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13, 2014

The Wolf Among Us 劇情考察



1."於是驢皮公主遮掩了她的美貌,逃出了王國"

這是遊戲中一再強調/暗示的點, 所以我認為telltale是偏向
Faith終於逃出了crooked man的王國 這樣的安排,並沒有特別強調 "小美人魚"

2. 但是,Nerissa為何會被當成Faith,或者為何會glamour成faith還有待考察

從Lily的屍撿來看,白鹿的glamour 只要不轉開管子,作用在當事人死亡還能夠持續
但是  遮掩不住 身體上的一些特徵 (以lily而言,就是大腿上的針孔)

3. 遊戲一開始,幾乎可以確定是Faith代Lily的班去見woodsman,這大概也是兩人起衝突的原因

4.Lily死亡的真相:雖然Georgie宣稱是他殺的,但是整件事怎麼看都不太對勁
──既然已經用"Faith"殺雞儆猴了,為何又還要對Lily下手,而且還是glamour成Snow的狀態
再來──頭咧?

a.回溯一開始的場景,glamour成Snow的Lily,套裝鈕扣是扣錯的──有人幫她穿上的?

b.207室衣櫃──破破爛爛,被用過的,卻沒有沾上血跡的白雪公主裝

c.Huff and Puff牌香菸── 除了Bigby之外,還有哪個人物抽過呢?

d."Stop laughing at me" 應該是Georgie和Jersey 這對 











星期四, 7月 10, 2014

The Wolf Among Us 小感

下文無提及劇情,請放心服用


The Wolf Among Us 終於告一段落,簡單條列感想


1.可以看出製作時充滿波折,投入的資源/成本大概也不如the walking dead
不過大抵上算是首尾一致,瑕不掩瑜,能自圓其說


2.風格強烈,節奏明快,這點我很喜歡──the walking dead 我還在第二章中段
提不起動力去玩,The Wolf Among Us倒是很順的就 玩完了


3.整體情調比起漫畫版 更陰沉,更偏向黑色電影,或者冷硬派偵探小說一些

但不至於難以入口,相反的,算是因應大眾口味有做出了調整
不過還是充滿不少 道德的模糊與曖昧,價值取向並不是那麼明確

個人很愛這味 XD

4.雖然期待第二季,但我想機率可能比較低

一方面是劇情仍可開展的伏筆剩下不多
另一方面是telltale games的行事曆上已經排了一大堆東西了.....

星期日, 7月 06, 2014

The Last Door小感


https://thelastdoor.com

簡單條列

1.氣氛營造的不錯,不單純是Jump scary

2.劇情力道轉折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

3.最原始的概念,大概借鑑了小說大仲馬俱樂部/電影第九道門
但是在 幻境 與 現實 間 切換來切換去 頗讓人疲憊

4.到最後也沒什麼解釋,請期待第二季的意思?

5.gog和steam都有四篇合一的第一季販售, $9.99, 官網那個贊助就看人了
贊助附贈的OST是很不錯....可以在youtuebe試聽

p.s. 接下來可能會聊聊Kentucky route zero吧....由telltale帶起來的 新類型"電子圖像小說"?
可能吧....Always Sometimes Monsters也還在考慮中

星期二, 7月 01, 2014

最後,說說T1吧


雖然身為用家,但從以前的文章一路看下來,才發覺自己關於T1的描述真是反覆多變
唉呀......

總之,T1是用迥異的手段去追求傳統Beyer風格的產物
何謂傳統的Beyer風格? 可以參考前面關於DT990的描述,又或者聽聽看處理好的T90系統

一開聲的確有點讓人錯愕,的確傳統的Beyer風格,在實體感/重量感並不是那麼的好
但是T1給人那種 "高密度",或者飽滿過頭的印象還是讓人有點錯愕

到現在我也不敢說 完全發掘了T1的潛力,不過在開聲/與各旗艦對比後,算是更了解了一些

大體上,T1和HD800有著差不多規模的立體感,或者說,逼近假人頭錄音一樣的臨場感
而著墨有所不同,這在上篇HD800小感已經稍微提過了 (對,沒錯,比T90還大上不少)

我評K812的時候 還沒真正搞定T1,K812大概也還沒run開,也只能猜測K812可能的走向了

T1是傳統Beyer的延長與修正,有著強烈的空氣感與足夠的實體感
── 這也是當初從沒想到過的"新"聲音

唉呀,說來慚愧,以我當初貧乏的想像而言,T90可能還比較符合"Beyer新旗艦"的印象

Beyer或多或少還是惡癖難改,除非很專心/痴心的,日積月累的以T1為中心調整系統
不然大概沒辦法揭開這耳機的面紗

──而這卻與越趨浮躁的耳機界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想來有些寂寞


回到T1身上,如果是剛接觸Beyer的玩家,有幾點要特別注意的


1. 這耳機很怕 高溫 潮濕的環境 , 如果儲放環境不當, 很容易讓聲音整個跑掉
聽起來就剩下刺耳突出的中高頻──像是耳機壞掉的程度

如果你的耳機已經有這樣的現象, 小心的用扁狀起子 撬起 內部的 塑膠墊圈
塑膠墊圈內部有一圈類似橡膠的東西,稍微對這個呵呵氣 再裝回去

如果聲音正常的話,這裡就不要動

2. 完全乾燥的環境也不行──耳罩預設對人體肌膚微微的濕氣起反應而變形
戴久了T1,覺得沒有新機那麼緊了是這個道理, 而這也會影響低頻段的動作

但是如果耳罩用太久扁掉了, 聲音是會變得很透明纖細──但是密度/實體感與頻段延伸
也不是那麼理想

這時候其實是需要換耳罩了── 其實HD800也有類似的現象,不過體現在 推不出中低頻
不是推不出中低頻,而是耳罩劣化,導致側壓偏離原廠的預設條件,頻段平衡跑掉了

3. 先不要想說推力不夠 或者 要推出音場/空間感之類, 而是找到足夠讓T1 正常動作的搭配
── 第一步就是讓其空腔吸音結構能正常發揮作用,聽感上則 像是耳機殼消失了那樣

之後再來求 拉開空間感 或 聲音格局






接下來忙完之後,可能會去借Grado和ATH的耳機試聽吧? 我想.....
如果有空的話,可能會整理整理手上各廠的技術資料


星期五, 6月 20, 2014

Sennheiser HD800小感

前言:

HD800是動圈耳機的聖杯,不只是願望機那樣的存在,更多的是耳機迷們慾望的投射──

2009年之後,凡是高檔耳機的討論,基本上繞不開HD800,又有哪支動圈耳機像HD800
那樣受到那麼多的公認,那麼多的推崇呢?

從其他廠家支持者的角度來看,或多或少對HD800的人望有點吃味,但是細想之下,
又不得不有佩服...與奇妙的謝意

舉個例子,Beyer的Tesla磁路概念早在2006年初就提出了,比Senns的環狀振膜提出
還早上半年──但是具體的磁路結構則是拖到2009年中才提出,明顯是受到HD800上市的刺激

換言之,如果不是HD800,恐怕T1還停留在概念與藍圖的層面,至於K812更是見不著影了

在不景氣的時候,大膽的推出新的旗艦,劃出更高定位的產品區間,我很佩服
經營/企劃者的勇氣

另一方面,身為"第一名",HD800也承擔了很多額外的東西,除了要扛起自家看板
更要滿足眾多耳機迷的期望,無形中也成了今日耳機界重要的一個組成成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論耳擴的等地或品質,能不能"推好" HD800算是個重要的指標
,這裡其實就滲入了個人成分


回到耳機自身,我相信不同的系統之下,HD800的聲音風貌肯定也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提供一個參考與可能性,而非作出論斷

也因此,如果讀者覺得 "你寫的HD800怎麼跟我聽到的完全不同" 的時候,
其實不需要那麼著急



佩戴/作工

HD800配戴起來相當舒適輕盈,與K812不相上下,K812可能因為皮耳罩在夏天時
會占點便宜?

