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04, 2022

ADX5000小感

 久久更新一下blogger,真的是越來越懶了

 

承蒙網友慷慨出借,雖然在我這裡是以單端驅動為主,比較沒能發揮平衡驅動的優勢
下面描述是個人系統驅動下的狀態,每個人系統不同,聽感也一定會有差異,這算是個免責聲明

1.跟手邊的T1.1/1.2/1.3和HD800S比較,ADX5000最大的特徵在於

沒有另外利用腔體設計去營造各種聲學效果,而是靠振膜、單體的特性直球勝負

或者像握壽司那樣:是一種"簡單到了極致就是純粹"的哲學,之前有網友說跟K812很像,在這點的確是比較接近的

2.耳擴還是萬年谷津HA3,線材Supra cable和Stax RCA看情況交換著用這樣,訊源可喜可賀,終於從24/192時代的Benchmark DAC1 升到了 Hi-Res時代的Topping D90

 接下來談接下來來談T1,HD800S,ADX5000這三副耳機的驅動

以下全部都是接D90的RCA輸出


以T1為例,大部分玩家都比較喜歡往清爽快速的方向發展


那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放慢一點速度,盡量拉長餘韻,不要控制的那麼緊
最好融入點溫暖濃郁的色調,這樣的驅動策略

最後HA3定的設定是最高偏流,增益打到9點鐘方向 

這個要一點暖機時間,也頗吃電源穩定度,弄不好就是對岸說的Hu-Fi了


T1會以3rd為主,主要是1st音色風格上有特色

但個人覺得具體性能跟現在的旗艦動圈真的是有代際差了....

2nd音色雖然最好,但現在狀況不好,等著更換的頭帶還在海上漂(?)


HD800S沒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問題,典型高阻耳機特性,驅動上

感覺比HD800還更餘裕,目標主要是希望在保持高速度的前提,不要再特意去暖化還是怎樣

而是自然的發揮這耳機自帶的清甜餘韻,然後不要讓聲音太白熱化

驅動設定是增益開滿,偏流調到128歐姆檔位

 

驅動ADX5000大概有三個要注意的點

a.中頻上段容易突出  b.中低頻某些狀況下會失蹤  c.因為中低頻消失了,所以音像會趨於扁平化

驅動特性比較特殊,只需要中等增益就好,不用像HD800S那麼高,但對偏流會比較敏感

最後定檔的設定是最高偏流,增益開到12點鐘方向


就算是驅動比較理想了,也還有一個期望落差的問題

ADX5000原先目標應該是延續鐵三角AD,Air Dynamic路線的走向
細緻、透明、開放這樣,那原附線材的選擇大概也是工程師思維:聲音ok夠用就好

但比起AD系列的傳統,燒友看到的是鐵三角終於出了一副可以跟歐陸廠角逐的旗艦動圈

如果只是這樣,對燒友是遠遠不夠的,所以ATH再補上了一條官方升級平衡線
這條升級線的走向就調整的比較符合大眾對鐵三角旗艦耳機的期望了

(網友另附一台平衡耳擴以茲對比,但時間倉促,只能大概聽聽這條線的走向)

3.ADX5000的高頻有獨特的光澤,但這個色調應該是看前端決定的
如果是其他的系統,我猜可能也會有不同的色調

再來一個容易引人誤會的地方是 ADX5000的線條、筆觸極為幼細
但並不表示ADX5000的音像形體細瘦或能量感瘦弱

之前對岸紫壇的馬兄形容得好,"像一塊巨大的金屬被壓得宛如絲巾飛揚一樣輕薄"


4.當初ADX5000宣傳資料出來,當下想的其實是

"為什麼是鍍鎢?"   "不要說純鈹了,好歹純鎂鍍鈦這類都滿街跑了不是?"

