一樣,但是能量分布很類似,可能過渡的更加滑順

應該這麼說吧,以自己有限的經驗而論,最接近EVO的耳罩是AKG家那幾副監聽耳機
但是質感又完全不同

如果說K812的質感是爽韌,清爽中帶有韌性
EVO的質感則是清爽中帶有一種獨特的綿柔

(不是說聲音軟,EVO的音像是偏結實的,而是指ADSR中衰減的處理)

當然這種綿柔感也有可能是反映了系統的特性
不過個人更寧願相信是快到極致始為柔

如果說K812是清燉牛肉那樣的質感,那EVO可能會比較像清蒸石斑魚那樣

那動態、衝擊力層面,EVO在高低兩端會相對保守一點,不過也有可能是有意為之
降低一點聆聽的壓力──雖然我覺得是性能層面的限制,但並不覺得算聲音上的缺點

 

4.可能有人會覺得誇大其辭,不過我還是維持原本的判斷
EVO的空間感和音像可以拉到接近HD650的程度,通透程度跟K812比猶有過之


(當然耳罩和IEM的發聲形式還是明顯不同的,一個是罩住整個耳朵,一個是只正對耳道發聲,這點還是要講一下,避免誤會)

這其實或多或少背離了原本的預期

原本以為Etymotic是屬於那種放大鏡類型,微觀的呈現形式
而不是像一些動圈入耳那樣追求"耳罩一樣的寬鬆"

這也是我不選xelento的理由,要大耳罩的寬鬆,手上就三副T1了,實在沒必要
再弄一副音色走向重複的IEM....

 

5.仔細聽了很久,找不太出傳說中多動鐵分音銜接的破綻,或者"相位失真"之類的

勉強說的話,中頻下段到低頻上段之間,有一個很窄的頻段 呈現的質感不太一致
不是說頻段突然突起或凹陷(這個A4000會更明顯,低頻上段到中段凸起一塊)

而是那窄窄的頻段"平"的比較刻意,在質感上反而略顯突兀

中高頻段量感很豐富,也沒有初代T1那種有點白熱化的侵略性
但有相當輕微的壓縮感,或者透過導管發聲那種感覺 (真是莫名其妙的類比)

這是吹毛求疵,用放大鏡去檢視的,個人最嚴苛的標準,要先聲明一下

以低頻質感而言,沒有傳說中什麼敲鐵皮的感覺
要說的話,A4000的低頻上段是Q彈的,那EVO的低頻是Q,反而沒那麼"彈"

(不過A4000的低頻上段大概是最有爭議的地方,量感雖然豐厚,
遇到特定曲目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sLROvFPX0  這首
就很容易失控)

回題吧,EVO的低頻呈現形式比較保守,但並不欠量感,極低頻也下得去
但會比較依賴前端的推力,像ap80pro或手機推,EVO的極低頻就沒了

高頻部分延伸相當好,有真正那種能讓空氣變甜的極高頻,這個可能會要看訊源而定

中頻的部分比較麻煩,並非有明顯的音色偏向或缺陷
總之就是通透中性自然,一句話講完

而是腔體附帶音這類很微妙的東西不好講

比如說A4000高頻量感豐富,是偏亮的耳機
但中頻就有ABS那種中庸,略顯暗調的感覺

那EVO,一方面你聽得出是高強度的金屬腔體,類似K812的鑄鋁
共振能量(如果能這麼說的話) 積存極少

又有高密度塑膠材料能量散逸平均的特性
......怪力亂神,姑妄言之


6.上面講的,可能會讓人誤認為EVO是那種很中性無趣的耳機


實際恰恰相反
受益於相當通透、高純度的音色、優異的瞬態,恰到好處的動態
以及畫龍點睛,極高頻的那一抹甜美,EVO是很毒的,容易讓人上癮、不知節制

特別配的Linum Bax cable可能也有不少幫助


7.其實配戴感沒那麼可怕啦,純以二節套而論,抓到訣竅就很容易
還是說因為耳道已經變成EVO的形狀了這樣? XD

但我還是很不習慣上級者向的三節套或海綿塞
雖然三節套理論上聲音質地會更純更乾淨......