作工上,實物比照片更多一點塑膠感,不過整體來講還是給人很高級的感覺
算是家人一看到,不用問就知道很貴的耳機

耳機線在用料與使用方便度上取得不錯的平衡,既不會像K812那麼陽春,也不會像
T1那樣有點笨重

纖維材質的頭帶與耳罩比較容易沾附毛屑,外框的銀漆也要稍微注意一下
保存的環境濕度不能太高,多讓它吹吹冷氣吧

純論手感的話,T1是摸起來比較爽
不過用頭頂上頭帶,往下拉發出卡榫切換的聲音時,其實HD800也蠻爽的



 驅動/調整

關於我的系統應該不用再贅述了,請參考前面的T90評論
可能會有人覺得不夠檔次,但還是希望讀者能先看完下文,再作出自己的判斷

以預設的,推T1的設置驅動HD800的情況而言,聲音相當奇怪

中頻逼近到讓人不舒服的地步,音場中間前凸的不可思議
又或者是另一個極端,中間消失了,中低頻有種混亂的不安定感覺

調整極性之後,該有的頻段平衡回來了,接下來還遇到了一些問題,分述如下

1.中頻有種 透明漆一樣的質感,或者說可以視為另一種 "森海賽爾之幕"
導致細節紋理被抹平了

2.縱深感不足,導致整體畫面雖大,但不夠立體逼真

3.高音上不去,導致聽什麼都沒有味道的感覺

問題一我猜跟耳罩老化有點關係,套緊一些可以解決,又或者是開稍微大聲些讓
耳機熱身一下可以減輕這種現象

問題二和問題三是一體兩面,測試之後發覺HD800其實不需要像T1那樣高的增益
又或者其實需要一點來自耳擴端的控制力,而不能像T1一樣全部放開

總之,增益調小,偏流調大之後,縱深很自然的延伸的出去了,高音也順順的延伸上去了
有種相當獨特的顆粒感/微粒子感

前面說到HD800的振膜剛性相當好
HD800有跟T1差不多細緻的微粒子感,但是"剛性"的印象在這裡反而意外的有所凸顯

這種特殊的質感我目前只有在HD800上遇到過

談談高頻吧,其實HD800的高頻難免有縮缸一樣的情形,不過其延伸能力相當優異
優異到什麼地步呢?彷彿空氣都變甜了那樣的感覺

忠實不忠實先不論,實在是相當的迷人

回到驅動上,HD800當然還是有些小脾氣,但其實並不是難推的耳機
某個層面而言,HD800甚至可以稱得上"好推"

如果用汽車的轉速/扭力關係來類比

上一代三旗艦都需要把振膜的速度催到一定程度,透明度才能出來
舉個例子,HD650 其實是相當澄澈的耳機,但是恐怕也沒多少人聽過這種"澄澈"

就像轉速沒上去,扭力就出不來

HD800調校的相當不錯,"轉速"不用到很高的地步,"扭力"就能自然的湧現
也因此不少人在HD800上才終於聽到森海家足夠清澈細緻的聲音

就這點而言,HD800在起跑點就贏了另外兩個競爭對手一截

 ----------------------------------------------------------------------
 06/23/14

由於有網友反映  說你在寫聽感的時候,好像都沒有描述過
參考系統的聲音,所以我嘗試補足描述看看,供讀者參考

整體而言

我的系統算是偏厚聲的一邊,高頻延伸較為保守,中高頻量感會比較多 (而後退)
中頻到低頻算是豐厚走向,但是極低頻的控制力並不是那麼好

整體音色偏暖,以螢幕來類比的話,就是色溫稍低,亮度與對比度稍高的感覺
空間感並不算大,屬於音像比較靠前的呈現方式

這系統對T1是有地主優勢的,後退而豐厚的中高頻量感會強化T1原本就很優秀的空氣感,而T1的中頻也會像觸媒一樣會與特定暖聲前端起化合作用,相得益彰,鮮上加鮮

我寫作的時候,會考量到自己系統的偏向而加權與斟酌,不過可能還是有疏漏的地方
以上面的敘述對照前面幾篇評論中的聽感,應該是會比較能幫助釐清一些東西

上面的音色走向是日積月累的調整後自然而然形成的平衡,這點很重要,需要強調一下
我並不建議新手在耳機三頻都還沒弄出基本平衡之前, 就急著去嘗試這類音色搭配
"最佳化" "互補" "相得益彰"的技巧


--------------------------------------------------------------------------


本文

── 覺悟者恆幸福


聽HD800是一件樂事,描述它的聲音也是一件樂事,對一位寫手而言
文思泉湧是最大的獎賞


戴上耳機,按下播放鍵,整個人就慢慢的沉浸入聲音的海洋

容我偷懶一下,引用一段文

"擴散感極自然,整體聽起來音樂好像變慢了,有種獨特的流動感覺,
但那其實是各項失真極低的徵兆,要說富麗堂皇,甚至有華貴之氣,我是同意的"

聲音的階調分明而順暢,沒有突兀或不自然的地方
一切都是那麼的協調,那麼的圓融一貫

──預定調合

流動、深邃而協調,這就是Sennheiser的世界,Sennheiser的天堂
這樣的聲音可說是相當的有說服力了,然而愛鬧彆扭的我,下意識的有所抗拒


大體上來講,這是以龐大的泛中頻為基礎,向上下兩端展開的聲音
前面講了HD800高頻很甜,但是龐大的泛中頻段才是真正的主角



這樣龐大的泛中頻段鬆弛又不失張力,也許該歸功於振膜的特性良好吧?

以我的感覺而論,略有一點暗調,就像剛下完雨 戶外景物會顯得特別鮮豔明晰的感覺
這種龐大的泛中頻與其獨特的音場呈現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補充一下前面提到的高頻

中高頻有種獨特的嬌柔水潤,延伸到高頻下段,線條明顯收細,光澤有點柔化,邊緣略微泛開
"再上去" 好像有東西,但是沒有顏色,散發出來的氛圍,像空氣清淨機一樣,讓聲音變得很甜


整體頻段分布大概是這樣的感覺:呈梯形的泛中頻段,配上拔尖的高頻延伸與
半球形的低頻段下潛

如果嘗試描述其聲音形態,我會用風,氣流來比擬對照組的T1,會用水來比擬HD800
就像深潭或海洋一樣,其音質有種特別耐人尋味的底蘊,相對T1,HD800顯得更內斂一些
 
 再談音場或空間感之前,先提示一下 作為對照組T1的聲音
下面的描述和前面幾篇評論中的T1可能會有不一致的情形

這很正常,因為T1講真的不好推,也是筆者關於"好推"標準很詭異的根本原因 (誤)

如果說HD800的振膜有種獨特的剛性,那麼與之對照

在一些推得要開不開的情況下,可以聽出T1的振膜質感輕飄飄的像保鮮膜
這也是我會說T1聲音"柔"的根本原因

然而,T1本身是很"亂來"的耳機,如果用鋼彈來類比,大概就像是托爾吉斯那樣的存在
底下T90/T70 都是 刪減後的版本

前面提到汽車轉速與扭力的類比,講到HD800其實是把扭力曲線最佳化了
T1正好相反,不僅沒有想過要最佳化新引擎的扭力特性,反而還貪心的加掛了TURBO上去

這也是我會說T1"亂來" 或 的理由, HD800本身是Fine  Engineering
的產物,聽得出經過了許多細緻而嚴密的調整

──大有"動圈耳機僅止於此"的意思

Beyer接受了這個挑釁,不擇手段的做出了T1,以近乎粗暴的方式回擊了森海的完美

好像太過自我感覺良好,離題太遠了XD ,趕快回到正題
總而言之,T1的音場呈現手法與HD800形成巧妙的對照

HD800的音場呈現手法大抵上是HD650的延長,也就是重視縱深與高度,
寬度的層面則以"開放感"處理,講得更白一點,以透聲和一定程度透氣的隔板營造出開放感

某個層面而言和T90相當類似,都是近距離聆聽一對屏風喇叭那樣的感覺
不過HD800在兩個層面著力不少,所以其立體感聽起來更真實可信

1.縱深,這似乎和HD800的聲學結構有所關連,以其帶出的"殘響"來營造出深度感
所以如果單體動作超出原廠的設計範圍,HD800帶出的龐大音像就會顯得扁平

2.音像大小,或者音場高度──我個人覺得這是HD800最值得一提的點
可能跟環狀振膜推出來的龐大波前 和 傾斜角度相關

或者說,透過逆向工程來"還原" 更自然的HRTF,讓HD800播放出來的立體感
聽起來就像是 "用整個上半身來聽" 的立體感

這也是前面會問HD800的音場高度比KK如何的理由

其實我一向有點迴避去正面談 耳機音場 或 立體感之類的話題

一方面 這關係到 每個人的 "腦放",或想像力,或體質,變數很多
我聽到的,我被騙過去的,不一定表示也能騙過你

又或者 可能我牙痛、感冒了,聽起來又完全不是那一回事了, 別笑,真的會有所影響 XD

另一方面,這關係到耳機的驅動條件,不同前端可能感受又有所不同
像DAC1就不是屬於音場大的類型,無形之中在判斷大小這點也會有所打折

再來講對照組的T1,T1的立體感相當的有趣

可能有靠振膜自身的脈衝特性來營造 隔一段距離發出聲音的感覺
 (管機為什麼縱深感特別好的理由?)

而除了目標的聲音之外,其他不必要的聲音都被反相共振抵銷了, 或者,剩下的都是聽起來很自然擴散的聲音

(T1的耳罩以及耳罩下面的橡皮墊圈很有趣....)