現在的馬後砲猜測是,鐵三角大概要走Nissan GT-R,東瀛戰神那樣的路線
事實證明也相當成功,跟歐陸廠這些老屁股走出了另一條不同的路

ADX5000 基本上就是靠單體正前方的護罩強化擴散性,其實跟Z1R那個費波納契數列護網是差不多性質的東西
低頻主要靠最基本的聲室效應拉抬,除此之外應該沒有太多奇技淫巧

磁鋼中心通孔內部似乎用了泡沫鋁這種蠻新的吸音材料,第一次在動圈耳機上看到這類材料
....好了,不要失焦,轉回ADX5000本身的聲音


接下來的部分是跟手邊各耳機的比較

5.使用體驗

T1 3rd側壓最高,其實平時使用沒覺得,但沒比較不知道
再來是靜音時,耳機線材擦到的雜音稍微惱人,當然這屬於吹毛求疵的範圍,平常使用我是習慣配戴鬆一點


對比3rd,HD800S又更舒適,但久了多少還是些微壓迫感,平時使用,個人是習慣配戴緊一點

戴上ADX5000後,我才明白為什麼T1 3rd和HD800S在配戴上都要再刻意調鬆或調緊一點

原因大概是在於東西方人的頭型不太一樣,亞洲人的頭型大概比較寬一點這樣
ADX5000配戴好之後,就不需要像前兩副耳機再稍微調鬆或調緊

有一點還是得提提,就是剛戴上的時候,挪動頭部,有時會出現吱嘎的轉軸噪音(?)
不過大多數時候是沒有的,不太清楚原因


6.先簡單比較一下三副耳機的區別,這樣可能會比較有概念

以影像的銳利度來類比,HD800S是調得最銳利的,ADX5000居中,T1 3rd銳利度最低,邊緣最柔

以色彩的飽和度來講,T1 3rd最飽和,接下來是HD800S,那ADX5000在原線狀態下
就比較清淡一些,平衡線的話會拉到比HD800S飽和一些的程度

以亮度對比來講,ADX5000像是清晨陽光那樣和煦清晰,HD800S則是雨停後,景物特別鮮明的感覺,T1 3rd的話....有點像晚上燈火通明的演奏廳那樣

以線條感來講,以鋼筆來類比,ADX5000會像日廠的EF尖,筆觸較細
HD800S則是德廠的EF尖,那T1的話就是德廠的F尖,出水量會比較多

以形體感這塊來講,控制在正常聆聽音量的範圍內

T1最龐大豐腴,也是最軟的(當然也可以結實起來,不過我不喜歡推得那麼盡,聆聽會有壓力)

HD800S的形體居中,我會說跟ADX5000相比,也是屬於軟質豐腴的那邊 (這個可能比較有爭議,個人認為腔體自帶有類似號角的放大效果)

ADX5000的形體會比較勻稱,類似體操選手那樣 (當然形體要再推得更龐大也可以,但總覺得會犧牲一點優美的感覺,這是口味問題)

三頻能量感分布

高音來講,HD800S的延伸最好,ADX5000可以說是最凝聚的,T1 3rd最大港
以小提琴來講,T1 3rd最強力,ADX5000是細緻走向,HD800S則是華麗走向

這個我不太有把握,耳力不如以往......

中音來講,T1 3rd最豐滿,ADX5000量感居中,HD800S相對會薄一些

低頻段部分,T1 3rd量感最豐厚,相對沒辦法那麼乾淨,會拖一點,ADX5000量感沒有T1 3rd那麼豐厚,但勝在乾淨清晰,可以用日文的"上品"來形容
HD800S低頻上段還是夠豐厚的,但極低頻延伸能力會比較受限

空間感部分,我覺得規模上沒有差很多,主要是呈現形式的差異


大抵上來講,T1 3rd和HD800S是同一個系統:會比較強調頭外定位,凸顯音像主次這樣,聽起來會比較立體

ADX5000則是另一個系統,整塊聲音畫面平平的推出,立體感、空氣感、空間資訊這些東西要靠音源本身

用攝影來類比,T1和HD800S這類斜置單體在畫面邊緣不是那麼分明,多少有"暗角"這樣的狀況
ADX5000沒有這問題,從這角度來講,我認為ADX5000更透明一些