重量的話,head-fi那邊有用家說跟IER-Z1R差不多

因為是深插的關係,其實還蠻穩固的,但不適合邊慢跑邊聽當運動耳機
腳步聲會比較明顯


線材的話不過不失,細又有一點硬度,以使用方便度來講,個人還是比較喜歡
A4000那種粗一些,軟一些的線


接頭規格比較特殊,是UE IPX/T2規格,所以如果你想換線,或接藍芽的話會比較麻煩
非原廠、仿的接頭又有可能會損壞耳機,不可不慎




我是原廠線派,也不想特別去弄平衡輸出,所以沒差.....


星期五, 5月 07, 2021

3代T1簡短比較

Pt.1

因為有網友私下問,所以趁深夜簡短比較一下

那要先強調,這對年紀最小的3rd其實是相當不公平的


而3rd還在時靈時不靈的變聲期,所以3rd會特別取"最佳的表現"

而不是"平均的表現"來講


而我不確定3rd的耳罩是否和2nd可以完全互換,所以比較仍是原配耳罩為主


1.T1這系列耳機的共同特色:輕鬆龐大的中頻,彷彿只剩振膜懸空震動一樣

或者像是麥克風直出一樣的聲音


搭配可以往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像原廠A1那種通透快速活潑的路線

或者強調音色與餘音,放慢速度的路線


其實這也是Beyer真正的house sound,像空氣一樣發散,

正好跟Senns的流動感形成對比


但是,就是難搞,講白一點,系統需要特別去針對T1調整

耳機也需要相當時間的熟化



然後,先不說阻抗的差別

另一個麻煩的地方是 T1系的最佳"發聲方向",正好和HD800系相反


同一個系統都不做調整

HD800的聲音自然擴散出去了,那T1的聲音就會悶在耳機殼裡面

那T1的聲音自然衰減了,換HD800的中低頻一團混亂或發空發虛




2.前面推文有提到日日日的輕小說"鎖鎖美小姐@不好好努力"

裡面的腳色 邪神劍、邪神鏡、邪神玉三姊妹

其實算是某種程度的捏她XD

 

T1 1st (31歲合法羅莉)


最凌厲,初聽的印象可能最讓人有wow effect

高頻下段到中高頻這段特別強調,也可以說這是和她兩個妹妹差異最大的地方

主要也是靠這段來營造寬闊的空間感與臨場感

人聲相當靠前

遇到某些有開echo效果的人聲,那那種echo感會明顯再被強化

縱深感是比較弱的

中低頻到低頻上段算豐厚,但真正的低頻其實很少、散逸也很快

 

T1 2nd (16歲三無JK)

漫長的開聲期先不提,直接進入本題


跟 1st最大的差別在於收斂了高頻下段到中高頻這段

讓高頻和中頻得以凸顯出來,更清晰、中頻音色也更甜潤

人聲相比初代靠後一些,前述的echo感也相對不明顯

空間感而言,左右也沒有初代寬闊,而是往縱深方向發展


中低頻到低頻上段這段的制動比初代好一截,量感也多一些

但論真正的低頻,仍然只算是點到為止的程度


T1 3rd (9歲巨乳小學生)


雖然同樣維持Beyer傳統的house sound,龐大輕鬆的中頻

但是發聲方式跟前兩代完全不同


前兩代是靠半密閉的空腔共振來抵銷掉單體的背波,

所以有那種"振膜飄浮在空中運動"的感覺,背景異常乾淨通透


那3rd則是在前兩代的基礎上另外開了低音通孔來"拉抬"低頻段


那代價就是背景就不會那麼乾淨,如果說前兩代是"只有振膜漂浮在空中"

3rd"整個單體"的存在感會更強,差異真的很小就是


先不論改成低阻,驅動條件跟前兩代落差太大的問題
(原本很不能接受低阻化這個激進的改變,但看看最近森海發生的事,也就比較看開了)


還有就是前述低音反射孔的問題


我目前沒什麼比較好或具體一點的建議,就用這個影片做指標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36Rw_L3XU