這樣講似乎很難懂?不管了,總之 T1的聲音就像是從耳機"外面"傳過來的,非常的乾淨
不像HD800還有一道"習慣隔板透聲"的程序

聽起來就像是 眼前一段距離,有兩個小喇叭 /發聲源 以45度夾角發聲,

如果說HD800的成就在於"音場高度"
那麼T1的殊勝之處就在於 "音場寬度"──當然,這是靠足夠強力的單體
才能實現的特性,要讓聲音聽起來像是隔一段距離,"從外面"傳來的,又要確保能量不被稀釋

補充一下K812,我想當初評論的K812應該還沒run開
沒有HD800的"龐大" 或 T1的"乾淨",但是在這兩者間取得很不錯的平衡

而....以音像定位來看,恐怕也是最準確的,初聽可能沒感覺,現在想想還真可怕

-------------------------------------------------------------------------
* 06/21/14

某些耳擴方比HD800強勢太多的情況下
有可能出現這樣的聽感

聲音線條纖細 透明 但仍然足夠順滑  中低頻仍有足夠鋪墊
最大的優點是  "用整個上半身來聽" 的感覺 會非常穩定

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泛音結構的缺失
導致一種很矛盾的音質:透明 / 無味 / 毫無陰影感 ,有如白開水

講白點,就是HA3偏流最大,增益最大,用冷氣狂吹機體壓抑住溫度的情況
----------------------------------------------------------------------------


其實評論HD800,一定程度也是在強迫自己對 "耳機的音場問題" 有所思考
"耳機音場"這概念的影響的確深遠,或者說,這點是每個耳機迷下意識的,最終的慾望所在

誇張的說,今日的head-fi,耳燒界已經不能脫離這個概念而存在
最終希望的是 介於耳機 和 喇叭 之間的 某種 曖昧的境界

──既要耳機的細節、活生,又要喇叭的開放、自然

以純粹的,效益第一的工程師思維而言,費那麼多功夫,為什麼不乾脆用個DSP處理就好了,不是方便又省事?

然而,就像機械表追求各種複雜的功能一樣,那是非理性的浪漫啊.....

當然,應該不會有板友看到這段文字,就大澈大悟退燒吧?
覺悟者恆幸福,在談完HD800所營造的天堂後,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

接下來是個別曲目試聽的部分,由於寫作進度超前不少
應該可以多比較幾首曲目


1.いとかなこ的とある竜の恋の歌,出自NITRO+ 10周年紀念演唱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a4vGAUdyC8


首先上場的是HD800

かなこ的歌聲剛唱出來,我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 (不誇張)
相當驚人的,讓人有點毛骨悚然的臨場感


壓抑住感性,勉強去形容的話,那是種魔術手法

主體以直接音呈現,週圍則輔以特殊的擴散感處理
形成了類似散景的情況──卻又相當自然的,符合人類的聽覺心理

聽起來就像是  你用整個上半身正面承受了かなこ的嗓音能量
而環境音、餘韻等等東西則從兩肩上往頭包圍起來

かなこ的嗓音聽起來有種獨特的圓潤彈性,氣音則變得較不明顯
....等等,空氣感呢? 這裡或多或少讓人有點困惑


接下來上場的是T1

很妙的是,第一印象是 我果然是在"聽"
這句話大概有很嚴重的語病 XD

沒有前述那種驚人的臨場感覺,但是意外的有說服力
可以說發聲源的印象或存在感比較強烈

與HD800的呈現手法形成對比,かなこ並不在你的正前方,而在有一段距離的舞台上
餘韻與環境音輕輕飛舞,好像你在台下跟著搖螢光棒一樣 XD

かなこ的嗓音聽起來相對肉感不少,氣音輕輕的延伸出去
伴奏樂器的實體感相對凸顯,可是卻又能感受到現場空氣那種擾動/躁動的感覺

以子之矛,攻彼之盾,如何? 我個人情感更偏好HD800一些


2.接下來是老曲目,SKYRIM的主題音樂:Dragonborn

T1先上場......該怎麼說呢,哇!
以前和K812、T90都比較過這首,但是這次聽起來最讓我震撼

開闊,左右兩邊發聲源以大夾角形成一道音牆,不誇張
空氣感十分強烈,卻又能保持一定的實體感,讓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讓人想起天際省的壯麗風光

接下來換HD800上場

HD800的音場高度仍有優勢,但是差異並沒有想像中的大
反而左右兩側與T1對比之下有縮限的感覺

畫面很大,但是偏柔潤,讓人覺得不太過癮──跟T1對比之下,
好像是牛肉片對比牛排一樣

低頻下潛相對保守,還是泛中頻,較近場的呈現形式,勉強形容的話
類似鏡頭大光圈,淺景深的情況

未免誤會,我要再強調一下,HD800的表現仍相當優秀
能量感也絕對夠,主要是呈現形式的差異

我也相信,不同設備下肯定聽感會有很大的不同,不過以目前前端推動的情況下
個人比較偏好T1的呈現手法


-----------------------------------------------------------------------

接著寫下去前,先插播 回答幾個問題


1.絕對極性是什麼?


最簡單的去理解絕對極性,就是決定耳機發聲是 先外而內 還是 先內而外

的因素

耳機單體,接出來的只有+ - 兩極,通常以-極為"起點"或參考點
也因此對調+ - 極會影響振膜的實際動作,也就是前述的 先外而內 或 先內而外

如果要以圖示來說明

切換絕對極性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況

  L     R     >    L    R
 + -   + -           - +  - +


請注意不要和in phase, out of phase  搞混了


in phase (正相) 是 這樣的情況      L    R
                                               + -  + -

out of phase (反相) 則是這樣的情況   L   R    或  L   R
                                                    + - - +      - + + -



那絕對極性為何會影響影響聲音,可以從兩方面講

一是耳機層面, 動圈耳機由於振膜前後結構/氣壓不同,導致其失真也不是對稱的
如果是聲學結構又有特別安排過的高階耳機,似乎這方面的影響會更明顯

以HD800為例,絕對極性搞錯邊,聽Dragonborn的時候,男聲合唱會整個亂掉,
像是混響過度的感覺


二是線路放大層面── 一般單端線路的失真也不是對稱的,會有一邊的失真是比較低的
另一方面, 線路增益級數的單偶數對絕對極性也會影響,我對這方面不太熟,有待高明補充


2.為什麼要把HA3的增益開到最大,有什麼理由嗎?
因為我覺得增益開到最大聲音比較"活",回歸擴大線路層面

可能的原因有:電壓提高,滿足耳機的驅動需求
線路回授降低,線路內阻提高,耳擴的阻尼係數 (控制力) 降低

不過回授降低也表示線路通電工作後,需要的穩定時間越久
或者也可以理解為線路的工作情況越不穩定


3.所謂HD800"很甜"的高頻到底是怎樣的情況?

很遺憾的,目前試下來的結果,似乎只有在相當理想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舉個例子:深夜時段,耳擴又熱機充分的情況

白天一般試聽的時候,HD800的高頻延伸就到 "亮" 這裡
而高頻很甜的時候,也有可能會有奇妙的失控,整體聲音莫名其妙發冷的情況


(插播結束)
---------------------------------------------------------------------

3. 米夏‧麥斯基 / 德佛札克G大調奏鳴曲 第二樂章 "稍緩板" 出自CD "晨歌"

http://www.deutschegrammophon.com/en/cat/4777465

這張算是我的孤島唱片,總之,好聽

先上場的是HD800,中途出了一點小意外,似乎跟佩戴有點關係
我得慢慢挪動耳罩位置,調整頭帶到稍緊 (只比T1鬆一些的地步)

才能得到一幅較完整的音樂畫面,或者,左右聲道能自然拼合在一起的感覺
其他音樂反而沒有這問題,也許跟錄音手法也有關係?

一些耳機系統會處理成 運很肥的弓,但是琴腔共鳴的能量反而過小
顯得不太平衡的情況


HD800則給出了相當可信的,足夠大,比例又協調自然的大提琴音像
前面似乎有提到森海家在樂句處理轉折特別好,一音是一音,分明又連貫

這樣的優點也呈現出來了,在HD800的演繹中,你可以更貼近 內蘊於樂句中
與平常"火力全開"的麥斯基不太一樣,但的確是屬於麥斯基的獨特浪漫

接下來是T1

跟HD800對比之下,會有T1的音像小了些的感覺,或者說遠了些
但是一樣的,密度較高,實體感較好


演奏家的呼吸與錄音場地的空氣比HD800明顯些,音色明媚動人 (木頭味?)
但是樂句轉折處理總覺得有點急促──當然這是跟HD800對比

在T1下,麥斯基比較像平常的麥斯基

以這首曲目而言,不管HD800或T1都很棒,實在難以取捨....



4.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 / 小克萊巴/ 維也納愛樂

雖然我蠻喜歡這張唱片,卻很少聽,小克萊巴的超譯可能是原因吧
又粗暴,又率性,卻又一擊中的,能挖掘,理清樂曲中的肌理

某個層面而言,和T1這耳機風格挺像的,可惜杜達美還沒有小克萊巴這種錘鍊出來的天才....