再來是音質部分的差別

HD800S像是大片、薄切的M5和牛燒肉,T1像是美國Prime級肋眼牛排

ADX5000在原線的前提下,會像是厲害師傅用醬油醃漬過的鮪魚赤身
比起牛肉,有更多獨特的旨味成分

原廠平衡線的話就是升級成鮪魚大腹了,有不輸和牛的油花加成
老實講自己是不傾向透過更換耳機線調音那派,但在這裡多少有"真香"的感覺了

更大,更厚,更甜

雖然沒有到清流房重口味的程度.....但換線前後的差異多少會讓人有些不安


5.試聽曲目

其實一開始是會挑音量標準化和loudness的問題


但發現這東西也不是只有yt,spty有的樣子,大部分串流服務都有類似的處理
想想就多少躺平了,當然真正喜歡的音樂還是會盡量找比較好的格式啦

當年買了一堆CD,現在都積在那邊吃灰了,懶哪....

a.王菲 / 天空

我知道大部分鐵三角的潛在用戶會比較關注什麼女毒 空靈感之類的....先說女聲好了

T1是喉音會比較強調,氣音沒有那麼強調
HD800S正好相反,氣音的成分比較強調,喉音的成分相對少
ADX5000在氣音和喉音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平衡

至於中高音的過渡轉折....三者在正常發揮的情況下,其實是差不多優秀的
我猜,ADX5000接上原廠平衡線的狀態下,中頻部分會多很多獨特的泛音,可能會是最"毒"的


有意思的是耳機本身的聲學處理 這塊

HD800S聽起來最爽,簡直就像王菲站在你面前唱,現場一樣
但這個實在是,錄音室專輯聽出現場一樣的臨場感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吧?

我還是要強調,這只是個人意見,提出來討論

T1 3rd聽起來像是在聲學處理弄得好好的音響室裡,聽高級音響一樣的感覺

ADX5000雖然不是監聽定位,邊緣都有拋光,但在這方面的調味明顯比較少
相較之下還能聽出王菲聲音被增益的痕跡.....

哪個比較"好聽",哪個又比較"自然"? 看人吧?我想......