樂器的腔體共鳴要自然發散出去,而非鼓脹突出,才是正常發揮

中低頻"發散出去" 和 "自然衰減"的處理手法差異,這就是3rd和前兩代最大的差異


連帶的也影響了空間感的呈現形式,我會說音像更大,更近一些

類似音樂廳中前排這樣的聽感


那真正讓3rd有超越前兩代潛力的,果然還是在泛中頻

一是低頻靠低音反射強化,所以3rd單體負擔相對前兩代輕鬆,

能更好的呈現整個泛中頻與高頻段,細節更清晰,量感也更豐富,更開闊自然


再來,新設計的吸音複合海綿很好的解決Beyer高音不容易控制的問題

以往的Beyer在中高頻-高頻下段容易出現尖利刺耳的問題

本質上是一種過載,或者過擺 (over-shoot)的狀況


那這個新設計的吸音海綿雖然很簡單,但相當有用

以不削弱太多能量感的手段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方面保留了初代T1的豐厚中高頻,卻又沒有那種凌厲到有時接近白熱的感覺


也因此純論音質,我覺得這次2nd到3rd的進步幅度是比1st到2nd大的

那這裡也要岔題一下,因為中高頻這段過渡本身就處理得相當好

所以更容易受到前端器材走向的影響


如果說前兩代高阻T1比較容易往"快"的這邊靠,那低阻的3rd正好相反

更容易往"慢"的這邊靠


恐怕大部分用家在耳機店試聽的第一印象都是偏暖偏糊的


論中頻的甜潤度,目前是遜色2nd一截,是三代T1中最素的

但我想耳罩吸多一點人油,應該還有成長空間


那3rd的低音基本上是發散的,雖然量感比前兩代T1多很多

所以大概也不是走所謂震撼的路線,論控制力或制動力,其實比前兩代還弱
主要是鋪陳鋪墊的作用居多

或者說,運用發散出去,"推出去"的低音營造出一種環繞的空間感


論規模感,也是三代T1中最龐大的,大概就是 3rd >> 1st > 2nd 這樣

相比初代T1,除了畫面更寬闊,縱深也拉出不少


但不是每種體裁音樂都適合這樣的空間感....這點其實蠻值得玩味的



那回歸最原始的問題:我比較推薦哪一代T1?


答案是:如果都沒有概念,先從次旗艦Amiron home 或 DT1990玩起
或者T8ie/Xelento這類IEM 也可以用相對少的成本正常發揮

正常來講,這些老廠的調音風格其實都頗一致的
先確定自己喜不喜歡這樣的聲音

像T1或HD800這些旗艦動圈耳機,不少為了榨出單體性能,把周邊條件調得很緊繃
犧牲了驅動上的寬容度,換言之,癖性更強,更容易被"推歪"

前端往往也需要特別去針對調整、量身打造
也不是像組電腦一樣,簡單照抄其他人的單完事的,還要看風水的 (半誤

在還沒確定自己的喜好之前,"直上"、"一步到位"個人覺得並不是個好選擇


Pt.2

持續使用了一個月,基本上原文的大方向沒問題


甚至低頻的制動力比我預期的還要弱一點,真的就是起襯托中頻的作用而已

低頻很有趣,"鼓動"的時候,比HD800緊密,制動力應該比印象中的K812遜色

但接下來的表現形式,與其說是漣漪一樣的擴散感

3rd反而更偏向氣體一樣的發散感,量感雖多,但是是散的,不會直接對耳朵造成太多壓力

這會讓你覺得這代T1真的是開放式耳機,和前兩代半開放的T1有明確的差別



聽習慣前兩代T1的人,可能會覺得3rd的人聲太突出、太大了一點,相當直接

甚至有些音樂會覺得有點頭重腳輕,低頻量感都已經那麼多了,居然還有點撐不住這樣


此外,泛中頻的"骨架"與躍動感似乎也比前兩代凸顯,不確定是不是低阻化的影響

音像輪廓會比前兩代明確深邃不少,不過Beyer那種暫態略為柔化的傳統風格還是沒變

可能也有人會覺得太柔了點,不夠爽快俐落


就算對老beyer迷而言,3rd也是性格很強烈的耳機

不管是驅動特性,還是整個聲音格局的表現形式,跟前兩代都不一樣


大而柔這點讓人想到正常發揮的T90

但T90可沒有那麼深邃的音像輪廓和近乎可怕的環繞感覺......