在T1下,或多或少不是那麼優美,維愛在小克萊巴這個暴君的指揮下相當辛苦
的維持住音色


然而樂思層面,小克萊巴追求的那種韻律,那種生動分明實在是讓人不由得為之心動
多年以前,我曾經很忘情/狂妄的以為 小克萊巴終於讓我聽懂 布拉姆斯第四號了

現在想想頗覺莞爾

那麼,HD800又如何呢?
維愛的音色比T1豐滿一些,小克萊巴的指揮有種流利/流麗的感覺
但是動態表現上相對較保守,實體感也不如

個人主觀喜好是偏向T1


5.殻の少女 /MANYO

這是同名電子小說的標題曲與主題旋律
為什麼要拿出來講呢? 因為這是首甜美,旋律帶有淡淡哀傷的電子樂

在耳塞上好聽,在電腦喇叭上也很好聽,但是
在一些大系統上,反而顯得過於"大聲",而丟失了該有的味道

前面評論拿 村正的"凌辱" 這首出來測,也是同一用意


先上場的是HD800

好,樂曲該有的結構平衡並沒有隨著大聲而跑掉
相當甜美,毒,讓人想起遊戲裡最美的場景之一

──女主角在蒼藍月下,赤足踏入潭水的一景

嚴格來講,HD800並不會像我習慣的那樣煽情,而是緩緩的滲透出,流溢出感情

實在很棒,我忍不住又接著聽了同作曲者,續作"虚ノ少女"的主題之一 "冬子"
這首曲子的"HIFI"元素,或者混音與旋律變化就比較複雜了

HD800還是一樣完美的演繹,沒有讓我失望,讓人有一直LOOP,完全喪失工作慾望
把整個人交給音樂的魔力


接下來是T1

毫不掩飾,充滿訴求力的演出,如果說HD800是沉浸入樂曲的情境
那麼T1就是無預兆的,強烈的,對"現實"的侵蝕感覺

方向性,或者說個性恰恰形成對比

旋律變化沒有HD800那麼精妙細膩,但是音色與存在感更加濃烈
如果以遊戲中的場景來類比,大概就是殼之少女壁畫出現的那一刻


......寫到這裡,已經不是具體音響性能的差異了,而是更深層的
,耳機自身的性格不同


希望大家最後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好耳機



結語

這篇文章大概是寫過 最戒慎恐懼,也是受到關心最多的文章

和對岸一位朋友聊,他覺得行文上應該更客觀,要更參考多方意見些
也許一些論點是對大家的常識提出了反論

回溯會寫這些又臭又長又晦澀又難懂又裝B又空虛的文章(笑)的理由

除了自我滿足外,另一個動機在於 認識自己

透過比較,重新去發現自己喜歡的到底是怎樣的聲音,而不是迷失在
高音甜,中音準,低音勁上面


感謝各位網友的交流與支持,這項工作算是告一段落
我也該稍微休息一下了 :p



omake


有版友希望我能用其他耳擴測試HD800,我現在手上除了HA3外,
就只剩下DAC1的耳機孔了,大概的印象是這樣

請注意,這是要與本文的HD800作對照的反例

1.泛中頻還是很大,但是中低頻能量被打薄了,中高頻凸出,高頻下段發亮
低頻上段也凸出不明顯的一塊,兩頭翹?

把耳機戴得很鬆可以有所改善

2.很乾,中高頻的粒子感與中低頻的餘韻完全不見蹤影

3.音色算是直白偏亮,讓我想起 一些情況下的DT880

4.不好聽,真的不怎麼好聽,雖然我相信這是"振膜"的原音,
但是耳機整體的聲學結構並不在正常工作的狀態


星期一, 5月 19, 2014

Beyerdynamic T90小感


雖然土豪之類的詞很流行,但我想如果要花快1000美元在單個旗艦耳機上,
一般人應該都會有些掙扎,更不用說後續的投入了

在HD800與T1上市的時候,應該不少人等著這些旗艦運用的新技術下放,推出
"努力一點就能負擔"的次旗艦

然後今天我們有了T90與HD700


一言以蔽之,T90是在一定條件限制下所展開的作品,它不像T1那樣可以花上三年多研發
,投入足夠充裕的物量,追求不妥協的聲音

而T90也沒有T1那樣的皇冠之重,不需要扛起自家品牌最高成就的招牌,個性可以更加的
凸顯

就像德國福斯汽車的MQB底盤一樣,Beyer自家也有一套模組化的腔體部件,
比較T1與T90,其實兩者外觀上共通之處不少,最大的差別在於腔體的柵網部分,
這也是半開放與全開放的分別所在


如果從網路上的圖片來看T90單體的結構,可以看出大抵上是T1單體的縮減板
:主要是低音通孔部分被限制住了,聲學障板材質也換成了最原始的羊毛紙設計
──當然,單體也沒有斜置


不過也不是說T90單純就是T1的cost down版本,我想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
頭帶與耳罩材質,這種人造纖維材質首見於T1的新版頭帶

隨後即大量運用於T90上,這點其實很值得注意,整個beyer產品線上
只有T90與T70的耳罩是這種人造纖維材料,編號分別是EDT90M和EDT70NL,
我想對beyer耳機稍有研究的,都應該知道耳罩的狀態影響聲音的幅度之大了....


回到T90身上,T90的銷售狀況應該相當不錯,一方面售價廉宜,和次一級的
HD650/K712有點上駟對中駟的意思,一方面聲音也頗值一提,所以市場版圖擴張的速度
蠻快的,當年DT990 edition剛上市好像都沒賣這麼好

.....以beyer迷的私心而言,我很欣賞T90取得的成果


配戴,做工

基本跟DT990/DT880差不多,T1戴習慣,初戴T90會覺得側壓鬆不少
有點像是Grado那樣"靠"在耳朵上的感覺

也許是因為聲學障板材質的差異,T90比T1對環境濕度更敏感一點

比較可惜的是T90的線材還是用自家的單蕊線...雖然表皮沒有AKG家的柔弱
不過總是希望能用上好一點的線材....


驅動與搭配

開宗明義,T90是性格很突出的耳機,以我自己的口味而言
也不能直接套用在自家用,為T1而搭配的系統上,還要在做些調整


首先,比起T1,T90對絕對極性似乎比較不敏感,正反兩邊都差不多"開放"、"開闊"
但還是有一邊的聲音質感是比較自然的

再來,T1並不需要耳擴額外的出力去"推出"低頻,反而常常會有推過頭的情形
但是T90需要來自耳擴額外的出力去推出低頻
(這點是比較抽象...下面我還會再解釋)

最後,T90比較需要精密的音量調整,也比T1對不穩的環境電源更沒免疫力

我的意思不是說T90比T1難推,恰恰相反,T90在手機,在平板上也還保持著一定模樣
的聲音,除了上述提到的幾個點,其實不太需要像T1那樣刻苦的去調整


本文


首先,我要先註明 手上的T1和T90應該都算run開了,有很大的機會和新機聽起來
大異其趣

上面那個算是個免責聲明,因為不清楚T90新機會是怎樣的聲音
不過手上eva兄的T90倒是非常接近我那支耳罩扁掉,頭帶滲液的老990'05

那是怎麼樣的聲音呢?

一言以蔽之,很"大"的聲音,很大,很輕鬆,很透明,很細膩

只剩下空氣在振動,如果你習慣一般動圈耳機那種"重"的聲音
初聽大概會被嚇到

T90的原型,DT990就是這樣的耳機,原廠最原始的說明就是
"極低的運動質量營造出類似靜電耳機的聽感"

我上次聽SR-007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這方面不敢多作判斷


和印象中的DT990相比,T90的聲音的規模更大,頻響也更加平直
脾氣也比DT990溫和一些,聲音的呈現方式也基本一致──和T1恐怕不太一樣

想像一下近距離聆聽兩個屏風喇叭,比起真正的"聲音舞台",感受到的其實是
巨大的音像與背景細微的空間資訊


T90這耳機非常的強調它的泛中頻段,以"包圍住"的呈現形式呈現

有點像是在看大螢幕電影的那種感覺,整體的調性偏柔偏快,套句前面xu兄的形容
"完全沒有音壓"

其實不是完全沒有音壓,而是音壓相對平均,營造一種面音源的感覺
或者套句通俗的類比,聽起來像是 "大振膜"特有的寬鬆聲音

其實T90振膜的實際面積和T1一樣,主要還是耳機聲學結構安排的影響
這樣的聲音很有wow effect,讓人嚇一跳的感覺,然而深入玩味,還有待斟酌,發掘

T90的聲音非常的鬆弛,這點造就了它獨一無二的中頻與獨特的"空間感"
然而中低頻,低頻這段反而變成了它的弱項,也深刻了影響了這耳機的性格

或者這其實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T90的低頻如果處理的不好,會有點像是一般2.1聲道電腦喇叭的那個.1聲道
只聽得見低頻的轟鳴,毫無質感與控制力可言