b.麥斯基 /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號‧自家製  evpQ_2bqrzw  

麥斯基前年在自家的演奏

HD800S在這裡發揮得相當好,張力和戲劇性,很情緒化,很憂思
──很不巴哈,很麥斯基

不,麥斯基大概會說巴哈復生,遇到前年疫情的狀況也是會那樣的

有意思的是,這邊我就聽不出HD800S有太多修飾的痕跡,甚至可以說比較直白,好像本來就該是這樣子

T1 3rd在這裡有點莫名其妙,會比較聚焦在樂器的質感本身
大提琴的箱體共鳴、鋼弦、琴弓可以說比HD800S更好聽,更美,整體音像也更龐大厚實

但我個人是覺得 T1在暫態的柔化多少減損了樂句本身的張力,這個對某些人而言會是致命傷

ADX5000的音樂畫面(在本曲目)是三者中最龐大的,應該也是最完整的
音像的話會比前兩者更後退一些,不那麼逼近,在這方面ADX5000會比前兩者占優勢

在演繹層面,我會說ADX5000在戲劇性或衝擊力的層面是比較節制的
大概就是麥斯基很激情的演奏,但戴耳機的你坐在隔一段距離的地方冷靜的欣賞

不只是冷靜,甚至可以說鉅細靡遺,光是聽細節滿滿,都有種窺視的,ASMR那樣的快感
這也沒有特別好壞,就是態度上的差異


c.Leif Segerstam 指揮 Sinfónica de Galicia / 天方夜譚  zY4w4_W30aQ

古典樂其實也有蠻多芭樂曲目的,像這首就是,很美很好懂
蠻多耳機迷喜歡用大編制交響樂來賽豬公,享受音浪一波一波襲來的快感,但這種比法多少會掩蓋其他微妙關鍵的差別

當然啦,這是人的天性,喜歡更大聲一點聽音樂,不管流行樂還是古典樂都是這樣

要比空間感,聲音彌散感覺的話,HD800S會比較往縱深方向拉
但音像卻是最靠前,大一號的,很有趣

ADX5000的會比較往左右方向拉,不會那麼深,但作為基礎的中低音部會比前者扎實
音像差不多大,但輪廓相比另外兩副耳機會比較淺一些

──整體而言,是刻劃最精細,細節最分明的

以投影機為例,三副耳機聚焦都很準,但除了ADX5000外
另外兩副在匯聚並不是那麼準,這真是鐵三角在定價策略的底氣所在


如果要比大聲的話,T1 3rd應該是最大聲的
透過背腔開孔傳出的聲波可能也起了塑形的作用?(亂扯)

跟HD800S一樣其實都是音像靠前,或者前排的聽感,但寬和深都會大上半圈

我必須說真是爽,爽到都覺得Beyer調音實在太過針對,刻意的那種爽法

大概就是明知道拉普大人在演,但還是暈得不行的那種程度


曲目比較告一段落,是該做個結論了

ADX5000是很認真的產品,有不少優良、比其他競品更好的品質,比如前面提的後製、暗角、匯聚這些類比


但可能比較容易在現在推陳出新,層出不窮的耳燒市場中被埋沒,就這點而言,也蠻有日系高階音響的風格....

ADX5000的美質絕對是值得認真細品的,就跟我大Ina一樣

最後,再次感謝網友慷慨無私的出借耳機和設備

 

星期四, 7月 22, 2021

Etymotic EVO 小感


花了一點時間,對這耳機的聲底有了一定了解,可以簡單講講

1.驅動特性是表面斯文的餓鬼,么鬼假細禮

不說手機,在AP80pro驅動下,high gain就能推出像模像樣的聲音
我猜大部分DAP都不成問題

很忠實反映前端的音色,自身性格不突出,空間感比A4000遜色
仍有一定的頭中效應,也可以說AP80pro驅動下的EVO,和A4000相比之下

只能用普通來形容,會有種 "哈?就這樣" 的感覺

對,普通,性格不突出,沒什麼怪癖,解析不錯,也蠻通透的,可能還有點奶油味
但就是找不太到吸引人的點

 

2.接上桌面系統就改觀了,EVO需要比T1 3rd高一點的增益
這樣狀態的EVO才有豁然開朗的,真正推開的感覺

跟AP80pro相比,接桌面系統最明顯的差異在空間感、音像實體感以及極低頻下潛
低頻上段反而會比較收斂


3.官網宣傳詞是"most accurate multi-driver earphone"

最準確云云這個不敢講,中高頻段倒有點像當年的K240DF
質感不一樣,但是能量分布很類似,可能過渡的更加滑順

應該這麼說吧,以自己有限的經驗而論,最接近EVO的耳罩是AKG家那幾副監聽耳機
但是質感又完全不同

如果說K812的質感是爽韌,清爽中帶有韌性
EVO的質感則是清爽中帶有一種獨特的綿柔

(不是說聲音軟,EVO的音像是偏結實的,而是指ADSR中衰減的處理)

當然這種綿柔感也有可能是反映了系統的特性
不過個人更寧願相信是快到極致始為柔

如果說K812是清燉牛肉那樣的質感,那EVO可能會比較像清蒸石斑魚那樣

那動態、衝擊力層面,EVO在高低兩端會相對保守一點,不過也有可能是有意為之
降低一點聆聽的壓力──雖然我覺得是性能層面的限制,但並不覺得算聲音上的缺點

 

4.可能有人會覺得誇大其辭,不過我還是維持原本的判斷
EVO的空間感和音像可以拉到接近HD650的程度,通透程度跟K812比猶有過之


(當然耳罩和IEM的發聲形式還是明顯不同的,一個是罩住整個耳朵,一個是只正對耳道發聲,這點還是要講一下,避免誤會)

這其實或多或少背離了原本的預期

原本以為Etymotic是屬於那種放大鏡類型,微觀的呈現形式
而不是像一些動圈入耳那樣追求"耳罩一樣的寬鬆"

這也是我不選xelento的理由,要大耳罩的寬鬆,手上就三副T1了,實在沒必要
再弄一副音色走向重複的IEM....