三代T1的變化,個人認為變化最大的是

從以高頻為主軸來營造空間感 轉向 以中低頻為主軸來營造空間感

我在想這是不是有受到設計耳道式耳機經驗的影響

或者作為動圈老廠,對平板耳機風潮的回應?


基本上Beyer原廠對T1 3rd的幾個宣傳詞是沒問題的

At the heart of the third-generation T1 is a gently intensified bass

to give the very neutral, spatial sound signature even more warmth.

Open-back design for the most natural spatial sound reproduction possible


但是他是直接給了你正確答案,省略了解題的過程......囧

對只是想試試看Beyer耳機的新玩家,我建議還是先從Amiron或T5 3rd入手吧

星期日, 2月 07, 2021

一言難盡的Beyerdynamic T1 3rd

來整理一下想法吧,我個人覺得這是做過頭的產物,商業上的失敗可能很快又會被調整掉


1.先回顧一下T90這類開放式耳機的優缺點

中頻場面大,聲音開放自然,中低頻稍欠制動力,低頻在某個高峰以下散逸極快,量感不足


2.半封閉式的前兩代T1

a.維持住耳機殼和耳罩內氣壓均等,讓振膜的制動最佳化

b.單體背波靠金屬織網和腔體共振抵銷,弱化掉

c.中高頻控制不易,相當依賴耳罩老化吸音


 3.T1 3rd

 你說開放式沒低頻,那我們為什麼不試試在前兩代T1的基礎上

一邊放鬆耳機殼背後的氣密條件,以便讓聲音更自然擴散 

一邊在單體前方周圍加入低音反射孔,榨出更多的低頻呢? 


雖然新型聲阻材料幾乎克服了中高頻難控制的缺點,但是中低頻和低頻的部分就爆炸了

所謂低頻太猛等等,其實是中低頻,低頻上段失控,

然後真正的低音反射孔又被厚厚的耳罩給堵住,無法正常宣洩能量

如果系統增益又太大,那低頻上段就會很明顯突出一塊,蹦蹦叫


4.增益調小,換上2nd用舊的耳罩後的3rd,基本上是我夢寐以求的初代T1強化版

聲音沒有2nd那麼乾淨細緻,但大塊牛排就是大塊牛排,不是牛肉片能比的,量感就是有差別


再來中高頻量感豐厚又不會有初代白熱化的問題

可能是單體擴散性改善了

如果要說的話,真正的低頻多了一點點,夠用的程度,至少比起盛大的,萌發的中低頻不會太突兀這樣


好吧,值得安慰的是3rd跳水速度很快,還不到半年就能看到2萬出頭的二手

但....不是每個玩家或粉絲都那麼有愛的,都願意去跟這個口碑被打壞的耳機去磨去耗的

 

5.我真的想不到低阻化的優點,除了可以讓那些高價磚塊,DAP直推之外

AKG低阻化至少還有個因為單體靈敏度低 ,所以在前端放大層面補償一點動態表現的因素

那T1的單體本身就很會響了,我承認600歐姆增益要開很高,條件嚴苛了點

但為什麼不選300或250歐姆這種中間值就好,好歹市面上主流耳擴幾乎都是這檔位表現最佳

DT1990和Amiron也有堅實的用家基礎

 

一下跳到32歐姆,Beyer你那些粉絲有誰會再特別準備一套針對低阻高敏的系統啊.....

跟AK跨界合作,眼紅到腦殘了嗎新總經理......


6.個人從不願意低估管理層的愚蠢程度

T1 3rd在幾年內不太可能會有修正的 中高阻版本

但很有可能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偷偷改版

強化吸音,弱化能量感,讓大家的第一印象變成暗暗厚厚糊糊的這樣

既然大概知道事態會如何演變,我應該會趕快入手3rd早期版本.......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