或者是另一個極端,低頻上段極度突出,卻沒有下潛,導致鼓面聽起來很大,
但鼓槌的敲擊卻淺的無味

以我調到比較理想的狀態而言,T90的中頻下段~低頻上段還是略嫌虛浮,
制動力也有點不足

雖然這是和兩倍價錢的T1相比

不過前面說到T90的聲音框架很大,但是作為基礎的中低頻如此,或多或少給人反差或
衝突的感覺

那不光是量感的問題,而是質地、密度或重量的問題,這也導致了T90的形體感
並不是那麼好

像A1/A20/A2這類輸出阻抗匹配過的耳擴應該能補足上面提到的現象


接下來是中高頻段部分,我想這不光是beyer,而是大部分動圈耳機最容易

出問題的地方,越強調振膜輕、運動值量低、瞬態好的耳機,這段最容易出問題
體現在唱片上就是唇齒音刺耳,或者是另外一個極端,後退所導致的音染


這段是大部分動圈耳機的機械分頻點,頻段越延伸上去,音圈能帶動振膜運動的區域
越小──廠商的確會把振膜的一次盆分裂點作為設計上的重要考量

如果耳擴或系統不匹配,振膜發聲區域由大而小的過渡不夠平順
那麼可能會有軟硬兩種崩潰的情況

硬崩潰就是中高頻段的諧振,體現在聽感上就是刺耳失控的唇齒音
軟崩潰則是大量的諧波失真,體現在聽感上就是音染與說不上來的發膩發悶的感覺

T90中高頻需要避免這兩種情況,特別是單體能力不如T1強力的情況下
很多T1可以靠蠻力硬幹解決的,T90就會出問題

搞定T90的中高頻銜接後,作為回報的,是驚人的空氣感,這樣的空氣感,或者擴散感
以我的標準是有點誇張了──或者並不是每種音樂都需要那麼強烈的,近乎不真實
的空氣感


然而這也正是T90最有趣的地方,純論這點與延伸出來的聲音呈現方式
並不會比T1/HD800/K812遜色太多,特別是用家音樂類型有限的情況下


T90並不是完美的耳機,可是就它的強項而論,並沒有太多動圈耳機能占到便宜



接下來部分是比較T90與T1

前面有講過,T90的特色在於極度鬆弛的中頻,而其性格其實是偏柔的

雖然從網友的回應來看,大概很少人能理解 "偏柔的T90"是怎樣的感覺

如果沒猜錯的話,T90跟T1一樣,應該是開聲前後差異相當大的耳機

又或者新機所呈現出來的聲音,其能量的平衡其實是被壓縮過的....
得隨一段時間的熟化才能"解壓縮",展現出全貌


前面預告有稍微提到  T90 像是T1截頭去尾,放大泛中頻段之後的產物

又或者你也可以反過來理解,T1其實是把beyer家的招牌中頻等比例縮小
放進了更完整的全景

對岸耳機俱樂部的mvw兄是這麼形容GS1000的 "RS1的完整版"
http://hqcd.av-china.cn/thread-236157-1-1.html

我不是很同意他關於"耳機音場"的意見,不過他形容RS1像是用放大鏡觀察這個世界
而GS1000則是拿掉了這個鏡片


這樣的類比其實也可以套用在T90與T1之間的關係

T90營造空間感/立體感的手法算是比較傳統的,透過聲學結構的吸音/擴散,頻率響應
的調整來營造 "聲音擴散的感覺"

然而代價是 聲音的能量也被稀釋了,這裡並不只是低頻
前面一再稱讚的"龐大、透明、輕鬆" 的泛中頻其實也需要拿出來檢驗

對,T90可以很"大聲",但是和T1對比之下,你還是會覺得聲音輕飄飄的,不夠具體
我想與其富於空氣感的中高頻也不無關係

T90的中高頻量感十分豐富,但是卻欠缺了T1那樣的制動力
導致音像周圍雖有著強烈的空氣感,音像輪廓仍相對不明確

兩支耳機交互對比的時候,初聽T90,總覺得已經夠好了,能好好享受音樂了
可是....換上T1,才發覺T90其實是套上了個"長焦鏡頭",取景對象周圍被虛化了


直接一點講,T1的透明感比T90好上一截,這裡的"透明感"指的是聲音直接無隱
的程度,而非僅指乾淨通透意義的"透明度"


我這樣講也許有點嚴苛,不過聽了T1,再聽回T90時,很難不去挑缺點

T1在保持T90中頻那種透明細膩特色的同時,同時賦予其血肉基礎
使其聽起來更加的真實


的確半開放式的設計不如全開放式那樣聲音可以毫無阻礙的擴散出去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是個再合理也不過的取捨

──當然開聲期莫名其妙的長也是缺點 XD

對了,順帶一提,T1的音色比T90濃些,T90的音色和我印象中的老DT990'05相比
也是偏淡的,這點有待進一步考察 (耳罩材質的影響?)



接下來是曲目比較,考量到有些曲目取得不方便,附上youtube連結作參考

首先上場的是老曲目 "Dragonbor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VXNDv8rY0


自從上次和K812廝殺過後,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系統的偏頗之處
重新作了一番調整

首先上場的是T90
很過癮,相當過癮,音浪一波一波襲來,幾乎可以感受到耳罩內的空氣瘋狂的流竄

低頻(上段)的重量感比預期中來得好,但整體還是以輔助中頻為主
偏向鋪墊的呈現方式,質感像水球輕輕晃動的感覺

音像碩大無朋,男聲直直的往上飄去,然而合唱的肉聲感還是不足,偏柔

空間感的寬度相當接近印象中的K812,不過縱深不及

接下來是T1

隨著直覺旋轉音量,留意到T1開的音量比T90更多,有點讓人害怕
很奇妙的,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安靜──T90那種空氣瘋狂流竄的感覺不見蹤影


取而帶之的是自然浮現的音像.....很難形容,如果說T90是 "聲音從那裏傳來"
那麼T1更偏向 "這裡本來就有聲音"

沒有T90那種碩大到有點誇張的音像,但是更加真實──或者說會覺得T90像是
照過哈哈鏡的產物

空間感....也很難描述,像是邊界消失了一樣,這點我還是先保留吧

整體的呈現形式還是偏柔,不過不會像T90飄散的那麼快,聽得出是喉嚨唱出來的,
還保留了一段聚而不散的基礎

第二首上場的....是我個人有點私心的曲目,電子小說"裝甲餓鬼村正"的BGM
"凌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ziIJ8uoQg


原作曲團體ZIZZ另一個身分是前衛搖滾團,在作曲上有一定水準
如果沒玩過遊戲,可能會覺得"凌辱"這名字和其優美哀愁的調性完全不搭嘎

但是這作品.....本來就是以一個"凌辱"起始的故事,其實這名字不能再更貼切了


首先上場的是T90

作為多軌混音的BGM,其實門檻說低不低,說高不高,音色要夠悠婉醇美
又能讓人緊緊的把握住主題旋律不丟失,如此而已


不意外的,充滿戲劇性的演繹,電鋼琴與小提琴時而詰抗,時而纏綿
在加上畫龍點睛,破空而出的長笛

T90電影院式的呈現手法和遊戲本身的劇畫情調也許有重合的地方吧?

接下來上場的是T1
有意思的事情出現了,這次我需要調整的音量落在跟T90同個位置,就覺得"夠了"

──沉靜,音樂輕輕的響起,那不是像T90那樣電影院式的衝擊感,震撼感
而是旋律慢慢的,不知不覺得滲入聽者的心魂

其實比起一般的發燒曲目/古典曲目,能不能把這類BGM唱的讓人感動,讓人一loop
就停不下來才是我挑選耳機的首要因素

對比之下,T90在相對音量範圍內的活生感恐怕是有點吃虧的....