 

5.仔細聽了很久,找不太出傳說中多動鐵分音銜接的破綻,或者"相位失真"之類的

勉強說的話,中頻下段到低頻上段之間,有一個很窄的頻段 呈現的質感不太一致
不是說頻段突然突起或凹陷(這個A4000會更明顯,低頻上段到中段凸起一塊)

而是那窄窄的頻段"平"的比較刻意,在質感上反而略顯突兀

中高頻段量感很豐富,也沒有初代T1那種有點白熱化的侵略性
但有相當輕微的壓縮感,或者透過導管發聲那種感覺 (真是莫名其妙的類比)

這是吹毛求疵,用放大鏡去檢視的,個人最嚴苛的標準,要先聲明一下

以低頻質感而言,沒有傳說中什麼敲鐵皮的感覺
要說的話,A4000的低頻上段是Q彈的,那EVO的低頻是Q,反而沒那麼"彈"

(不過A4000的低頻上段大概是最有爭議的地方,量感雖然豐厚,
遇到特定曲目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sLROvFPX0  這首
就很容易失控)

回題吧,EVO的低頻呈現形式比較保守,但並不欠量感,極低頻也下得去
但會比較依賴前端的推力,像ap80pro或手機推,EVO的極低頻就沒了

高頻部分延伸相當好,有真正那種能讓空氣變甜的極高頻,這個可能會要看訊源而定

中頻的部分比較麻煩,並非有明顯的音色偏向或缺陷
總之就是通透中性自然,一句話講完

而是腔體附帶音這類很微妙的東西不好講

比如說A4000高頻量感豐富,是偏亮的耳機
但中頻就有ABS那種中庸,略顯暗調的感覺

那EVO,一方面你聽得出是高強度的金屬腔體,類似K812的鑄鋁
共振能量(如果能這麼說的話) 積存極少

又有高密度塑膠材料能量散逸平均的特性
......怪力亂神,姑妄言之


6.上面講的,可能會讓人誤認為EVO是那種很中性無趣的耳機


實際恰恰相反
受益於相當通透、高純度的音色、優異的瞬態,恰到好處的動態
以及畫龍點睛,極高頻的那一抹甜美,EVO是很毒的,容易讓人上癮、不知節制

特別配的Linum Bax cable可能也有不少幫助


7.其實配戴感沒那麼可怕啦,純以二節套而論,抓到訣竅就很容易
還是說因為耳道已經變成EVO的形狀了這樣? XD

但我還是很不習慣上級者向的三節套或海綿塞
雖然三節套理論上聲音質地會更純更乾淨......

重量的話,head-fi那邊有用家說跟IER-Z1R差不多

因為是深插的關係,其實還蠻穩固的,但不適合邊慢跑邊聽當運動耳機
腳步聲會比較明顯


線材的話不過不失,細又有一點硬度,以使用方便度來講,個人還是比較喜歡
A4000那種粗一些,軟一些的線


接頭規格比較特殊,是UE IPX/T2規格,所以如果你想換線,或接藍芽的話會比較麻煩
非原廠、仿的接頭又有可能會損壞耳機,不可不慎




我是原廠線派,也不想特別去弄平衡輸出,所以沒差.....