第三首曲目算是有點年代的流行歌曲,黃霑的 "滄海一聲笑"
我絕對不是因為最近PTT梁發梗很流行才想到要找來重溫舊夢的 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z4Ldec6ibk

首先上場的是T90

好聽!,肉聲感意外的有出來,還有種難以言喻的臨場感,或者說貼近、親密的感覺

雖然還是聽得出有點年代的,後製處理的痕跡,但是在T90的演繹下
整體有種煥然一新,像是用了去漬油後的新鮮亮麗感覺

接下來上場的是T1


讓人意外的....沒有T90那種新鮮亮麗的感覺,整體聽起來有點.....普通?
對,聽得出是比T90高一等級的,更完整的聲音,但是那是以音響迷的立場去看的

論最直覺的"好聽",或"爽度",恐怕遜色T90一截

最後一首曲目,就用點芭樂的"莫爾道河" 好了
沙堅特爵士指揮皇家愛樂的版本


首先上場的是T90

一開始就讓人倒抽一口冷氣,振膜就像浮在半空中,振動著、擾動著耳邊的空氣,
頗讓人有耳不暇給的感覺

前面有提到 "像是在近距離聆聽一對屏風喇叭"的類比,恐怕是最能體現在這首曲目上
純論管弦樂該有的那種盛大的,萌發的感覺,T90應該可以越級挑戰

弦樂群的悠揚色彩尤值一提,那是beyer家傳統的濃密、血色良好

同樣的,前面提到的那種"新鮮亮麗" 在這裡也有所體現,聽起來完全不像是1965年
的老錄音,真厲害

接下來上場的是T1

第一印象居然是....."深遠",不,也許是我習慣了T90那樣有點近的呈現手法
第一時間有點像是剛換了新眼鏡一樣不適應的感覺

很自然,弦樂群還聽得出beyer的濃密,但是節制,品性良好
比起音色,反而是活靈活現的活生感更引人注意

如果說T90是新鮮亮麗,像是為老錄音"重新上色"

那T1就是,我這樣的形容可能是誇張了,在保持整個結構的前提下重新整理、翻新
相比之下T90的處理會讓人覺得有點膚淺.....


小結

我想T90就像是入門款,時有亮眼表現的入門級敞篷跑車,Porsche boxster
而T1大概就像Porsche 911之類要求使用者技術的"the one"了

可以用T90作為入門、熟悉Beyer家的特性,特定的搭配應該也能搭出很有特色的聲音
然而有足夠駕馭技術,又有點音響迷之為音響迷的瘋狂的話,那麼T1還是首選







以下是omake部分

1.拉高訊源的輸出電平可以改善T90中低頻的實體感
但也失去那種輕鬆的特性,不合我個人的胃口


2.把T90的耳罩換到T1上會是怎樣的聲音?

高頻後退些,中頻鬆弛些,最明顯的是低頻上段變得大港...
有點往T90方向傾斜的感覺

很有趣的聽感....
似乎中頻場面變得比較容易"推開"?


3.把T1的新耳罩(EDT990V)換上T90又如何?

中低頻厚度減少,音色變得濃密些
中高頻能量變強,低頻變弱變淺,有點危險的平衡



4.把厚度明顯變薄很多的T1原配耳罩換上T90又如何?

一開始裝不太進去
勉強裝進去後,開聲後有點意外

聲音偏薄,音場扁平,但是中頻音色很不錯,中高頻比前者收斂些,低頻變得非常淺,
唇齒音部分有種奇妙的柔化感


感想:原廠的搭配有他的道理

星期日, 3月 23, 2014

談耳機評測/心得 文章的一些問題


打從音響雜誌還是同好自辦的時代開始,就已經開始探討各式各樣用語與
標準的問題


大抵上會用一種 功能主義 式的方法論來處理
音場是什麼 高頻是什麼 動態是什麼這樣去規定


這種評論辦法以Stereophile前任主編J. Gordon Holt 為代表
他老人家的一個特技 (?) 就是用聽的畫出頻率響應圖
──當然那更多是因為器材與物力的不足

而"straight wire with gain",擴大機應該是條單純的,有增益的線材
不該加入太多東西這概念,雖然不是他首提的,但是說是stereophile發揚光大的
應該沒太大問題


相較於J. Gordon Holt,TAS的主編Harry Pearson的態度則有微妙的差異
還是會提音質音場高頻低頻動態如何如何,然而除了這個之外,

他另外提出了新的,更形而上的範疇,透明感,比起各別頻段的描述
也更加關注關乎音響器材整體呈現的屬性:音質、音色,更加大量運用
實際上只能靠心領神會,"你知道的"那樣的類比,陰與陽、電子感、蝕刻感之類的詞

舉個例子,他用過這樣的類比形容器材的透明感:像是有位美女在表演脫衣舞


台灣這邊要談音響評論的標準,基本上繞不開音響論壇的劉漢盛的"音響二十要"
雖然這二十要基本上是個集大成一樣的東西,沒有太多新意,然而勝在包山包海

無所不包,久而久之自成一家之言,往後劉漢盛想再提什麼音響五行圖之類的
東西補充都嫌蛇足......


(從音響論壇最初那幾期來看,二十要的原形其實是同好間、投稿筆者討論的歸納,
那也是這本雜誌最有活力,最好看的時代...)


日文圈Stereo Sound的音響評論則相當有意思,自成一個封閉傳統:沒有特定的標準
寫音響評論像在寫俳句一樣,能把音響評論寫得很色情也不簡單.....

(香港版Stereo Sound的翻譯之爛是有名的....)


大抵是集中在對器材整體性格的品鑑

舉個例子,對MAGICO Q7的評論語"輪廓深邃精緻,猶如銀鹽攝影",

這類的評論法大概沒比"骨氣奇高" "詞采華茂" "猶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循"
這類的藝術評論來得好懂


演變到今日,音響評論大概的形式不脫

第一部分:器材介紹、廠商的"故事"、具體規格,評論者的調整、搭配策略
這部分算是導入部分,寫得好不好差很多,能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致靠這個


第二部分:器材性格描述、特定音樂試聽、器材間的對抗比較
這部分算是功力所在,特別是器材的性格描述與把握上


這部分也是最不客觀,最參雜評論者個人好惡,也是評論者投入最多感情,最精彩的部分
是在介紹器材,也是在作自我介紹


可以用具體搭配經驗/體悟切入,也可以用比較、類比切入,也可以直接破題
,後來再補充說明


差的評論,大概就是泛泛論頻段、論動態、論音場,單純排位,沒辦法給人一個具體而
全面的形象

好的評論則會讓讀者有所共感,直覺的理解評論者的口味與想表達的東西─不管同不同意


舉個例子,同樣是在評Magico的喇叭

Stero Sound的三浦孝仁與Stereophile的Michael Fremer也許行文風格、筆法與
口味不同,然而傳達給讀者的印象卻是高度一致的,共通的整體印象

這很不簡單

回到主題,語言本來就是很模糊的東西,特別是評論用語,往往都是"我以為你懂了"
"我也以為我懂了" 這樣的情況

那其實並不是那麼罪大惡極,有的時候甚至幫助傳達了個人的喜好趨向

另一種情況則是誤用,比如說 "高頻延伸很好,女聲很毒" ─ 女聲其實是中高頻
這類其實也無傷大雅,大概熟了腦內都會自動轉換/翻譯

怎麼用詞,對詞語的理解其實也是評論者個性的一環

星期日, 3月 02, 2014

AKG K812小評

先在開頭感謝大方出借的網友,要不然我不知道得等到民國幾年才能好好聽過這支
AKG的新旗艦.....時代變了,已往準備10K蹲二手就可以一次聽遍三廠旗艦的時代過去了....



前言:

2009年,Sennheiser與Beyerdynamic都跨出一步,嘗試推出1000美元
等級的旗艦級動圈耳機

從結果來看,燒友們很捧場,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HD800我看過最新的序列號是28XXX,T1則是19XXX,雖然序列號都是從1000開始起跳
不過至少可以大概推估出貨量

整個90年代,同等定位銷量最大的耳機:K1000,市面上的流通量大概也只有兩萬副左右

AKG的迷兒很吃味,很羨慕,head-fi年年都在傳K1000要重新量產,要復刻的謠言


大家都在談論HD800如何如何,T1如何如何的時候,插進一副現在買不到的
上古神器K1000 總覺得有點格格不入

AKG終於打破了沉默,在去年(2013) 10月發布了新旗艦耳機KXXX的消息
頓時吸引了大眾的目光,可是當K812的全貌揭露後,或多或少讓人有期待落空的感覺


像是"怎麼不是K1000強化版"  "從編號來看只不過是一支更高級的K7XX"的意見

或者

"居然還是落後時代的單邊入線" "不能改平衡?" "4N銅,有沒有誠意啊?"
的質疑

自己最初的觀感也是:這支新旗艦真的不怎麼吸睛,雖然我也知道平衡接法
或耳機線的材質 "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但是你們不"裝的"高級一點,至少比較好說服顧客掏腰包嗎?  送耳機架? 好雞肋啊....

現在回頭來看上述的意見,我才發現AKG的營銷策略真的是簡單的可愛/粗暴
直球勝負,不說太多,以音質決勝負

 配戴,作工


標重390g,戴起來相當的輕盈,通風,不過調結機構要先調好,不是直接往頭上一罩
就了事

耳朵周圍留有適度的空間,不會有像T1那樣頭髮擦到的侷促感,現在還是冬天
如果是夏天室溫環境下,K812應該會比T1舒適不少

大概是T1用久了,我覺得K812漏音還蠻大的,這似乎也是聲學設計的一環
把手放在離單體後方,與肩同寬的距離下,還能夠查覺到餘韻/餘音的改變


整個耳機外框大概由三種材質構成  塑鋼架、金屬網(?)與金屬環,雖然不會給人日系耳機
那樣的豪華感,但是舒適耐操耐用的品質應該是有保證的,正常使用的話,也不會動到
左耳到右耳的接線,這方面其實算ok


如果要挑毛病的話,就是K812的耳機線,看起來沒跟我那陳年骨董K240DF的耳機線
差太多,可能要比較小心的使用以免表皮破損,磨損,這也是整個耳機最不耐操
的部分

──話說AKG的如意算盤該不會是把耳機線當耗材賣吧?

我想K812的目標客群中一定有一群 非平衡接法不歡,耳機線材一定要更換到Siltech
單皇冠或Cardas Clear 的人


手段和目的其實應該分清楚,我們當然以好聲音為目的
高檔耳機線,或者平衡接法可以改變聲音走向,把耳機調整成更符合自己喜好的風格

但是認為只有平衡接法或換上某某高檔耳機線才能發揮耳機百分之百的潛力
這樣的觀點不得不說是有點問題的

驅動與搭配


先交代我的系統


Benchmark DAC1 XLR輸出 (衰減-30dB) > 轉RCA接谷津HA3
推T1時 偏流設為256ohm檔次,輸出切換設為by pass,增益最大

會強調輸出切換是因為我"猜"這個會微妙的影響耳擴輸出的絕對極性
或者簡單的講,決定耳機發聲的方向是 "由外而內" 還是 "由內而外"

我最初推K812的設定是
偏流32ohm,輸出切換by pass,增益打到9點鐘方向

這個狀態下,聲音相當的透明細膩,中低頻大港,空間感大概跟隨便插
沒推開的HD800差不多

初聽還好,但細聽越來越不對勁,高頻有一段的能量過強,雖然會讓聲音聽起來
很"透明",但是不耐聽,有種越聽越受不了的冷調侵略性

還好我也在T1身上遇過同樣高頻失控的case,當下就知道極性大概錯了
於是把輸出檔切成另一邊 "pre out"

這下子高頻就回復我很熟悉的akg溫潤風格了,然而低頻上段突出的問題還是沒解決
這也算是小case──於是我把增益切到了最大

我在猜,K812雖然是低阻耳機,但是它預設的工作環境還是在高增益/高電平的
專業錄音工作環境,又或者是增益也影響了耳擴線路的回授量吧?

HA3的增益其實很有趣,以K812而言,大抵上是增益越高,低頻上段會越突出
但是增益切到最高,低頻上段的突出就消失了,T1也是有類似的情況

而解決了上述的兩個問題,有了平順的高頻與自然下潛的低頻
K812的空間感也自然而然出來了

以開聲後的T1對比這樣的K812,大概就像是19吋4:3螢幕 對上 22吋16:9螢幕
隨便推推的K812大概就是17~19吋上下的水準

我對HD800的印象已經很淡薄了,沒辦法比較太多

而....其實到這樣,K812就已經如魚得水了,真的要微調,整體走向大概也不會變化太大
雖然這系統終究還是以T1為調整的標準,有地主優勢就是了

這裡的地主優勢主要指的是音色上的相得益彰

不可諱言的,HA1/HA3與supra cable的音色和beyer耳機有相輔相成,類似海帶+柴魚片
1+1>2的效果,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照之前發過的T1兩三事這篇文章

我想說的是,各位在看接下來的文章時,或多或少得在音色這部分腦內加權一下

p.s. 在HA3暖機不夠的狀態下,K812會有聲線過細的情況
也許側面旁證這耳機也很吃電流

本文

我花了一段時間想,要怎麼描述K812這耳機的性格
這耳機很不尋常的讓人有語拙之感

換訊號線,換電源線,換墊材,換角釘就能改變系統音色

這在一般人(八卦板的鄉民?)來看是不可理解,怪力亂神
但這卻是音響世界,或者音響迷的常識

我們在調整系統時,通常會追求那種 相輔相乘,相得益彰的音色化合效應
要舉類比的話,就好像是柴魚加昆布,或者大骨加菜頭那種鮮上加鮮的味道

K812不尋常的地方也在這裡,這耳機有著超出我理解範圍的「純度」

一般理解的「中性」,潛台詞或多或少是褒貶並存的
或者,這樣的中性或多或少是透過 排拒、抗拒、排除而達成的

我比較喜歡用「直白」來形容這種一般定義的中性,這類直白雖然也能反應前端
音色加乘的作用,不過終究還是有刷淡、沖淡,稀釋音色的感覺

K812不一樣,它的「純」,或者中性,不是倚賴排除或抗拒,而是融化或融攝

如果其他耳機在整個系統音色中擔的是觸媒一樣的角色,那麼K812就像是溶劑
──萬能溶劑

這樣講也許很奇怪,不過K812在我系統上的時候,總會讓我有種魔術或戲法
被揭穿的 害羞感覺,它忠實的反映出了這個系統的音色與走向,很溫和的點出來
音色搭配魔術手法的成分如何

溫和,對,K812的態度始終是溫和的,內斂的,清醒的,理智的
它不是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淡類型,但是在狂歡之虞,卻始終保持著一絲清醒

我想就是這點使它與其他Hi-End耳機有了區隔

以前曾有過K702,花了一番功夫才成功讓它發出平滑細膩的聲音
K812倒是沒有費太大功夫,我想從K70X到K812這幾年,AKG也一直在精益求精吧

*題外話

我一直覺得三廠的技術競爭有點是建立在良性的"誤會"上

舉個例子,T1的telsa技術 其實主要用意並不是在低頻的制動,而是相應於
更大畫面的那種中頻,嚴格來講,制動力剛好夠用這樣....

HD800的大振膜追求的其實也並不是那麼"中性"的聲音,而是種寬鬆華麗的美聲

不過從對這上述兩支耳機的刻板印象,大概可以導出高磁束單體 > 更好的低頻制動
大振膜 > 更中性無染的聲音,加起來就是K812這樣 lol




前面我有提到甄子丹與李連杰的類比──不好意思,請不要太當一回事
K812剛開聲,給人的第一印象的確是有種"狠勁",聲線也可能比較細

不過隨著使用,會發覺上述這些都只是暫時的表象而非本質


以音質來講,K812並沒有以往K7XX容易給人的清瘦印象,是有些人會把清瘦
當清秀,不過對欠缺脂肪的骨感聲音而言,無論如何我都不會用"小公主"來形容的

K7XX是有脂肪的,不過與DT990對比,大概就像清燉牛肉 對 紅燒牛肉這種感覺
K812的聲音框架很大,不過與T1對比下,還是屬於清燉牛肉這一邊的聲音

開大聲,弦樂齊奏的音浪,或者能量感是足夠盛大的,不會有發空的感覺
不過可能是因為專業用途的關係,聲音稍乾,那股能量感消退的速度也比較快

低頻部分是個不意外的驚喜,我想前一句是有些語病,不過AKG的低頻在制動力
表現特別好,這在K702就已經領教過了,K812的低頻算是更強化放大的版本


一般動圈耳機在低頻段某個點以下,振膜會急遽的失去控制力,變成"只是響"
或者"只是低頻諧波" 這樣

T1和HD800也是有這樣的現象,差別在於把這個當成一種調音或美化的手段
K812的低頻基本上是直球決勝負,相當的精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或者你也可以說,K812的低頻基本上是更準確,更真實的