星期五, 5月 07, 2021

3代T1簡短比較

Pt.1

因為有網友私下問,所以趁深夜簡短比較一下

那要先強調,這對年紀最小的3rd其實是相當不公平的


而3rd還在時靈時不靈的變聲期,所以3rd會特別取"最佳的表現"

而不是"平均的表現"來講


而我不確定3rd的耳罩是否和2nd可以完全互換,所以比較仍是原配耳罩為主


1.T1這系列耳機的共同特色:輕鬆龐大的中頻,彷彿只剩振膜懸空震動一樣

或者像是麥克風直出一樣的聲音


搭配可以往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像原廠A1那種通透快速活潑的路線

或者強調音色與餘音,放慢速度的路線


其實這也是Beyer真正的house sound,像空氣一樣發散,

正好跟Senns的流動感形成對比


但是,就是難搞,講白一點,系統需要特別去針對T1調整

耳機也需要相當時間的熟化



然後,先不說阻抗的差別

另一個麻煩的地方是 T1系的最佳"發聲方向",正好和HD800系相反


同一個系統都不做調整

HD800的聲音自然擴散出去了,那T1的聲音就會悶在耳機殼裡面

那T1的聲音自然衰減了,換HD800的中低頻一團混亂或發空發虛




2.前面推文有提到日日日的輕小說"鎖鎖美小姐@不好好努力"

裡面的腳色 邪神劍、邪神鏡、邪神玉三姊妹

其實算是某種程度的捏她XD

 

T1 1st (31歲合法羅莉)


最凌厲,初聽的印象可能最讓人有wow effect

高頻下段到中高頻這段特別強調,也可以說這是和她兩個妹妹差異最大的地方

主要也是靠這段來營造寬闊的空間感與臨場感

人聲相當靠前

遇到某些有開echo效果的人聲,那那種echo感會明顯再被強化

縱深感是比較弱的

中低頻到低頻上段算豐厚,但真正的低頻其實很少、散逸也很快

 

T1 2nd (16歲三無JK)

漫長的開聲期先不提,直接進入本題


跟 1st最大的差別在於收斂了高頻下段到中高頻這段

讓高頻和中頻得以凸顯出來,更清晰、中頻音色也更甜潤

人聲相比初代靠後一些,前述的echo感也相對不明顯

空間感而言,左右也沒有初代寬闊,而是往縱深方向發展


中低頻到低頻上段這段的制動比初代好一截,量感也多一些

但論真正的低頻,仍然只算是點到為止的程度


T1 3rd (9歲巨乳小學生)


雖然同樣維持Beyer傳統的house sound,龐大輕鬆的中頻

但是發聲方式跟前兩代完全不同


前兩代是靠半密閉的空腔共振來抵銷掉單體的背波,

所以有那種"振膜飄浮在空中運動"的感覺,背景異常乾淨通透


那3rd則是在前兩代的基礎上另外開了低音通孔來"拉抬"低頻段


那代價就是背景就不會那麼乾淨,如果說前兩代是"只有振膜漂浮在空中"

3rd"整個單體"的存在感會更強,差異真的很小就是


先不論改成低阻,驅動條件跟前兩代落差太大的問題
(原本很不能接受低阻化這個激進的改變,但看看最近森海發生的事,也就比較看開了)


還有就是前述低音反射孔的問題


我目前沒什麼比較好或具體一點的建議,就用這個影片做指標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36Rw_L3XU


樂器的腔體共鳴要自然發散出去,而非鼓脹突出,才是正常發揮

中低頻"發散出去" 和 "自然衰減"的處理手法差異,這就是3rd和前兩代最大的差異


連帶的也影響了空間感的呈現形式,我會說音像更大,更近一些

類似音樂廳中前排這樣的聽感


那真正讓3rd有超越前兩代潛力的,果然還是在泛中頻

一是低頻靠低音反射強化,所以3rd單體負擔相對前兩代輕鬆,

能更好的呈現整個泛中頻與高頻段,細節更清晰,量感也更豐富,更開闊自然


再來,新設計的吸音複合海綿很好的解決Beyer高音不容易控制的問題

以往的Beyer在中高頻-高頻下段容易出現尖利刺耳的問題

本質上是一種過載,或者過擺 (over-shoot)的狀況


那這個新設計的吸音海綿雖然很簡單,但相當有用

以不削弱太多能量感的手段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方面保留了初代T1的豐厚中高頻,卻又沒有那種凌厲到有時接近白熱的感覺