K812的高頻段呈現手法相對偏保守,也許是設計者本身就有意識的去抑制
所以如果要那種 "整個空間的空氣都是甜的"高頻,可能會比較失望

大概也很難有那種叮叮噹噹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逼真動態感

為了避免誤會,我要強調一下,K812的高頻是相當優異的
只是少了一些"過剩"的呈現方式

以綜合頻段平衡來講,對照組T1的能量平衡更多的集中在 低頻上段以上
,特別是泛中頻的部分,而低頻中段以下能量散逸的很快

舉個例子,像水梨一樣的形狀

K812在高頻下段以下的能量平衡相對平均,但是高頻中段以上的能量散逸的也比較快

舉個例子,像子彈一樣的形狀


在細節與解析力這層面,K812的一個特色在於層次分明

層次分明到音樂好像照片一樣,可以用"看"的,階調非常豐富,卻又過渡的相當自然
完全不會有突兀的感覺

品質不佳的錄音不會變得比較"好聽",但是K812會把音樂render到可以接受的水準
──M兄,你說對了,這種層次分明會讓人上癮,也是這耳機最讓我動心的地方

*題外話之二
我本來以為K812跟T1類似,是走空腔共振吸音的設計

不過實際聽過K812之後,應該不是我想的那樣

在大動態的時候,還是可以聽出K812腔體的餘音──很輕微,也比較"暗",不明顯
看說明書,K812運用了壓鑄鋁材質,也許這就是這種材料的特性吧


T1的中頻透明感好歸好,不過很要命的一點就是很依賴前端
弄不好,層次會變得很不分明,聲音也激烈的暗沉下去

就這點而言,算是這種"魔術手法"的風險吧




在談K812的立體感之前,先延續上面,再談談解析或細節這部分

前面一邊講K812聲音純度高,層次分明
一邊又暗示T1的中頻透明感比較好

其實是有點矛盾....或者我自己也是處於兩難之中吧?
很難說明那種感覺,這兩家廠商的風格基本上是處於天平的兩端

如果說K812是布列松的攝影,那麼T1就像是席勒(Egon Schiele)的畫
好吧....也許這只是我的偏心

回到主題,來談空間感與立體感這部分吧

以往耳機用以營造立體感/空間感的擴散場均衡等化,最大的問題在於並不總是有用
沒辦法保證在各種前端都有效

以HD800為首,三副新旗艦都提出了補充的方案或強化的機制
更通風,夠"透明"的帳板,斜面單體,更大一些的耳內空間

以及最重要的──更強力的單體,有了這個作為根本,才能保證上面各種要素


K812相對於另外兩副早出生的旗艦的最大優勢,我想就是這個
或者這也是AKG習慣的策略,往往到最後才放出殺手鐧

(p.s.有人對ATI v.s. Nvidia的顯卡戰爭有研究的嗎,上面就是在說類似的東西)


更強力,磁束密度更高的單體,其實並不總是有利,以T1的經驗來看,
會需要更多的磨合時間,而空間感與立體感的表現也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

我並不肯定K812往後會不會有類似的化學變化
然而話都說到這裡了,不講講現在的K812空間感如何也說不過去

也許是受益於較大的耳內空間,通風的耳機殼,K812一開始就能把聲音的距離感拉出來
這點跟HD800很類似,也可以說一開始給人的觀感就有了保證

T1的空間感營造手法可能還是比較傳統的,或者,更多的受制於"有沒有推開"
的前置條件

而以我聽過比較良好的狀態而言,全景感的營造是K812比較好,
K812在樂器相對位置關係處理的也相當好

然而T1卻有種前排一樣的臨場感──這不是單純的中頻靠前

而是更高明一些的詐術 ── 我想聽過之後,大概也不太會講音場如何如何空曠廣大
這類話頭了

回過頭來談K812,當然也可以泛泛的說現在的K812兼具HD800的"廣大音場" 與
T1的"密度",

不過我倒寧願指出一點,也許K812的潛能是架構在前述那種層次分明,細膩澄澈
上一種更有環繞感,更全景的聲音....只可惜我還沒辦法窺其全貌

03/01補充
T1與K812基本上有著差不多"大"的head-stage
但是構成的原理,或呈現的方法大異其趣


這樣講是很奇怪,不過我要說T1的head-stage是擴散型的,外擴形的
聲音是向外透的,或者你可以想像耳罩本身就是可以"呼吸"的

或者那不是我們熟悉的,耳機的head stage,stage是要架構在一定的舞台上
但是T1直接就把聲音擴散出去了.....所以當初我聽到那樣的呈現手法時
第一個直覺就是 "反了"


K812則是比較傳統的,我們熟悉的,包覆型的耳機音場,負責營造空間感的低頻
是從腔體背後"擴散"出去的


以表現的穩定程度而言,或者全景感,音像等等是K812比較好
可是.....T1的擴散感似乎是比較自然的


接下來是曲目針對性的試聽
有些曲目可能有點冷門,不過youtube應該都找得到

第一首曲目是 DHM出品,雷翁哈特指揮比利時小緞帶樂團 拉摩的歌劇 皮馬龍
如果有看過我以前的評測文章,應該知道會選這張巴洛克音樂的理由

一開始上場的是K812

閉上眼睛,弦樂群猶如水彩一樣快速的展開,Bravo!
色調層次分分明明,悠揚無比

人聲甜潤厚實,那種AKG式的甜潤感對我而言是久違了
男女高音主角對唱,互相交纏呼應的感覺是一絕

人聲能量感相當好,響徹舞台
除了能量感外,舞台的輪廓也出來了,相當平衡

終幕時歡暢無比的男高音讓人難忘


接下來是T1上場

弱音原來這麼美,時間請就此停駐,因為你是那麼的美....

論能量感、層次感、動態感都只是普通,可是這耳機似乎有捕捉最美的那一刻的能力
很魔幻,有點不真實

對唱部分很奇妙的更focus在男女高音個別的強烈質感,也不能說這就是錯的



第二首曲目是荷比漢考克精選輯中的"WIGGLE WAGGLE"
CowBoy Bebop的Mushroom Hunting就是致敬這首

這在當時(1969)應該算前衛的作品,有著很重靈魂樂與放克的風格
即使是四十多年後的今天,聽起來還是相當的有新鮮感

首先上場的是T1,一開始就走在有點危險的平衡上

快速,刺激,卻又扣住逐漸發展的旋律,保持著律動感
──像是在炫耀振膜的反應能力一樣

以賽車來類比的話,像是觀賞越野賽車手的飄移一樣.....
然而...電光石火歸電光石火,卻讓人有點"散漫"之感,不是那麼緊湊與連續


接著上場的是K812
速度感沒有初聽沒有像T1那麼飛快,然而主旋律線卻緊緊的被抓住了

保守的高頻在這裡有了優勢,更妙的是電子樂器/混音的獨特質感被很好的呈現出來了
──溫和的,沒有突兀或讓人不快的感覺

以賽車來類比的話,應該是屬於轉向不足,重視抓地力的類型吧?


第三張曲目是電腦遊戲Skyrim的標題曲"Dragonborn" 龍裔
出自初回版限定原聲帶選集

.....這,應該不用太多介紹

Jeremy Soule在訪談中有談到,基本上是以TES在三代之後確立的主題,並融合
維京風格 (遊戲中的Nord)的質樸與勇悍感覺


首先上場的是K812

這.....簡直可以說是K812的主場,質樸、勇悍的男聲合唱
厚實澎湃的管弦聲浪與更大的鼓面

一言以蔽之──更大、更震撼、更雄壯,而這些都以簡單而優美的旋律貫串、主導

對,BGM本來就是該這麼簡單而優美......


接下來上場的是T1

T1偏柔的特質在這曲目有點不是那麼合拍,特別是K812耀眼的表現之下,
更有失色之感

所幸速度快的特性稍微幫助補足了該有的凌厲感覺....



第四首曲目是 辛諾波里指揮德勒斯登交響樂團,馬勒大地之歌中的"醉春"

我想這算是很流行的曲目了,不過還是得感嘆跨文化交流之妙
能把原詩春日醉起言志演繹的像是布蘭詩歌那些世俗歌曲一樣 XD

先上場的是T1

好吧,也許我是偏心,挑了對T1比較有利的曲目? XD

T1一掃剛才的頹弱之氣,SKD招牌的"燻銀"音色、絲絲入扣的樂器質感
以及豐潤溫暖的男聲

更棒的是,辛諾波里充滿色彩與戲劇性的演繹,愉快的有點像白日夢一樣



接著上場的是K812


整體的豐潤程度稍遜T1,或者是因為整體呈現方式較"靠後"的關係吧?
音色收的比較乾,取而代之的是更明確的線條與定位感,

說乾也不太對,不如說是比起T1的柔潤,K812的質感顯得更爽韌一些

如果說T1偏重辛諾波里戲劇性與浪漫(神經質)的一面,那K812更偏重於他
大膽而細膩的一面

兩者的差別更多的是態度、是偏好層面,是"無我",抑或是"忘我"
是觀看,抑或是歌唱......

小結:


作為後起之秀,AKG K812對前輩起了相當的威脅作用,前面有說過
自己甚至有點妒嫉了嗎? XDD

唉,恨不相逢未嫁時.....

可能有人會嫌價位高了一點,我倒是覺得那是願者上鉤
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除了AKG迷可以慎重考慮,其他有興趣一窺動圈旗艦耳機堂奧,又沒有特殊偏好的
耳機迷們,有機會的話就去試聽看看吧,考量到聲音水準與處理的難易度,
我相當推薦這副耳機









星期四, 2月 06, 2014

[預告]三年後的Beyerdynamic T1


2010年,我在生日前夕買下了T1,作為自己的禮物

雖然中間有一年的半空窗期,不過沒想到這耳機居然要到現在才開聲.....


雖然應該已經有人看過我在其他討論區發的文了

不過留在這邊的會是個比較完整的彙整版
等訂的新耳罩到了,交叉測試完會發布文章.......

p.s. 在kakaku看到個很有意思的日文評論

http://review.kakaku.com/review/K0000066898/ReviewCD=676679/#tab

最初のうちは、音色は色に例えると、薄いピンク色という感じで、とても甘い感じというか、独特の匂い立つような美音でした。

我以為這把beyer的獨特音色描述的很好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他會把這個"煲"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