也因此純論音質,我覺得這次2nd到3rd的進步幅度是比1st到2nd大的

那這裡也要岔題一下,因為中高頻這段過渡本身就處理得相當好

所以更容易受到前端器材走向的影響


如果說前兩代高阻T1比較容易往"快"的這邊靠,那低阻的3rd正好相反

更容易往"慢"的這邊靠


恐怕大部分用家在耳機店試聽的第一印象都是偏暖偏糊的


論中頻的甜潤度,目前是遜色2nd一截,是三代T1中最素的

但我想耳罩吸多一點人油,應該還有成長空間


那3rd的低音基本上是發散的,雖然量感比前兩代T1多很多

所以大概也不是走所謂震撼的路線,論控制力或制動力,其實比前兩代還弱
主要是鋪陳鋪墊的作用居多

或者說,運用發散出去,"推出去"的低音營造出一種環繞的空間感


論規模感,也是三代T1中最龐大的,大概就是 3rd >> 1st > 2nd 這樣

相比初代T1,除了畫面更寬闊,縱深也拉出不少


但不是每種體裁音樂都適合這樣的空間感....這點其實蠻值得玩味的



那回歸最原始的問題:我比較推薦哪一代T1?


答案是:如果都沒有概念,先從次旗艦Amiron home 或 DT1990玩起
或者T8ie/Xelento這類IEM 也可以用相對少的成本正常發揮

正常來講,這些老廠的調音風格其實都頗一致的
先確定自己喜不喜歡這樣的聲音

像T1或HD800這些旗艦動圈耳機,不少為了榨出單體性能,把周邊條件調得很緊繃
犧牲了驅動上的寬容度,換言之,癖性更強,更容易被"推歪"

前端往往也需要特別去針對調整、量身打造
也不是像組電腦一樣,簡單照抄其他人的單完事的,還要看風水的 (半誤

在還沒確定自己的喜好之前,"直上"、"一步到位"個人覺得並不是個好選擇


Pt.2

持續使用了一個月,基本上原文的大方向沒問題


甚至低頻的制動力比我預期的還要弱一點,真的就是起襯托中頻的作用而已

低頻很有趣,"鼓動"的時候,比HD800緊密,制動力應該比印象中的K812遜色

但接下來的表現形式,與其說是漣漪一樣的擴散感

3rd反而更偏向氣體一樣的發散感,量感雖多,但是是散的,不會直接對耳朵造成太多壓力

這會讓你覺得這代T1真的是開放式耳機,和前兩代半開放的T1有明確的差別



聽習慣前兩代T1的人,可能會覺得3rd的人聲太突出、太大了一點,相當直接

甚至有些音樂會覺得有點頭重腳輕,低頻量感都已經那麼多了,居然還有點撐不住這樣


此外,泛中頻的"骨架"與躍動感似乎也比前兩代凸顯,不確定是不是低阻化的影響

音像輪廓會比前兩代明確深邃不少,不過Beyer那種暫態略為柔化的傳統風格還是沒變

可能也有人會覺得太柔了點,不夠爽快俐落


就算對老beyer迷而言,3rd也是性格很強烈的耳機

不管是驅動特性,還是整個聲音格局的表現形式,跟前兩代都不一樣


大而柔這點讓人想到正常發揮的T90

但T90可沒有那麼深邃的音像輪廓和近乎可怕的環繞感覺......


三代T1的變化,個人認為變化最大的是

從以高頻為主軸來營造空間感 轉向 以中低頻為主軸來營造空間感

我在想這是不是有受到設計耳道式耳機經驗的影響

或者作為動圈老廠,對平板耳機風潮的回應?


基本上Beyer原廠對T1 3rd的幾個宣傳詞是沒問題的

At the heart of the third-generation T1 is a gently intensified bass

to give the very neutral, spatial sound signature even more warmth.

Open-back design for the most natural spatial sound reproduction possible


但是他是直接給了你正確答案,省略了解題的過程......囧

對只是想試試看Beyer耳機的新玩家,我建議還是先從Amiron或T5 3rd入手吧